翟鳳杰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信息技術科,北京 100053
基于PDA的信息設備運維管理系統開發
翟鳳杰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信息技術科,北京 100053
基于手持移動PDA終端平臺,設計并開發出供信息設備運維部門使用的運維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在現場進行運維記錄的登記,為管理部門進行運維績效的考核以及信息設備維護的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PDA;信息設備;運維管理;績效考核
隨著醫療行業信息化的發展,信息系統已經成為支撐醫療服務正常運轉的重要平臺。信息設備作為信息系統的實際載體,其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信息系統所能發揮的效力以及為診療活動所能提供的幫助。作為一家三級綜合性醫院,日門診量達到近萬人次,住院患者保持在上千人,醫院信息系統(HIS)、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ACS)、實驗室信息系統(LIS)、電子病歷(EMR)、移動護理等幾十個信息系統同時運轉,幾千臺計算機、打印機等終端設備支撐著診療活動的正常進行。
信息設備的生命周期一般為5~8年,而廠商所能夠提供的保修服務最多是3年,況且廠商的維修工程師往往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大量信息設備的安裝、維修和巡檢工作只能由醫院的信息部門或者外包運維商來進行。
為了對安裝、維修和巡檢的相關信息進行記錄,以便衡量績效,進行成本核算,積累運維經驗,定期進行信息設備的使用及維護的宣教,大多數醫院采用的是人工記錄紙質運維單的形式。而后期進行的匯總分析,通常需要將運維單上的信息轉錄入Excel表格。該模式,除了增加大量的手工操作外,運維過程描述的自由性也給匯總分析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每年紙張的使用量也相當可觀,以日平均運維量30次計算,年紙張消耗量達到上萬張。
開發供運維部門使用的運維管理信息系統,為運維工作提供輔助決策,實現快速查閱設備運維歷史記錄和技術性能指標,能夠充分發揮信息化管理的優勢。依托手持移動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設備,實現現場登記,為運維信息的實時采集提供了更加便捷、準確的平臺。
PDA又稱為掌上電腦,可以完成在移動中工作、學習和娛樂等。按使用來分類,可分為工業級PDA和消費級PDA。工業級PDA的特點就是堅固、耐用,可以用在很多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同時針對工業使用特點做了很多的優化,常見的有條碼掃描器、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讀寫器、POS機等;消費級PDA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手持游戲機等[1]。
條碼掃描器,又稱為條碼閱讀器,用于讀取條碼包含的信息,可分為一維、二維條碼掃描器。RFID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的通信技術。RFID具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上數據可以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自如等優點。而條碼的優勢在于成本低,擁有成熟完善的標準體系[2-3]。
利用PDA通過無線方式訪問數據庫服務器,可與服務器進行數據交換,配備條碼掃描功能或RFID讀寫功能,適合用于庫房物流管理和固定資產運維管理。
該設備運維管理系統基于無線通訊技術和PDA手持移動終端。系統軟件主體由中心管理系統和運維終端管理系統組成[4],見圖1。
2.1 中心管理系統
(1)設備基本信息維護。對于運維登記所需的設備關鍵信息既可以通過已有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獲取,也可以采用批量導入的方式進行維護。而設備的關鍵信息組合一定要能夠唯一確定1臺信息設備,從而能夠滿足核查、追蹤單臺設備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需要[5]。除了設備的品牌、規格型號、供應商、啟用日期、所在科室及物理位置外,還需記錄設備的唯一出廠編號SN(Serial Number)。這樣,無論是進行設備的維修登記,還是進行核查、巡檢、報廢,都能準確無誤的定位靶向目標,既確保了運維記錄的準確性,又加強了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
(2)二維條碼生成。該系統采用二維條碼對信息設備進行標識。與一維條碼相比,二維條碼具有明顯的優勢:數據存儲容量更大;超越了字母數字的限制;條形碼相對尺寸縮小;具有較強的抗損毀能力[6]。二維條碼的編碼規則可根據管理的實際需要制定,將信息設備的類別、業務類型、應用范圍等都考慮在內。
(3)運維單審核。鑒于醫療窗口服務的業務特點,現場設備運維在場地和時間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運維服務的結束狀態存在“未完成”或“待報廢”的可能性。無論是設備的送修、更換部件,還是確認報廢,都需要對運維記錄進行最終的審核,以確保運維流程的完整性。
(4)基礎字典維護。利用手持移動PDA實現信息設備的現場運維登記,關鍵是要保證登記的實效性和內容的標準化。這就要求規范基礎字典的維護,標準化服務類型、故障原因、服務實施以及服務結束狀態等。服務類型可分為硬件維護、軟件維護;故障原因和服務實施應與設備類型相匹配進行細化,比如打印機可按針式、噴墨、激光分類設定字典;服務結束狀態可分為完成、未完成和待報廢。
2.2 PDA終端管理系統
(1)設備運維記錄登記。信息設備的現場運維登記依托于手持移動PDA終端平臺,通過無線網絡可與數據庫服務器進行數據同步交換。由于信息設備數量龐大,分布于醫院的各個物理位置,甚至出現在無線網絡信號覆蓋的弱區或盲區,因此必須提供離線狀態下的運維登記,避免運維信息的缺失或重復手工補錄[7-8]。在無線網絡連通時,與數據庫服務器進行同步,下載最新的基礎字典和信息設備列表;在無線網絡斷開時,利用PDA本地數據庫能夠保證運維工程師進行現場運維,通過掃描信息設備的二維條碼核對設備信息, 完成運維數據的實時記錄; 運維工作完成后,在無線網絡連通的狀態下,再次與數據庫服務器進行同步,上傳存儲于PDA本地的運維記錄。
(2)設備報廢登記。在信息設備的巡檢和維修過程中,當維修工程師確認設備無法修復或無維修價值時,可利用PDA在現場進行設備的報廢登記,從而為設備的盤點和報廢管理提供便捷、準確的方式。
利用手持移動PDA進行現場運維登記,收集了大量信息豐富、記錄準確、描述標準化的設備運維信息,為運維工作的績效管理、信息設備維護的多維度評價以及設備使用的宣教都積累了可靠的原始資料。針對運維工作的績效管理,可以從運維人員到達運維現場以及完成運維所用服務時間進行考量,到達現場及服務時間趨勢圖,見圖2。可以從工程師的日均服務量和現場解決比例進行考核,也可以利用醫護人員對運維服務的滿意度調查結果來評判。針對信息設備的維護管理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評價:① 業務類型分布,分析住院、門診、醫技和辦公業務運維在不同時期的份額比例,及時調整備機的分配,運維業務類型分布圖,見圖3;② 運維對象分布,分析軟硬件及設備類型在不同時期的變化趨勢,為設備的更換提供參考;③ 事件等級分布,將運維服務的事件等級進行分類,查看緊急、比較緊急以及常規事件所占比例,進而能夠動態調整運維人員的數量和工作任務安排。
既可以加強對運維人員的監督,也可以動態調整人員安排,對復雜、緊急的運維事件提供必要的二線支持。
基于手持移動PDA終端平臺進行信息設備的現場運維登記,通過掃描設備的唯一標識二維條碼對設備進行核對,加強了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與設備的采購、報廢管理進行對接,能夠從采購、運維到報廢實現設備生命周期的全程追蹤。該系統充分立足于本院信息系統架構和固定資產管理模式,自去年初全面啟用以來,大幅提高了運維記錄登記的效率,真正實現了無紙化業務流程,結構化運維記錄數據庫為信息設備維護的綜合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1] Chi Yung Yau,David Baglee.The development of a mobile e-maintenance system utilizing RFID and PDA technologies[J]. Engineering 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2010,679-687.
[2] 王浩宇,陳金雄,徐榕.PDA物資條形碼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2,27(8):25-27.
[3] 米永巍,李怡勇,李濤,等.基于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醫療設備維護管理系統設計與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3,34(10): 27-29.
[4] 程志君,郭波基.基于PDA的裝備維修輔助系統研究與開發[J].計算機工程,2007,33(10):263-264.
[5] 張金玲,黎峰,劉鎮頂.基于PDA的移動作業標準化管理系統[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8,29(7):1831-1833.
[6] 顧偉,況華,孫科芬,等.基于二維條碼和移動技術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11):43-44.
[7] 彭天舟,葉小琴,彭文獻.醫療設備在用固定資產管理方案的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08,5(45):30-32.
[8] 鄧將來,陶鳳和.基于PDA的設備維修信息系統的設計[J].電腦與信息技術,2004,12(4):19-21.
Development of PDA-Oriente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formation Equipment
ZHAI Feng-ji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 China
Based on hand-held mobile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terminal platform, our hospital designs and develops a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formation equipmen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records can be registered, which will provide reliable guarantee for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decision making of management department.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information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R197.324;R197.3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4.11.028
1674-1633(2014)11-0089-02
2014-07-02
作者郵箱:zfj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