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 訊
2014年11月8日~9日,由《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和健康報社聯合主辦的“中國醫療設備民族工業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以“創新”為主題,從國家戰略解讀、行業領袖視野、售后服務創新、數字醫療展望和產業服務升級五大板塊全面闡釋中國醫療設備行業的發展之路。業內近300名精英參加大會,并聯名呼吁“醫療設備售后服務要反壟斷”,提出以“建立公平開放自由競爭市場”策略來振興民族工業發展。
大會邀請到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注冊管理司司長王蘭明,衛計委規財司副司長劉殿奎,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處長張兆豐,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醫技教研室主任張挽時,中國醫師協會臨床工程師分會會長、北京301醫院醫務部副主任兼醫學院教務長周丹,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強,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跨領域學部系主任鄭永平,首都醫科大學財務長吳兵,第四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董秀珍、付峰等行業精英進行主題演講,權威發布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科技部等部委對醫療設備行業發展趨勢的深刻分析和研判,并從產學研結合的角度,深度探討了中國醫療設備民族工業的發展方向。奧泰、聯影、美時、飛依諾等眾多知名自主研發企業的負責人在國產醫療設備企業發展之路沙龍上回顧了國產設備的發展歷程,展望未來發展之路,并分享了優秀企業成功經驗。
在健康服務業長足發展的大環境下,醫療設備產業勢必迎來新的春天。此次大會旨在推動民族醫療設備工業快速發展,提升民族醫療設備的國內外影響力和創新力度,為民族醫療設備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奠定基礎。大會的行業領袖論道環節舉行國產醫療設備企業發展之路沙龍,在資深醫學影像專家、空軍總院醫技教研室主任張挽時教授的主持下,TCL醫療集團董事長陳治、聯影總裁張強、奧泰醫療董事長鄒學明、美時醫療董事長馬啟元、飛依諾公司總裁奚水、安科副總裁曲遠文等企業領袖對中國醫療設備30年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和展望,并對于歷史性節點,如產品開發模式的變更、產品結構變化、產業聚集區的形成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并結合各自企業現狀,暢談了民族企業的自由創新模式,并對行業走向進行了預測。
會上專家指出,中國醫療設備民族工業目前正深陷外資企業售后服務壟斷的“十面埋伏”。售后服務的龐大利潤可以讓外資品牌通過幾乎毫發無損的價格戰來迅速打垮一個剛剛形成競爭力的國有產品,同時趁勢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加裝機量,再通過售后服務繼續擴大利潤。面對這樣的發展困境,健康報社、《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聯合發起“打破醫療設備售后服務壟斷 建立公平開放自由競爭市場”的行動,得到了全國上百所醫院的蓋章支持。《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社長、中國醫療設備維修聯盟發起人、中國醫療設備企業家俱樂部創辦人金東在會上力陳外資品牌為壟斷中國售后維修市場的種種不公平商業手段,并呼吁打破中國醫療設備售后服務壟斷堅冰,建立公平開放自由競爭的市場。對醫院的臨床醫學工程師,開放維修技術,提供同等的維修培訓;開放維修配件及配套軟件,公開銷售;不得人為設置維修障礙及維修密碼;提供配套的維修電路圖及維修手冊。結束售后服務壟斷,開創自由競爭格局。同時,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嚴禁售后服務的壟斷行為;盡快建立、健全中國醫療設備的各種行業標準;建立與醫生同等的“臨床醫學工程師”職稱體系;系統化開展和加強臨床醫學工程師的繼續教育。得到與會的醫院代表、廠產企業代表以及第三方維修機構的全力支持和肯定。
會議期間,由《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健康報社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共同發起的中國醫療設備創新大獎評選活動正式啟動。該獎項旨在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通過每兩年一屆對中國醫療設備企業優秀創新產品的表彰,助力民族醫療設備產業發展,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行業進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促進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跨越式發展。
會議同期,由《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健康報社聯合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臨床工程師分會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好醫工”優秀臨床醫學工程師頒獎盛典圓滿落幕。頒獎現場表彰了全國十佳11人、科研十佳9人、全國技術能手50強,共計68位獲獎者。
自2012年以來,新疆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十分關注自身學科大發展,面對新疆地處祖國邊陲,醫療水平相對內地發達省份較落后的現實情況,積極探索發展道路。經過幾年以來的摸索和認真準備,于2014年8月23日至24日在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成功舉辦了“醫療設備臨床應用質量控制”中亞國際高峰論壇會暨新疆醫學會醫學工程分會第十屆學術年會。
會議由新疆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主任委員王新副院長主持并致開幕辭。新疆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巡視員王小燕、新疆醫科大學校長哈木拉提·吾甫爾、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分會主任委員張強、吉爾吉斯共和國醫療衛生系統國家議員馬嗎托夫·巴哈提古樂參會并致辭,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李斌、《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社長金東、吉爾吉斯共和國國家醫療保險經費委員會副主席卡里科夫·阿克別克、巴基斯坦醫學科學院院長庫雷希·阿爾塔夫·胡賽因、阿拉木圖市國立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巴提爾別克夫·馬拉特在會議上做了精彩的專題學術講座。
參加會議的有來自中亞三個國家醫療領域的數十位外國嘉賓,除上述介紹以外的還包括:吉爾吉斯共和國衛生部醫療管理委員會主管托合提爾巴也娃·阿樂馬希,吉爾吉斯共和國加樂巴提州醫療保險辦公室主任蘇然巴也娃·季樂都孜,伊斯蘭堡希法國際醫院醫療設備采購主管尼亞齊·薩阿德哈米德,巴基斯坦華僑協會副主席可汗·阿不都·拉黑姆,阿拉木圖市國立醫學院附屬醫院教授阿布迪爾馬諾夫·卡納特,阿拉木圖市國立醫學院附屬醫院采購中心總經理哈依魯爾拉耶夫·卡里姆。參會的其他人員達到了300余人。
此次盛會期間,中亞地區的外國嘉賓對現場的交流講座做了精心的準備,會務組聘請了高水平的同聲翻譯,使得會議達到了十分滿意的效果,得到了參會領導、外國嘉賓和會員們的高度評價。
會后外國嘉賓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深厚友誼和對新疆醫學工程水平的由衷稱贊,他們表示希望能夠進一步加深與我國在醫療領域的合作,不斷推進醫療設備各領域的技術創新,共同努力建立長效機制,利用這一平臺優勢,吸引更多國家參與,促使中亞地區國家在醫療領域進行溝通合作交流活動常態化,共同促進中亞各國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
通過此次學術會議,新疆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將身處祖國內陸地處偏遠水平落后的劣勢地位,成功轉變成為中亞地區國際醫學工程領域交流中心,開創了中亞地區國際間醫療設備領域合作交流的先河,在行業內引起強烈反響,大大提高了新疆醫學工程學科在國內的影響力,使其發展走上一個新臺階。本次中亞國際高峰論壇是醫學工程領域的各國專家和醫療機構進一步溝通、深入合作的開始,它的成功召開已經成為中亞地區醫療領域溝通和交流的橋梁,為中亞各國在醫療設備的安全管理、維護保養、教育培訓、技術交流等多個方面展開全面的合作奠定基礎。同時借助這一平臺,可促使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與中亞各國加深理解和合作,積極開拓中亞地區市場,提高我國醫療設備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利用這一平臺,積極與衛生、教育等多部門合作,可為今后建設中亞區域醫療中心,建立中亞地區李時珍學院等多個合作項目打開交流之門。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訪問時提出,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相信此次會議必將為中亞各國提供一種全新的區域醫療交流合作的模式,為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中亞各國人民的衛生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金秋十月,在美麗的山城重慶,邁瑞以“醫心一意”為主題,攜SAL8000生化免疫流水線、BriCyte E6流式細胞儀、DC-8EXP專家版彩超、DC-70高性能彩超、DigiEye 680數字X射線成像系統等系列新品與解決方案精彩亮相第72屆CMEF。
強強級聯,全球第二款模塊化生化免疫流水線SAL 8000
此次展示的全球第二款模塊化生化免疫流水線SAL8000,由全自動高速生化分析儀BS-800M、BS-2000M、發光免疫分析儀CL-2000i、全自動樣本處理系統SPL1000四個模塊強強級聯而成。
它不僅繼承了BS-2000高速生化測試及眾多專利技術,同時也集成了CL-2000i在免疫發光的精準免疫發光測試和多種人性化設計,實現了技術跨越的一大步。
“易、智、捷、簡”——BriCyte E6 流式細胞儀
BriCyte E6凝聚邁瑞在細胞分析方面多年的技術累積,將“智慧的加法”與“操作的減法”完美融合,最終成就其“易、智、捷、簡”的特性:全中文操作軟件,兩小時完全掌握儀器操作;雙向LIS直連,無縫智能化院內信息連接;靈活的進樣系統,微量樣本直接上機;淋巴細胞亞群TBNK、HLA-B27全自動分析,一鍵獲得結果。BriCyte E6 還與邁瑞IVD試劑配套使用,可實現相應模塊的自動檢測,并生成標準化報告,一鍵式操作完成整個實驗流程。高智能化、易操作的流線式設計,BriCyte E6贏得參觀者的頻頻贊賞。
更深底蘊,更廣視野——DC-8 EXP專家版彩超
全新的mQuadro平臺,是DC-8EXP最大亮點之一,突顯于先進的前端發射接收控制、高效的并行處理算法、智能圖像優化三大技術進步。卓越的圖像處理能力,全新的單晶體及矩陣探頭,將眾多先進的圖像技術完美呈現,為困難病人提供更高效的臨床解決方案。創新的臨床應用功能及智能化操作滿足醫生專業化診斷需求。
精銳影像,觸手可及——DC-70高性能彩超
DC-70采用邁瑞最新的圖像技術和頂尖硬件工藝,包括回波增強技術與高分辨彩色血流技術。強大的臨床解決方案,靈活應用于多種應用環境:實時彈性成像、3D/4D、iLive智能立體光影成像等,令醫生的診斷更具信心。創新的觸摸屏手勢操作,隨心所欲完成多種高效手勢操作,包括圖像瀏覽、圖像放大、測量、自定義手勢等多種操作模式。
同期,就“當前國家扶持民族企業、加快推動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等利好政策,移動醫療發展趨勢,業界并購浪潮”等熱點話題,邁瑞集團首席運營官王建新先生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表示這些利好政策、新形勢會讓民族企業發展受益。民族企業要發展高端醫療設備,最重要是要掌握高端核心技術、研制生產符合國際高標準的高質量產品,同時要贏得客戶信賴的品牌。邁瑞作為植根中國、面向全球的國際化企業,會抓住機遇,以現代化企業的科學管理方式,腳踏實地發展研發、生產、市場、用服等各環節的運營與管理,未來3年將一如既往堅持高投入技術研發和全球市場開拓,不斷推出高端設備攻堅三甲醫院,同時鞏固中端,以自主核心技術優勢快速定制滿足臨床需要的優異產品,延展開拓更廣闊的市場份額。”
2014年10月23日,在重慶舉行的第72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秋季博覽會(CMEF)上,東軟醫療攜NeuViz 64恒睿CT等全線新品及解決方案精彩亮相。憑借多年創新歷程的技術積淀和不斷貼近市場需求的研發成果,東軟醫療再次彰顯在大型醫療設備領域深厚的自主研發能力和綜合實力。
以“聚智創新,智領醫療”為主題的新產品發布會上,東軟醫療發布NeuViz 64恒睿CT、NeuViz 16 Classic多層螺旋CT、NSM-S15P 1.5T超導磁共振系統、NeuVista i50/i80數字遙控診斷X射線系統、N800/N400/N600數字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NPRTS精確放療解決方案等全線新品及解決方案。
作為目前CT領域“中國智造”最高水平的東軟64層螺旋CT,打破了國外對中高端CT設備的長期壟斷,標志著中國CT制造技術邁入國際先進行列。此次,東軟醫療推出的NeuViz 64恒睿CT,以業內領先的硬件平臺和最先進的成像算法,在實現快速掃描、高精細成像的同時有效降低劑量,得到圖像質量和運營效能的全面超越,再次重新定義了高端CT。
據悉,恒睿CT經過大量臨床試驗,得到5000家東軟CT用戶和專家的指導,具有包括心臟、灌注、結腸、肺結節、高級血管分析等在內的一系列高級臨床應用功能,全面解決高級臨床應用需求,融合全球一流的設計理念及智能化操作引擎,實現診療流程及客戶體驗的完美統一。同時,東軟醫療本次還發布了集高端硬件平臺及先進迭代算法為一體的全新一代16層CT—NeuViz 16 Classic,在臨床實用型CT領域為不同用戶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讓更多用戶享受到高品質的醫療產品和服務。
此次發布會上的另一款重量級新品NSM-S15P 1.5T超導磁共振系統,是東軟醫療緊密圍繞醫院實際臨床需求和科研需求開發而成。它采用成熟的磁體技術,以其卓越的品質和高性能,滿足客戶低成本運行的訴求,同時兼具高均勻性,大FOV的技術特點,系統配備原裝進口的梯度子系統和射頻放大器。另外,采用東軟醫療自主研發的16通道射頻接收系統的NSM-S15P 1.5T超導磁共振系統,優化射頻接收帶寬和信噪比,并結合16通道相控陣線圈,提供神經系統到體部各器官的高密度多通道覆蓋,可有效提高圖像信噪比,提升空間分辨率。
東軟醫療在XR領域所提供的兩大系列十余種配置型號產品,實現了客戶的全覆蓋。新品NeuVista系列胃腸X射線系統,以其綠色低劑量、超大的機械運動范圍、高級智能邏輯控制系統、全新的圖像采集及處理技術,獲得清晰高質量圖像。全能靈動的數字化X射線攝影系統N400/ N600/N800系列DR,以其全新的Navigation Sight系統平臺搭載著Drive技術,便攜式移動平板探測器配置移動攝影床,真正實現影像全空間覆蓋,無“位”不至。
從2004年正式投入研發放射治療產品以來,東軟醫療堅持走專業化的放射治療路線。在此次發布會上全新推出的NeuLife直線加速器,正是為用戶提供更高端的精確放療解決方案。據了解,東軟醫療精確放療解決方案包括:全新NeuLife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TPS三維適形/調強放射治療計劃系統,MLC內置式/便攜式/外掛式自動多葉準直器,CT-Simulation 國內首款CFDA注冊認證的CT模擬定位系統,EPID電子射野驗證系統開放式接口,RTIS全中文交互界面的放療信息管理。面向放療機構,東軟醫療推出了基于“三精”原則的放療整體解決方案:通過網絡信息系統為紐帶,集“精確定位(影像技術)、精確計劃(軟件技術)、精確治療(治療技術)”于一體。
磁共振成像設備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醫學影像檢查設備,隨著MRI技術和產品的不斷出新,目前市場的主要競爭集中于場強在1.5T及以上的超導領域。第72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以下簡稱“醫博會”)于10月23日在重慶拉開帷幕,來自中國藥都的遼寧開普醫療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普醫療”)成為本次展會的焦點。醫博會開幕當天,開普醫療召開了2014秋季產品推介會,向參會專家和業界精英隆重推介自主研發的重磅產品—Supernova 1.5T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
光纖傳輸突破傳統磁共振技術瓶頸
開普醫療本次推出的Supernova 1.5T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采用國內首創的光纖傳輸技術,在填補了國內該技術領域空白的同時,突破了傳統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瓶頸。傳統的磁共振成像系統,采用電纜通道傳輸模擬電信號的方式形成圖像,該方式很容易受到外界電磁干擾,造成信號損失,降低信噪比,影響圖像質量。開普醫療研發生產的Supernova 1.5T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采用光纖技術傳輸射頻信號,可以有效降低信號損失,從而使成像速度更快,并且可以避免電磁干擾,實現圖像的高信噪比,為形成高質量圖片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采用光纖傳輸技術還可以打破射頻接收通道數的限制,使通道無限拓展成為可能。
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為降低醫療成本提供了可能
眾所周知,譜儀控制技術是MRI系統的核心,開普醫療自主研發的多通道譜儀控制系統為磁共振成像系統的進一步自主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有利于整機成本的降低。Supernova 1.5T,采用1.58 m“黃金分割比”磁體,既避免了因磁體過長而給患者造成的壓迫感,又不會因磁體過短,使磁場均勻度變差,真正達到舒適檢查與高質掃描的優雅平衡。
尖端技術帶來完美的臨床表現
與常規臨床型磁共振成像系統相比,Supernova 1.5T掃描成像時間明顯加快、顯示病變的能力明顯提高,并行采集相控陣體部線圈結合表面線圈的高信噪比和大范圍掃描視野,保證了胸部、腹部和盆腔等部位的極高圖像空間分辨率和對比度,使病變的早期檢出率和定性診斷的準確率大大提升,為患者早期診斷治療提供高價值的信息,尤其對一些微小病變(如腫瘤)的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提供精準的診斷依據,從而進一步提高醫院乃至當地的影像診斷水平。
10月18日,信陽市醫學會與市計量測試學會主辦的“信陽醫學會醫學工程分會第二次學術年會”在陽光賓館順利召開。會議同期舉行了《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信陽編輯部及“助力醫工成長—復合型人才培養計劃”信陽培訓基地成立揭牌儀式。大會由市醫學會副會長王琨、唐明智和市醫學會醫學工程分會主任委員劉華共同主持,信陽市各醫療衛生單位醫學裝備分管領導和醫學裝備管理、維護、采購相關人員近百人參加了會議。
大會宣布成立了《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信陽編輯部、中國醫療設備行業研究中心信陽培訓基地,《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社長金東,河南省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主任委員、河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陳傳亮,信陽市衛生局調研員、信陽市醫學會常務副會長李萌,信陽文新茶業集團副總經理尚安俊等領導共同揭牌并與大家合影留念。金東社長對信陽成為雜志社大家庭的一員表示歡迎,并為大家介紹了近幾年雜志社為醫學工程學的發展所做的努力,希望信陽以及河南的醫學工程師們與全國同仁一同為學科和行業的發展獻綿薄之力。此外,《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行業研究員組織部楊陽做了“新時代,醫工價值重構思考”的報告,從七大途徑闡述了醫學工程師發展與轉型的問題。《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信陽編輯部主任由劉華同志擔任,信陽培訓基地落戶信陽文新茶業產業園。
大會對信陽市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的工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增選了部分委員、常委等。陳傳亮副院長對信陽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自去年成立以來,致力于推動醫學工程事業的發展,取得了四項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一項信陽市科技進步獎等豐碩學術成果表示祝賀。陳副院長認為這次年會成立《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信陽編輯部及培訓基地,必將推動信陽乃至全省醫工專業的學術創新和進步。李萌副會長博古論今地描繪了醫學工程專業的發展,深刻闡述了醫學工程專業對醫學發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對于市醫學工程專業學會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對《中國醫療設備》雜志社信陽編輯部及培訓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賀,認為此次會議標志著信陽市醫學工程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并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殷切希望。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院長易慧智,師河區檢察院助理檢查長楊德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科長扶志,信陽文新茶業集團副總經理高順峰等其他領導也出席了此次會議。
2014年9月30日收到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報告,該公司代理的數字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注冊證號:國食藥監械(進)字2012第3304584號)由于外殼的保護接地電線外形尺寸不符合相關要求等原因,其生產商德國Philips Medical Systems DMC GmbH公司對該產品進行主動召回。該公司稱此次召回產品未在中國銷售。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強對此類產品的監督管理。
2014年10月14日收到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報告,該公司代理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注冊證號:國食藥監械(進)字2012第2401214號)和全自動生化免疫分析儀(注冊證號:國食藥監械(進)字2013第3405525號)由于在特定情況下,使用電解質與血脂復合校準品配備的條形碼標簽可能會出現校準無法進行等原因,其生產商美國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Inc.公司對該產品進行主動召回。該公司稱此次召回產品未在中國銷售。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強對此類產品的監督管理。
2014年10月14日收到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報告,該公司代理的指引導管(注冊證號:國食藥監械(進)字2011第3770581號)由于標示長度與實際長度不符等原因,其生產商美國Medtronic.Inc.公司對該產品進行主動召回。該公司稱此次召回產品未在中國銷售。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強對此類產品的監督管理。
2014年10月24日收到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報告,該公司代理的髖關節手術工具(注冊證號:國食藥監械(進)字2014第1100752號)由于收到多份翼片斷裂的投訴報告等原因,其生產商愛爾蘭DePuy(Ireland)公司對該產品進行主動召回。該公司稱此次召回產品未在中國銷售。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強對此類產品的監督管理。
來源:CFDA網站
產品名稱:XIENCE V和XIENCE nano依維莫司洗脫冠狀動脈支架系統,XIENCE PRIME和XIENCE PRIME LL依維莫司洗脫冠狀動脈支架系統,XIENCE Xpedition,XIENCE Xpedition,XIENCE Xpedition SV和XIENCE XpeditionLL依維莫司洗脫冠狀動脈支架系統,以及XIENCE Alpine依維莫司洗脫冠狀動脈支架系統。
生產商:雅培公司
批準時間:2014年10月3日
組成:XIENCE系列的依維莫司洗脫冠狀動脈支架系統(EECSSs)是由依維莫司藥物包裹的支架和一個傳送導管組成。支架由鈷鉻鑄造合金制作而成,用來治療冠狀動脈疾病。XIENCE V和XIENCE PRIME中支架的設計是不同的,但是XIENCE PRIME、XIENCE Xpedition和XIENC Alpine中支架的設計是相同的。目前XIENCE系列的依維莫司洗脫冠狀動脈支架系統(EECSSs)并沒有任何設計上的改變,唯一的改變是在一系列的臨床試驗之中,它的應用延伸到對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TOs)的治療。但傳送導管的設計是不同的。XIENCE系列的EECSSs為一次性產品。
使用方法:首先將XIENCE支架置于球囊導管的末端,然后將帶有XIENCE支架的導管插入到腹股溝或者手臂的血管里,在X光透視下,使其到達為心肌提供富氧血液的病變或狹窄的冠狀動脈處。在導絲的幫助下,將導管定位在需要擴寬的冠狀動脈的病變/狹窄的部分。之后導管末端的球囊膨脹,使支架和冠狀動脈擴張。支架支撐著動脈壁,使得冠狀動脈保持通暢。支架的運送需要靠球囊在支架內不斷地膨脹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一段時間后,由于支架持續支撐冠狀動脈,其冠狀動脈壁也將恢復。
用途:XIENCE系列的依維莫司洗脫冠狀動脈支架系統主要用于冠狀動脈狹窄(包括慢性完全閉塞)的病人。冠狀動脈長期累積的沉積脂肪(膽固醇)、白血球、鈣以及瘢痕組織會共同形成血栓,從而造成向心臟提供富氧血及營養物質的動脈發生狹窄或堵塞。冠狀動脈變窄或者阻塞(閉塞)時,會限制血液和氧氣流向心臟,導致胸痛和心肌受損。此時,可將XIENCE藥物洗脫支架置于冠狀動脈狹窄處,從而改善血液循環。
禁忌:以下病人不宜使用XIENCE系列的依維莫司洗脫冠狀動脈支架系統。
(1)不能服用稀釋血液和防止血液凝固等藥物的病人。
(2)不適合球囊血管成形術,或不適合置入支架或支架輸送系統的病人。
(3)對藥物(依維莫司)、金屬(鈷,鉻,鎳,鎢)、丙烯酸或含氟氯化物過敏或有禁忌的病人。
(譯:任靜杰;校: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