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前3年我國累計節能約3.5億t標準煤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4月21日說,2013年與2010年相比,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分別下降9.03%、10.68%,“十二五”前3年累計節能約3.5億t標準煤,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億t.
受國務院委托,徐紹史當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節能減排工作情況的報告.他指出,“十二五”前三年,各地區、各部門把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經濟提質增效、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采取加強宏觀調控、強化目標責任、優化產業結構、實施重點工程、加快技術推廣、促進循環經濟發展、調整優化政策、加強法制建設等主要措施,使節能減排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報告指出,“十二五”前3年,我國遏制“兩高”行業盲目新增產能,嚴把能評、環評、用地審查關,通過能評審查核減能源消費量約2000萬t標準煤,對103個項目不予環評審批.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關停小火電機組1800萬kW,預計淘汰落后產能煉鐵4533萬t、煉鋼4564萬t、水泥4.87億t、平板玻璃11147萬重箱.
“雖然全國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實現‘十二五’目標任務,形勢十分嚴峻,任務非常艱巨.”徐紹史說.
報告指出,有些單位和地方對節能減排工作重視不夠,部分指標完成進度滯后,發展方式依然粗放,政策機制不完善,環境質量狀況不容樂觀.
徐紹史說,“十二五”節能減排6項約束性指標中,單位GDP能耗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率前3年分別只完成五年總任務的54%和20%,與60%的進度要求還有明顯差距.要實現“十二五”目標,后2年單位GDP能耗須年均降低3.9%以上,氮氧化物排放量須年均下降4.2%以上,遠高于前3年平均降幅.
他同時表示,2013年我國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達65.9%,一些地區能耗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至3倍,一些落后技術設備仍在使用,轉方式、調結構的任務十分艱巨.“個別地區能耗強度和污染排放大幅上升,拖了全國后腿.”徐紹史說.
摘自中國環境網
20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