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海
堅持依法治企 推進軍民融合
東 海
軍民融合在我國已上升為國策,但過去一些法規制度對軍民融合過程中政府、軍方、企業等各相關主體的職責規定較為籠統,缺乏可操作性,導致實際工作缺少基本遵循,造成相關主體不作為、亂作為現象的發生。因此,推進軍民融合也需要有法可依,執法必嚴。
加快《軍民融合促進法》等國家層面軍民融合法律法規的出臺,以法律形式明確軍民融合組織領導,規范軍民融合工作程序方法已成為當前的迫切問題。首先要進一步制定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填補相關法規空白,完善軍民融合發展相關責任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職責范圍。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對資源共享機制作出全面、具體的規定。要制定和完善包括知識產權、稅收優惠等方面的促進軍地資源互通共享政策,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參與軍品研制生產和融合式發展項目建設,依據項目可市場化的程度,有計劃地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進一步提高軍地資源共享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要積極探索建立有效的軍民資源共享形式,確立資源共享的利益分配機制和原則,有效推進更多民用資源的開發利用。還要調整和完善現行軍用標準,按照軍用標準向國家標準靠攏的原則,使國家標準最大限度地覆蓋軍用標準,增強標準的通用性、先進性;擴大民用標準使用范圍,全面清理現有軍用標準,加快制定統一的軍民兩用技術標準,為軍用與民用技術的互通、互用提供政策和法規保障。
2013年,國防科工局、總裝備部出臺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退出管理規則》。同時,北京市出臺了《建設中關村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示范基地行動計劃(2013-2015年)》。一些省市也結合本地實際,出臺了一些地方性法規和政策,制定了推進本地軍民融合發展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截至2013年年底,已有20多省(自治區、直轄市)出臺了軍民結合產業發展規劃或軍民結合實施意見,進一步夯實了軍民融合發展的法律法規基礎。目前,國家已啟動了《軍民融合促進法》立法,全國人大財經委等進行了多次專題調研,國家有關部門正會同軍隊有關部門牽頭組織《軍民融合促進法》的起草工作。這些政策法規的出臺,將有力保證軍民融合發展有法可依、有規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