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系列 第37期】
水體污染警報
——貝螺中錫含量超標
本期話題:
本期涉及的是貝螺中錫含量超標的問題。眾所周知,重金屬可能導致水體污染,較熟悉的污染源有汞、鉛、砷等,而另一個隱形殺手——有機錫卻鮮為人知。食品質量監管部門曾經針對一些海產品中的有機錫進行檢測,有不少貝螺被檢測出錫含量超標。那么,有機錫為何出現在水里?它對海洋生物和人體有什么危害?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避免錫中毒?
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教授
阮贊林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教授
本刊:錫為何物?
劉教授:錫是一種略帶藍白色光澤的低熔點金屬元素,在化合物內是二價或四價,不會被空氣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錫石)和各種硫化物(例如硫錫石)的形式存在。錫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銀、銅、鐵、錫)成員之一。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能利用錫制作器皿。我國一些古墓中已發掘到一些錫壺、錫燭臺之類錫器。據考證,我國周朝時期,錫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此次含錫貝螺事件中,造成水體污染的化合物為有機錫,該化合物是錫和碳元素直接結合所形成的金屬有機化合物。
阮教授:隨著工業用途不斷拓展,這種古老金屬的開采、選礦、冶煉和加工得到了快速發展,逐步形成了門類齊全的錫產業。榮獲“工業味精”稱號的錫在電子、信息、電器、化工、冶金、建材、機械和食品包裝等行業中被廣泛應用。有機錫被分為烷基錫化合物和芳香基化合物兩類。其基本結構有一至四取代體。有機錫可作為催化劑、穩定劑(如二甲基錫、二辛基錫、四苯基錫)、農用殺蟲劑、殺菌劑(如二丁基錫、三丁基錫、三苯基錫)及日常用品的涂料和防霉劑等。在自然環境中,這些化合物與熱、光、水、氧和臭氧等作用后會迅速分解。
本刊:水里的有機錫從何而來?
劉教授:船舶在海洋中航行,與海水接觸部分不僅受海水強烈的電化學腐蝕,還受海洋生物附著的污損。海水對于鋼質材料來說是一種非常強的腐蝕性介質,而許多海洋生物和微生物吸附于船底、螺旋槳、船舶管路及其他金屬結構表面,并生長和繁殖,特別是在溫暖的海域和春夏兩季。近代發明了一種船舶防腐涂料,可殺死欲附著船底的螺貝和水草等,減少了船體燃料消耗,降低了維修費用。但隨后的研究表明,這類涂料中的有機錫,是迄今為止“人為”大量釋放至水環境中的最毒化學品之一。
阮教授:船只表面防腐涂料中的有機錫化合物進入水體后,很難分解,它在天然水體中的半衰期可達幾個月。若沉到水底淤泥中,其半衰期甚至長達10年。目前,我國大連、青島和北海等港口海域均發現有機錫污染,且遠高于國際公認殘留標準。防腐涂料的使用,雖然使船舶得到了保護,降低了維修費用,但是卻給水體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本刊:有機錫對生物有何危害?
劉教授:有漁業專家說:如果聞到海風中帶著強烈的海腥味,說明海洋可能受到污染了。這種腥臭味是海水富營養化的結果,其中,就可能包括有機錫污染。有機錫對水生物的污染,通過食物鏈給人體安全造成極大威脅。據悉,人體如果長期大量食用含有機錫的水產品,不僅會產生內分泌毒性,還會影響胚胎發育、神經系統及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甚至引發腫瘤。除神經毒性外,許多有機錫化合物又是免疫抑制劑,可引起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非特異性宿主防御缺陷,部分原因可能是抑制胸腺細胞的能量代謝,導致胸腺破壞。短時間大量有機錫化合物進入人體可引起急性中毒,各種有機錫化合物急性中毒病例的神經病變各不相同。
阮教授:水生物對有機錫具有很強的富集能力,因此,即使在濃度很低的情況下,也會引起累積性中毒,尤其是生活在水底淤泥中的螺、貝類生物,更容易在體內積存大量毒素。有機錫化合物對生物體,主要損害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腦白質水腫、細胞能量利用中氧化磷酸化過程受障、胸腺和淋巴系統的抑制作用、細胞免疫性受損害、激素分泌抑制引起糖尿病和高血脂病等。對人的毒性,局部對皮膚、呼吸道、角膜的刺激作用,通過皮膚或腦水腫會引起全身中毒,甚至死亡。有機錫化合物種類繁多,其毒性及毒作用靶器官不一。有機錫可經呼吸道吸收,經皮膚和消化道吸收的程度因其品種而異。
本刊:如何避免有機錫中毒?如何挑選新鮮貝螺?
劉教授:最糟糕的主要是有機錫易在生物體內滯留,很難代謝。這類有機錫化合物主要源于農業殺菌劑、油漆等的防霉劑和水下防污劑等,它們很容易被人體小腸或皮膚吸收,并分布在肝、腎和腦部,引發中毒。還需注意的是,有些市民以為把蔬菜多洗幾次,把肉類燉久一點,就可去“毒”了,事實不是這樣。有機錫化合物都存在于動植物體內,與動植物已經融為一體,很難通過常規方法去除。提醒愛吃海鮮的人,少吃受污染的淡水魚和海魚,尤其是少吃生活在水底的螺、貝類等。
阮教授:當我們選購貝螺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挑螺的時候,先挑那些探出須,一觸便縮進去的螺;我們還可以拿其中的兩個螺對敲一下,聽聽聲音,好的螺聽起來的聲音比較緊實,不好的螺聽起來空空的;買回家的貝用籃子篩幾下再放到水里漂,如果有空的或帶泥巴的貝它就會冒泡和浮上來;聞一下,同樣用籃子篩幾下再聞一聞,臭的貝就能夠明顯聞出來。用于煮湯的貝可以用刀從貝縫處剝開,看一下貝肉的質地和色澤。太多泥和有異味的,首先要去除。
本刊:目前,國內涉及有機錫的相關標準有哪些?
劉教授:近年來,廣西相關部門加大漁業環境保護力度,各級漁政部門定期在全區13個區域采樣監測漁業水質,以確保水體質量安全。2013年,廣西質監局對地方標準《水質有機錫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征詢意見。
阮教授:GB 2763-2014《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T 5009.215-2008《食品中有機錫含量的測定》等國家標準。其中GB 2763-2014中規定了食品中各種錫的殘留限值。這些標準為我國日常貝螺類等水產品的有機錫監控能力的提升,應對有機錫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可靠手段和依據。
船舶外殼涂料防腐,人們品嘗美味貝螺,各取所需,并無沖突。但當美味的貝螺被船殼油漆中的有機錫污染時,船舶的涂料安全就不僅僅是保護船體自身的問題。降低食用貝螺類等食品安全風險,應盡早開發出環境友好型無錫防腐涂料,出臺相關安全標準,降低對水域的污染。相關部門應加強水質和水產品監測管理,消費者應盡量避免食用近海受污染水域中的貝螺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