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允生
作者為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教授
2012年以來,為了加快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浙江加強有效投資力度,著力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有必要引起重視的是,由于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加,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可能面臨更多困難與問題。從2013年相關數據看,浙江GDP增長雖然有所加快,但是經濟增長質量仍有待提高。可見,省內經濟結構的問題比預期嚴重,以往行之有效的投資——增長模式失靈說明,經濟增長必須建立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尤其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注重國際合作,加強對重點產業與重點行業、重要地區與重要環節的投資力度,形成新的產業競爭優勢,促進浙江經濟轉型發展。
2012年浙江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根據國際經驗,在工業化后期經濟增長動力主要來自產業升級,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將成為工業化后期主導產業。這意味著浙江產業結構調整已從具有勞動密集特征的輕工產業為主體,轉向具有技術密集特征的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階段。浙江擴大有效投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過產業增量投資,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層次與產業發展水平。
“十二五”時期,浙江將加強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投資力度,重點發展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從發達國家的實踐看,基于高端資源有限性,地區發展高端產業必須重視產業基礎、產業集聚與產業特色,將有限資源集中投向重點發展產業。以美國為例,各州都通過產業集聚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優勢產業,諸如加州的信息產業、華盛頓州的航空產業與新澤西州的制藥產業等,產業規模大,產業集中度高,產業競爭力強,成為全球相關產業發展高地。與之不同,近年來浙江在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投資與發展中,產業多元,幾乎涵蓋了高新技術產業的各個門類;地域離散,一些偏遠地區的縣市也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流,大量投資分散在不同地方的眾多產業中。產業投資的理論與實踐表明,分散投資雖然能夠防范風險,但是不能形成產業集聚效應與產業競爭優勢。
顯然,在下一階段產業投資中,浙江要克服這種多元化分散化傾向,把相對有限的資源集中投向具有產業基礎、產業集聚效應與產業競爭優勢的主導產業。從實踐看,浙江在信息通信、現代制藥、電子商務、汽車與造船等產業上具有相應產業基礎,這些產業具有技術密集度高,規模效應強,產業發展空間大等特點,有條件成為浙江后工業化時期的地區優勢產業。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浙江的信息通信、現代制藥、汽車與造船等產業技術密集度與產業集中度偏低,企業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能力弱,雖然有一定產業規模,但是產業競爭力不強。
總體上,除了電子商務產業,目前浙江在高新技術產業與高端制造業上缺乏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產業,這表明在工業化向信息化轉換過程中,浙江的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之路將是十分艱巨的。產業升級成效如何,既取決于能否通過擴大有效投資,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端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也取決于能否通過加強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著力提高信息通信、現代制藥、電子商務、汽車與造船等主導產業的發展水平與市場競爭力。
改革開放以來,引進外資企業投資成為推動國內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與廣東大力引進港澳企業投資,江蘇積極引進臺灣企業投資,山東注重引進韓國企業投資不同,浙江更注重省內民營企業投資。“十二五”時期浙江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是要加快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端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這些產業的發展既需要資金投入,更需要世界一流技術、設備和管理的投入。目前,與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相關的世界一流技術、設備和管理主要掌握在國際著名跨國公司手里。浙江要利用世界一流技術、設備和管理,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發展,就必須加強引進外商投資力度,通過政策創新與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國際著名跨國公司到浙江投資發展。
從實踐看,通過建立高層次中外合作產業園,優化投資環境,有助于吸引境內外重大項目、先進技術與高端人才。借鑒江蘇中外合作產業園建設經驗,結合浙江產業空間布局與產業升級要求,浙江在中外合作產業園建設上需要強化產業空間布局與產業功能區建設規劃。作為浙江經濟發展的中心地區杭州市、寧波市和舟山群島新區,有必要建設具有規模效應與帶動作用的高層次中外合作產業園。從浙江地方產業空間布局與產業功能區建設的角度考察,杭州市作為浙江省與長三角南翼的經濟、科技和文化中心,有條件建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基礎的中外合作產業園。寧波市作為浙江省與長三角南翼的航運中心和工業中心,有條件建設以高端制造業為基礎的中外合作產業園。舟山群島新區作為國內首個自由貿易園區和自由港試點城市,有條件建設以生產性服務業為基礎的中外合作產業園。如果杭州市、寧波市和舟山群島新區三地經過若干年努力,建成以高新技術產業、高端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為特色的高層次規模化的中外合作產業園,將會大幅度提高浙江高端資源整合能力和高端產業發展水平。同時,將對全省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帶動作用。
目前,國際經濟調整步伐正在加快,發達國家尤其歐洲經濟普遍面臨困境,這帶來了美國、歐洲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與高端制造業企業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轉移發展的有利時機。浙江可以考慮利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高端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巨大發展潛力與巨大市場空間的有利條件,與國際著名跨國公司結成戰略聯盟,爭取國際著名跨國公司在浙江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同時,鼓勵建立中外合資與合作企業。此外,需要按照國際慣例建立高新技術與高端制造業產業園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吸引國內外更多人才、技術和項目進入產業園區集聚發展。
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由于區位條件、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等的差異,部分地區具有經濟發展的先發優勢,并且形成產業發展高地與地區經濟增長極,進而輻射與帶動地區經濟發展,這類地區就是重點發展地區。珠三角與蘇南地區作為廣東與江蘇重點發展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國內省內高端制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地和地區經濟增長極,在推動廣東與江蘇高端制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以及地區經濟增長中起了十分重要的引領與推動作用,就是很好的例子。
從浙江經濟發展狀況看,地區間產業發展水平相對均衡,在高端制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缺少在國內外具有明顯產業競爭優勢與市場影響力的產業發展高地。這對于浙江吸引國內外投資,整合海內外創新資源,加快產業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輻射與帶動相關產業與地區經濟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浙江需要學習與借鑒珠三角與蘇南地區通過加大投資力度,建立產業發展高地。
從浙江各地經濟發展條件與地區產業功能布局的總體情況看,杭州作為長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科技資源豐富,投資環境優越,有條件建成國內省內高新技術產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高地。寧波擁有中國東部沿海深水良港,運輸成本低廉,制造業發達,有條件建成國內省內高端制造業和物流產業發展高地。舟山新區是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有條件建成國內海洋產業發展高地等。有必要加強對杭州市、寧波市與舟山新區投資力度,使之成為國內外產業發展高地和新的經濟增長極,輻射與帶動浙江產業升級與經濟更快發展。
與2009年以政府投資為手段,以保增長為目標不同,2011年以來所提出的擴大有效投資,旨在以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為導向,以資源市場配置為基礎,以企業投資為主體,來優化投資結構與產業結構,推動經濟轉型發展。這種轉變是要明確企業主體,強化市場約束,優化資源配置。
從實踐看,與企業投資相關的土地與資金等要素資源主要掌握地方政府與國有商業銀行手里。企業投資既要適應市場需求,更要考慮地方政府偏好。地方政府大多對于符合地方產業發展規劃的投資項目,提供包括項目用地、融資支持與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受規劃約束與政策誘導,大多數企業在選擇投資項目時會更多考慮如何獲取政策優惠所帶來經濟利益,尤其是如何更多獲取地方政府提供的廉價的投資項目用地。經濟發展的經驗事實表明,由于政府偏好趨同,企業投資以政府偏好為導向,會導致過度投資與重復建設。同時,也會擾亂市場次序,使企業忽視市場競爭而注重政策博弈,從而使產業投資效率下降。
在擴大有效投資中要強化市場約束,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產業發展規劃時應該注重特色發展與錯位發展,避免由規劃趨同與政策誘導所帶來的過度投資與重復建設。同時,要優化投資環境,使企業能夠根據自身條件與市場需求狀況選擇產業發展前景好、市場需求空間大的投資項目。在吸引外來投資中,地方政府應重在優化投資環境,要防止出現以過度優惠的政策,包括廉價提供大量項目用地、提供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等方式來引進投資項目。從實踐看,以獲取優惠政策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為目的的投資項目,其本身常常是缺乏長遠投資價值的。
有必要引起重視的是,產能過剩與環境污染是中國及浙江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無論地方政府的產業投資規劃,還是企業投資決策都不能脫離市場供求關系。要通過強化市場約束,盡可能防止那些產能與產品供過于求的投資項目與政績工程,以擴大有效投資的名義進入投資領域。同時,對環境污染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完善環境污染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市場化的環境污染賠償機制,嚴防高污染項目以擴大有效投資的名義立項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