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爆發的前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確保中國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實現中國夢的首要任務
中國夢是當代中國及其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奮斗目標。其核心內涵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指出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推動這一偉大夢想的實現,唯有依靠創新驅動。無論是歷史的、還是國際的經驗教訓都充分昭示這樣一條真理:創新驅動是維持國家興旺發達的源泉、是促進民族自強不息的靈魂、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障。必須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實現中國夢的重大意義,才能進一步增強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緊迫感與責任感。
中國發展已經大踏步走過35年,成就舉世矚目。目前來看,正值再攀高峰還是墜落陷阱的關鍵節點。其實,道理大家都懂,導致結果不同的唯一原因就是能否跨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這方面國際經驗比比皆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心無旁騖地走創新驅動之路。現在距離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已經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能順利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中國夢的動力之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不僅吹響了中國新一輪發展的總號角,而且成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總方略。全面深化改革到底為了什么?簡言之,就是為了鼎新革故、發展完善。這就十分清楚地表明,改革本身就是創新、也是為了創新。反過來說,創新驅動改革,創新促進改革。可以說,一切改革的推進都是源于創新、依于創新、成于創新,離開創新的改革不叫改革,而是固步自封、至多也只能算是小打小鬧,相距真正意義上的改革甚遠。由此可見,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所激發的不竭動力與無窮活力,才能成為不斷拉近中國夢、最終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源泉。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之舉。既要看到中國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有一定差距。究其根源,發展方式轉變的相對滯后成為當前一切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總根。除了慣性作祟這個原因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創新還沒有真正立起來。這就決定了加快轉變并形成新的發展方式作為確保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工作主線,必須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其中的核心位置。唯有創新之舉,才能一改“三高一低”為提高質量效益的發展方式、才能一改粗放為集約節約的發展方式、才能一改污染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式、才能一改大起大落為可持續的發展方式。一句話,中國夢的實現才能健康持續、生生不息。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現中國夢的當務之急。縱觀當今世界,科技競爭已經成為一切競爭的焦點和決定性因素。近代以來中國的積貧積弱、飽受欺辱,根子就是科技嚴重落后。如果說,過去是落后就會挨打,那么當今世界不創新或者無創新就會落后,落后就會淘汰出局。企業競爭如此,國家競爭更是如此。放眼未來趨勢,人類社會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爆發的前夕,誰能搶占科技創新的制高點,誰就擁有了發展競爭的制高權和主動權。世界性的重大機遇已經來臨、機遇面前人人平等,唯有時刻準備者才能占得先機。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確保中國緊緊抓住用好這一歷史性的重要戰略機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