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為了增強綜合國力和提升國際競爭力,推動現代化進程,搶占經濟發展的制高點,都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保護知識產權已經成為各國加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21世紀,世界信息化進程加快,我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強。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軟件產業已經成為信息產業、信息服務業的核心,許多國家都將軟件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先導產業。但是發展軟件產業需要強有力的軟件著作權保護,面對軟件盜版這一世界性難題,我國政府積極行動,大力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各級政府機關在軟件正版化工作中發揮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軟件正版化工作率先在政府機關啟動,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國市縣級政府機關已經全面完成軟件正版化的檢查整改任務,這表明我國從中央到省市縣的四級政府機關已經全部實現了軟件正版化,標志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在政府機關的示范引領下,軟件正版化工作在各個行業、大中型企業都取得了重要進展,全社會的版權意識不斷提高。在推進實施軟件正版化工作過程中,國務院批復成立的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部際聯席會議在國務院領導下負責協調推進政府機關和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相關政府部門作為成員機構根據職責分工扎實工作,共同研究制定有關方案措施,構建軟件正版化工作的長效機制,加強政策指導,密切協作,保證了軟件正版化工作各個階段的目標和任務順利完成。地方政府積極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各地因地制宜、創新思路,探索出多種既能有效推進軟件著作權保護、又充分契合各個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的工作模式和措施,涌現出了許多帶有地方特色的軟件正版化工作經驗,為進一步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堅持科技進步和創新,必須越來越多依靠包括版權在內的創新性成果的應用。這就需要我們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營造鼓勵創新、尊重創新、保護創新的社會氛圍,而知識產權保護正是保護創新的重要手段。早在1912年,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就明確指出:資本主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資本和勞動力,而是創新,其中創新的關鍵就是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使用。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新科技革命以來的發展充分表明,一個國家對于創新的尊崇直接決定著這個國家的發展和命運。通過實施軟件正版化,軟件行業創新發展的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和優化,一些本土軟件企業已經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縮小了與國外軟件企業的差距,國產軟件的市場份額穩步提高,軟件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不斷增強。軟件正版化的成就充分說明了加強版權保護對于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版權問題正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正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書記蔣建國所指出的,版權保護問題關系到一個民族的創造創新能力,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發展和未來,中國政府希望通過加大版權保護力度,在全社會形成一創成名、一創致富、一創終身享有、一創利及子孫的文化創造創新環境。文化產業是知識密集型產業,包括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不僅是關系文化創作和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關系到文化創新發展和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問題。我們要在已有成就的基礎上,不斷開創包括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保護新局面,使文化行業創新活力迸發、創新成果增加,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