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志杰 崔海彬 季學文
農產品物流園的增值服務問題與對策
文/冷志杰 崔海彬 季學文
摘 要:為促進農產品產業鏈升級,需研究產業鏈重要流通環節——農產品物流園的增值服務,本文首先梳理了增值服務的內容,然后根據大慶市農產品產業鏈相關園區的調查,發現開展農產品物流園增值服務較少,物流園物流基礎設施不足,自動化水平不高,公共技術標準不配套,信息化水平不高,公共服務設施的政府扶持力度不大。對此,給出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園;增值服務
農產品產業鏈升級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引領工作,物流園作為產業鏈重要流通環節可以提供農產品倉儲、運輸、裝卸搬運、配送等功能性物流業務,成為實現綜合物流業務和增值服務的主要場所,起到共享資源、節約成本的作用。因此,研究農產品物流園的增值服務,成為農業產業鏈升級、物流與供應鏈綜合研究的關鍵課題[1,2]。本文針對大慶市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農業產業園區進行調研,發現關鍵問題,對此,結合國際、國內先進物流園的增值服務功能,針對上述問題找出物流園的增值服務的對策,從而對大慶農業產業鏈升級提供支撐,為物流園區的發展提供幫助。
1.農產品物流園增值服務的功能概述
增值服務是相對常規服務而言的。增值物流服務,在國家標準中被定義為“在完成物流園基本功能基礎上,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的各種延伸業務活動。”傳統的物流業務利潤率只有3%~5%,而物流增值服務利潤可以達到12%~15%[3]。農產品物流園運輸、倉儲、貨運的種類繁多,既有大宗的農產品,如:糧食、油料和林產品等量大、面廣、生化性能穩定的農產品;也有如水果、蔬菜和畜禽等含水量高、保鮮期短、易腐爛的生鮮農產品。農產品這種自身的特殊性,如防腐、冷凍、防蟲等,對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國內農產品物流沒有實現產供銷一體化,服務功能組織化程度很低,增值能力較為薄弱。
根據文獻綜合[4],農產品物流園應有以下增值服務的功能:(1)為物流參與者提供便利性。通過簡化手續、簡化操作,推行一條龍、門到門服務,提供完備作或作業提示、培訓、維護、省力化或安裝、代辦業務、自動訂貨、傳遞信息和轉賬,以及物流全過程追蹤等都是對客戶有用的增值性服務。(2)加快物流系統反應能力。一是提高運輸基礎設施、設備以及倉庫的使用效率;二是根據客戶需求,設計科學的增值性系統物流服務方案,減少物流環節、簡化物流過程,提高物流系統的快速反應速度。(3) 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益。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物流共同化計劃、實用先進的物流技術、經濟的設施設備、科學的管理技術等,降低物流成本。(4)開拓更大的業務空間。精細化發展,延伸業務服務。向下游延伸為客戶提供品質檢驗、改換包裝、加標貼等流通性增值服務;或者向上游延伸提供訂單處理,企業庫存控制等業務。作為農產品物流園可以延伸到糧食產地、果蔬大棚產量調研,市場供需調查,餐飲、租賃、展示、貨款回收與結算、物流方案的規劃等一系列服務。(5)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在蔬菜水果、禽蛋肉奶、糧食油品、花卉農資四大農貿物流板塊中,通過不斷革新營銷方式,創新服務產品,增加一些不可替代的服務,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保證物流企業獲得競爭優勢,處于不敗之地。這些功能表現成如下多種服務項目。
2. 農產品物流園增值服務項目
農產品物流園區增值服務是在基本物流服務基礎上的延伸,是現代農產品物流的要求,也是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業利潤的有效途徑,更是增強物流企業對抗競爭的有力武器。園區通過為增值服務提供條件,提升物流服務的信息化水平,加快物流現代化管理進程等一系列工作,可以增加經濟效益,促進物流行業發展,為農業產業升級提速。
物流園區的基礎業務有六項:收貨、理貨、保管、保養、裝卸和搬運[5]。物流增值服務形式很多,有承運人型、倉儲型、信息型、金融型、第四方物流增值服務等六種形式。具體有以下服務項目:分揀、包裝、加工、加固、組裝、檢驗、信息、辦公、餐飲、住宿、停車、追蹤、修理、質押、交割、租賃延伸業務、拼箱、拆箱、保稅、聯運、展示、貨代、方案、商務、配貨、收款、結算、回單、咨詢、保險、班列、專線、代銷、越庫、裝備、逆向、集散、技術保障等[6]。
以配送中心為例。傳統的配送中心基本等同于一般的倉庫,而經過增加服務的現代化配送中心涵蓋采購、進貨、儲存、流通加工、裝卸搬運、訂單處理、分揀配貨、發貨、送貨等功能。農產品物流園經過增加服務項目,產生多業態積聚效應,為廣大客商提供一個規模大、檔次高、服務功能強、服務范圍廣的交易和服務平臺,使之成為農產品產銷供各方受益的基點,實現整體商業共贏。
3. 農產品物流園增值服務項目的供應鏈管理
現代農業產業鏈不僅僅是農產品獨立的生產、運輸、倉儲等環節,而且是在系統觀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將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各環節中一體優化計劃、有效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多個供應鏈網絡的整合。所有的企業都引導運行供應鏈管理,主導或參加供應鏈網的優化運行,自然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鏈的動態升級。其中產業園區往往是產業鏈運行的示范區,它是產業鏈升級的表征,也是物流園的設置地或者是服務集中地。因此,需要針對農業產業園進行物流園增值的調查和研究。
二、 大慶市農產品物流園增值服務的調研
筆者2013年9月走訪了2家高新產業園區的物流園和5家省級高新產業園,調查發現:從禽畜產品物流來看,肉類、蛋類、乳品類產品發展迅速,生產、加工、貯藏、保鮮、包裝、運輸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從糧食物流來看,小作坊式經營,四散流通;果蔬物流還處在初級階段運作,基礎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不能滿足果蔬物流發展的要求,還不能實現全程冷鏈物流;水產品物流組織化、專業化程度低。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組織化程度不高,基本無法提供良好的物流門到門的服務,主要是缺乏園區的物流增值服務。
具體問題有:(1)物流模式中延伸服務較少。物流園區和高新產業園只能提供基礎的業務,如:倉儲、運輸、配送、分揀等。(2)物流基礎設施不足,自動化水平不高。物流園倉儲設施功能單一,作業設備陳舊,效率低下,難以適應現代物流業務的需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3)公共技術標準不配套,信息化水平不高。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和普及程度還不高,公共技術發展也不平衡,企業間標準不同,沒有信息接口,難以實現物流企業與園區用戶間的聯網和供應鏈管理。缺少先進的物流理念和高級物流人才。(4)公共服務設施的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強。雖然在在規劃、土地、工商管理、財政稅收、金融、通關等方面給予一定優惠,但有些公用物流設施、網絡公用設備等細節落實不到位。
針對農產品物流園而言,需要針對上述問題,思考增值的對策:
(1)改進單一型物流園區開發的模式,增加物流各環節的延伸服務。通過科學合理地布局規劃,完善服務功能,集物流、倉儲、冷藏、交易、停車、物流信息服務、商業服務以及配套的相關服務于一體,采取交易、倉儲、配送、商業、辦公多功能綜合互動模式,實現多業態積聚效應。農產品物流主體是現代物流的載體和價值實現者,在農產品物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7]。物流企業應該努力提高服務專項能力、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向專業化、社會化發展,盡快擴大自己的競爭優勢,成為物流發展的領先者。積極與交通運輸、倉儲、貨運代理、多式聯運、郵政等企業橫向聯合,各自發揮比較優勢,改進運作模式,整合現有物流設備、設施,創建農產品產業鏈的品牌體系,將單一服務提升轉化為優質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從而實現協同增效,達到價值增益、風險減損和成本節約的目的。
(2)集約解決園區物流基礎設施不足,提高物流基礎設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建議政府作為公益性的代表,按照現代化物流園區要求,投資新建或改建現代化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在倉儲設施方面,增加現代化立體自動化倉儲設施比例;在使用的搬運工具中,多采用可視屏叉車等現代化的搬運工具;在運輸工具方面,采用現代化的箱式貨柜和集裝箱拖頭及針對農產品的特種運輸車輛;提高公路網的通達深度和能力。完善物流園區的功能后,交由大型公司商業化運營。同時,充分利用各級政府安排的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強糧庫、保鮮庫、冷藏庫的建設,增加溫控設備和防潮設備[8]。
(3)集中解決與園區各企業增值服務的標準接口問題,促進各種物流功能、要素之間的有效銜接和協調發展。物流增值服務借助完善的信息系統和網絡來實現,要積極打造物流園區信息平臺,建立物流電子商務信息系統,形成網上交易、網上結算、異地交割、直達配送現代園區的先進物流模式,改變傳統的實物貨物、現金結算經營模式。按照現代物流的要求,不斷引進專業技術人員,更新物流理念,優化企業物流管理,加大企業內部專業培訓教育投入和培訓力度,提升從業人員專業化水平,使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業務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
(4)推動政府逐步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園區要為工商、稅務、運管、檢驗檢疫等提供必要的環境,逐步推動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功能;為銀行、保險、中介、餐飲、住宿、汽配汽修等各種支持性服務機構的進駐提供相應的配套設施,并為入駐企業提供必要的增值服務條件。現代物流業涉及面廣,牽涉部門多,目前,國家主管物流的行政管理部門是國家發改委。各省區市有的由經貿部門主管,有的由交通運輸部門、有的是發改委、有的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局,還有的是商業局主管,作為物流園區企業要想快速發展,及時了解政府對行業的支持,必須經常與行政主管部門取得聯系,爭取政策上的扶持和幫助,只有這樣才能參與激烈的競爭,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參考文獻
[1]王艷.基于增值服務的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研究初探. 江蘇商論,2008,(11):56~58.
[2]哈樂群.農產品物流增值環節的挖掘. 中國農學導報,2011,27(11):17~175.
[3]辛允.德國物流園區考察報告. 中國物流與采購,2013,(6):66~68.
[4]潘文安.物流園區規劃與設計. 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01~01.
[5]姜超峰.縱論中國物流園區. 中國物流行業平臺(www.zgwlpt.com),2012~12~24.
[6]姜超峰.從倉儲走向供應鏈. 中國流通經濟.2012,(12):10~14.
[7]杜鳳蕊.中國~東盟農產品物流現狀與對策分析. 對外貿易實務.2013,(2):89~92.
[8]閆俊周,羅士喜.我國新農村建設中農產品物流發展問題研究. 中州學刊,2006,(6):31~33.
[基金項目:2013年度大慶市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關于大慶果蔬倉儲問題的研究]
作者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