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榮國
淺談物流企業成本管控的意義和方法
文/梁榮國
摘 要:成本管控的意義遠遠不止節約了相關成本這么簡單。成本管控需要財務部門提供準確的成本核算依據,需要落實考核獎懲機制,更需要持之以恒、與時俱進地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和市場情況不斷完善管控內容和管控手段,進而為企業降本增效、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做出應有貢獻。
關鍵詞:企業;成本;管控
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每個企業都承擔著不同社會職能,都在向其他企業或人員提供著自己產品或服務。同時,也在接受其他企業或人員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因此,企業的成本支出每天都在發生,每個企業都有著自己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方法。但仍有部分人認為成本降低是有限的,是問題的末梢,銷售才是源頭。這種觀念顯然有失偏頗。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實踐,也談談企業進一步加強成本管控的重要意義和實用方法。
1. 降低產品和服務價格,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成本領先戰略”已成為不少企業市場競爭取勝的戰略選擇之一,控制和管理好企業成本,就能夠為產品或服務市場定價贏得空間,就能夠為企業贏得市場、贏得客戶創造條件,也能夠為企業創造更為豐厚的盈利奠定堅實基礎,其意義絕不亞于開發新客戶。
2. 確保產品和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企業因業務分包而產生不合格產品和服務的事例并不少見。做好供應商選擇,不僅能夠降低企業成本,而且合格供應商能夠提供良好的產品和服務,從而保證本企業向客戶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減少殘次產品,既確保了客戶滿意度,又減少了殘次品損失成本,避免了因處理供應商質量事故而造成的雙方直接損失。
3. 規范過程控制,有效預防腐敗行為的發生。企業的成本主要是體現在購買其他企業或人員的產品和服務方面。因此,有部分職業道德和法制觀念不強的人員容易在對外采購中覺得有機可趁,以權謀私、中飽私囊,出現腐敗行為。規范成本支出的流程和采購方式,有利于從源頭上堵塞漏洞,可有效預防腐敗行為,減少企業不必要支出。
4.控制付款賬期,改善企業現金流。對長期合作、業務量較大、有一定實力的供應商,可以向其爭取月度結算甚至季度結算的方式,合理控制應付賬款周期,改善企業現金流,節約相關財務費用。同時,一旦供應商出現事故責任,也為追究供應商事故責任保留了有效手段。
1. 牢固樹立“滴水不漏”的成本控制觀念。企業的每位員工既是企業利潤的創造者,又是成本的消耗者。企業的產品、服務從制造或提供開始成本控制就隨之而至,直至產品銷售出去或服務提供終止。因此,成本控制和管理必須 “全員參與、全程管理、全面實施”,積少成多,不 能有遺漏和留有死角。
2.堅持“社會化選擇”、“制度化建設”兩個原則。社會分工的專業化為企業成本管控創造了條件,過去“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往往造成工作量不飽和、企業成本居高不下。專業化的社會分工,意味著工作效率提升和成本開支減少。凡是除企業核心業務和核心資源以外的業務環節,只要向社會采購的產品或服務成本低于企業內部成本的,均可以采取社會化選擇。在實施社會化選擇時,必須加強制度化建設,厘清責任、完善流程,建立行之有效的采購分包制度,并注意加強動態管理,使采購分包制度時時符合本企業和市場實際情況。
1. 企業內部控制成本的主要方法:
(1)剛性控制 根據企業以往成本數據和實際承受能力,制定企業成本支出的控制線。如企業公務車管理,涉及修理、燃油、路橋停車及保險等開支。雖有相關制度,但執行過程中很難區分是否真實費用,有無跑冒滴漏現象發生,抑或發生造假的報銷費用。公務車輛多集中企業中層以上的管理人員和少數員工身上,多數員工都有不滿。通勤班車乘坐也是坐了就享受,不坐就不享受,對不坐班車的員工有失公允。
在這種情況下,采取交通費用改革,根據工作崗位不同明確相應交通費用標準,乘坐通勤班車者在交通費用中予以扣減。與原先提供業務用車相比,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剛性控制了成本;調整了內部利益分配格局,減少了瑣碎的報銷程序,減少了內部矛盾,有利于營造企業和諧氛圍。
(2)定額控制 就是在總業務量不明確的情況下,根據企業生產實際和過往積累的成本數據,設定合理的單位消耗成本。定額控制可以隨業務量增加而增加總的成本消耗量。如運輸車輛百公里油耗、堆場作業機械每標箱耗油量。定額管理可以促使設備管理者妥善養護設備、合理堆存、減少貨物堆存不必要的倒騰,從而減少企業成本支出。
(3)更新技術 關注技術進步,及時更新技術可以為企業節約成本。如通訊技術,及時將電話總機系統升級,采用光纖入戶、數字技術,對外直接使用市話號碼、對內使用內部號碼,可以減少直撥電話門數、減少每個月號碼基本費用開支,節省接線員人力開支,而且可以享受大用戶長途話費折扣優惠。通訊的暢通、通話質量的提高、整齊的號碼資源,彰顯企業實力,提升企業形象。新材料、新工藝等都需及時關注、適時采用,有利于企業降本增效。
(4)匹配原則 即成本發生要與業務量或企業效益相匹配。如人工、招待費、差旅費等支出要與企業收入增長率或利潤增長率掛鉤,避免失控。貸款的周期要與企業償還能力匹配、幣種搭配要匹配,避免償還債務時調配幣種的匯兌損失。
(5)以舊換新 對于企業內部一些耐用物品,如修理工具、吊索鋼絲繩、輪胎以及一些價值相對較大的耐用的辦公用品可以“以舊換新”,避免多領、冒領,減少不必要浪費。
2.企業對外控制成本的主要方法:
(1)招標選擇 企業可根據情況對于支出較大的采購或價值較大的資產處置以招標選擇供應商或買家。采取招標方式時,要設定評標標準,確定參加評標人員范圍,密封報價,當中開標評議,根據評定結果擇優選用。對于金額較小的支出,可以采取貨比三家,按報價單報價,通過內部流程審批確定。通過上述方式,可有效控制成本支出,防止暗箱操作。
(2)集約采購 “薄利多銷”是很多企業的銷售方式。大型企業內部可以實行集中采購,將不同部門的需求集中起來,集零散為統一,如辦公用品種類較多、各部門再各自采購就更為分散,不但價格不好控制,而且增加工作量。如集中需求、按月采購,可以選擇較有實力的供應商,不但價格優惠,還會送貨上門。集團式企業可以將集團范圍的賓館、訂票、招待飯店、業務合作的供應商等需求統一起來,委托各地下屬單位在當地選定,實行集約采購,供集團范圍內其他公司在該地有需求時選用。對于一些需求量不大或小型企業,可以實行聯合采購,如食堂糧油供應、垃圾處理等。特殊邊境地區企業,也可根據政策實施跨境采購。
(3)供應商管理 對于一些經常發生的業務或管理行為需要分包的,應將供應商納入正常管理。供應商管理,應從資質、質量、價格、服務和實力等方面進行評估。對供應商應實行動態管理,定期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評估,優勝劣汰。盡量避免部門私自選定供應商,一些業務部門往往從部門角度出發,忽視業務風險,選用供應商不當而引發公司遭受事故損失。與同一外包業務類型的供應商簽約周期要錯時,避免集中到期、集中續約,如集中續約不利于需方提出有利自身的談判條件,避免供應商同時終止合作而給自身企業帶來損失。
(4)關注價格 對于一些供應商已經選定或選擇余地較小的采購事項,要及時關注市場價格,并根據企業生產需求實際,及時調整采購策略。如燃油,企業選擇余地較小,應關注每十個工作日油價調整情況,結合企業實際,在油價降價前及時作出采購儲備的決定。另外,鋼材、煤炭等價格波動頻繁,也需要及時關注。
(5)關注政策 政策變化往往對企業成本控制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如匯率政策,特別是銷售收入為外幣的,而成本支出為本幣的,應隨時關注匯率變化情況,適當時機兌換成人民幣,可以減少企業匯兌損失。某些特定行業可享受國家專項補貼、財政稅收、信貸政策、大用戶優惠等等都與企業密切相關,利用這些政策可以為企業節約成本。
成本管控的意義遠遠不止節約了相關成本這么簡單,措施方法也不止于上述所列舉的諸項。這是筆者在物流企業多年成本管控中的切身體會。當然,成本管控需要財務部門提供準確的成本核算依據,需要落實考核獎懲機制,更需要我們持之以恒、與時俱進地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和市場情況不斷完善管控內容和管控手段,進而為企業降本增效、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做出應有貢獻。
作者單位:(中國遠洋天津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