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華 陳秀璦 張建軍
沈陽地區八角茴香市場調查結果分析及其常見偽品
趙 華 陳秀璦 張建軍
目前八角茴香的市場銷售情況比較混亂,多出現同屬植物莽草、紅茴香、多蕊紅茴香、短柱八角和野八角等摻入正品銷售。通過對沈陽市九大區的藥房、農貿市場及超市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八角茴香的摻偽品多為紅茴香及多蕊紅茴香??赏ㄟ^觀察八角茴香的分果數目、形狀及氣味,鑒別八角茴香及其偽劣品,方法簡單易行。正品八角茴香為8個較飽滿、均勻的分果組成,頂端鈍尖,香味濃郁,味辛、甜,余者為偽品。
八角茴香;市場調查;偽品鑒別
八角茴香別名大茴、八角、大茴香等,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實,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寒疝腹痛、腎虛腰痛、胃寒嘔吐、脘腹冷痛等癥的治療[1]。本品除藥用外,還廣泛用作調味料。日常生活中,其藥用價值往往被人們所不知,且由于價格、市場供應等因素的影響,加之百姓對其性狀不十分了解,故市場上常出現同科植物莽草、紅茴香、多蕊紅茴香、短柱八角等成熟果實充當八角茴香銷售,其性狀和正品極為相似,且部分偽品具有一定毒性,應加以分辨后食用[2]。值得注意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發生食用八角茴香嚴重中毒事故,系為食用莽草果及野八角所致。經研究發現,莽草果食用后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后經消化道進入間腦、延腦,使血管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功能失常,嚴重時可損害大腦,引發惡心、嘔吐、腹瀉、頭痛、眩暈、心律失常、呼吸急促,甚至呼吸衰竭引發死亡[3]。現將八角茴香市場調查情況及常見偽品介紹如下。
筆者于2013年5月29日~6月3日,對沈陽市九大區的藥房及農貿市場、超市進行走訪,對八角茴香的銷售情況進行了市場抽樣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1.1 調查對象和過程對沈陽市九大區42家銷售八角茴香的商家進行調查,詢問八角茴香的銷售價格、銷售情況、進貨渠道及銷售渠道、囤貨數量、保存方式、店鋪規模、店員數量、從業年限等。
1.2 市場調查結果與分析結果顯示,八角茴香的市場銷售價格差異較大,每兩價格從1.0元~5.0元不等,其中8家為2.0元,10家為2.5元,8家為3.0元,5家為4.0元,3家為5.0元;抽取其中價格最低的進行檢查,發現其中摻有碎瓣為3.02%,在42份樣品中碎瓣率為最低,而正品僅為3.42%,紅茴香為8.26%,多蕊紅茴香的摻偽高達85.10%;抽取其中價格最高的兩份樣品進行檢查,其中一份碎瓣率高達69.49%,正品僅占2.56%,多蕊紅茴香高達28.05%;另一份碎瓣率達16.56%,正品16.65%,多蕊紅茴香20.29%,紅茴香為 46.83%。另有三份樣品在同等條件下常溫放置,出現發霉長毛情況,系樣品為超臨界提取后未完全干燥所致。根據《藥品管理法》第49條規定:“藥品成分含量不符國家藥品標準的,為劣藥。”現代化學分析表明,八角茴香的主要成分是揮發油約5%,而2010版《中國藥典》[4]也規定,八角茴香的揮發油含量測定結果不得低于 4.0%(ml/g),經揮發油測定后發現,三份樣品的揮發油含量分別為0.15%,0.18%及0.24%,與藥典規定的標準相差甚遠,應為劣質藥材。
從以上情況可見,八角茴香的市場銷售情況非?;靵y,總結如下:①八角茴香的偽品多為紅茴香、多蕊紅茴香。以往八角茴香多摻入有毒的莽草果,但此次市場調查幾乎所有樣品均未出現有毒的莽草果,可能是因為人們對八角茴香有了一定的了解,即多數人們懂得八角茴香應為8個分果,而不是莽草果的10~13個分果。②商家摻偽的手段更為隱蔽,如在其中加入碎瓣,實難鑒別。
1.3 討論及建議八角茴香市場上頻現偽劣品的原因有:①八角茴香系日常所用調料,且藥用價值越來越被各界人士所看好,市場需求也日益增大,因此八角茴香市場中出現許多混淆品和偽品也不足為奇;②銷售價格差別過大,消費者出于消費能力的考慮可能會選擇相對便宜的摻偽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勵商家摻偽的作用;③廣大消費者對正品性狀不了解,無辨別真偽的能力。即使偶爾從媒體上獲知八角茴香的摻偽情況,但由于對偽品的毒性不了解,加之認為食用量不大,僅作為調味品,故未引起足夠重視。如若對八角茴香的市場銷售情況熟視無睹,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八角茴香的摻偽情況可能會維持現狀,對消費者的危害也不言而喻。為此,筆者建議,可通過報紙、網絡、電視等媒介的力量大力宣傳和推廣八角茴香的功效、真偽鑒別等情況,使普通百姓對八角茴香食用及藥用價值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并掌握一定的簡易鑒別常識,使偽品無處遁形。
2.1 八角茴香本品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實,聚合果多由8個蓇葖果組成,表面紅棕色,有不規則皺紋,頂端呈鳥喙狀,上側多開裂;質硬而脆。每個蓇葖果含種子1粒,扁卵圓形,紅棕色或黃棕色。氣芳香,味辛、甜。
2.2 莽草本品為木蘭科八角屬植物莽草 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的干燥果實,聚合果由10~14個蓇葖果組成,果皮較薄,頂端為向上彎曲的鳥喙狀,有特異的芳香氣,味微酸而后甜,但久嘗麻舌[5]。但須注意,本品有大毒。
2.3 野八角本品為木蘭科八角屬植物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 Maxim.的干燥果實,由10~14個蓇葖果組成,表面紅棕色,具不規則皺紋,呈長鳥喙狀。種子扁卵圓形,灰棕色或淡黃色,具有特異香氣,味淡,久嘗有麻辣感,有毒。
2.4 紅茴香本品為木蘭科八角屬植物紅茴香Illicium henyi Diels的干燥果實,多由7~8個較瘦小的蓇葖果組成,呈星狀不規則排于中軸上。表面紅棕色,有皺紋,背面粗糙;果皮較薄,先端漸尖。種子黃褐色,扁卵形,平滑光亮,較小。具有特異的香氣,味微酸而后甜。
2.5 多蕊紅茴香本品為木蘭科植物多蕊紅茴香Illicium henryi Deils var.multistamineum A.C.Smith的干燥果實。本品性狀與紅茴香極其相似,唯其蓇葖果較寬,為0.6~0.9cm,而紅茴香蓇葖果寬為0.4~0.7cm。
2.6 短柱八角本品為木蘭科植物短柱八角Illicium brevistylum Smith的干燥果實,聚合果由10~13個小艇形蓇葖果呈輪狀排列而成,蓇葖果呈背部粗糙,先端急尖,頂端不彎曲;果皮略厚,皺縮。種子棕色,扁卵形,平滑有光澤。味微苦,辣,麻舌,有毒[6]。
筆者根據多年鑒別經驗,總結其鑒別要點如下:①角數,即為8個角,多于8個或少于8個均為偽品;②分果均比較飽滿,且大小均勻;若為8個角,但大小不均,也有可能是偽品;③看分果頂端,正品八角茴香頂端鈍尖,而偽品分果頂端均較尖,有的甚至為長鳥喙狀;④辨氣味,正品八角茴香香氣濃郁,味辛、甜,而偽品多味酸,若出現麻、辣感,則為有毒品,忌服。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S].1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4.
[2] 李峰,宋曉玲,劉亞魯.八角茴香及其混偽品的鑒別[J].山東中醫雜志,2011,30(10):739-740.
[3] 滿茹.識別真假八角茴香[J].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11(11):47.
[4] 張付軒,張戰修,馬艷平.八角茴香及其偽品鑒別[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9):48.
[5] 劉來正.中藥鑒定技術[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301.
[6] 呂俠卿.中藥鑒別大全[M].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237.
R281.5
B
1673-5846(2014)01-0033-02
遼寧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沈陽 1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