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紅 崔改琴
蛇透熱酊配合手法治療頸肩綜合癥的療效觀察—附60例療效分析
劉玉紅 崔改琴
目的觀察蛇透熱酊配合手法治療頸肩綜合癥的療效。方法在院頸肩綜合癥的患者60例,均使用本院自制制劑蛇透熱酊給予涂抹患處,每日3次,輕輕按摩,并結合邵氏無痛手法治療3個療程。結果用藥2周并結合手法治療20次后,60患者癥狀完全緩解45例,好轉9例,有效6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100%。結論蛇透熱酊配合手法治療頸肩綜合癥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頸肩綜合癥;中醫藥療法;蛇透熱酊(劑);治療應用;臨床觀察
蛇透熱酊是我院自制制劑,在治療頸肩綜合癥及跌打損傷、風寒濕痹等癥有較好的療效,筆者自2013年3月~2013年7月對我院60例用藥患者進行療效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3月~2013年7月來我院就診的60例患者均符合頸肩綜合癥診斷標準,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齡17~54歲,平均35.5歲;病程4個月~3年,X線示頸椎曲度變直或反向成角或椎體關節紊亂。同時患者伴有肩關節活動時疼痛,功能嚴重受限。臨床表現肩關節行上舉、外展、后伸、內收等動作時僵硬受限。中醫辨證為肩周炎。
1.2 方法
1.2.1 藥物治療 藥方組成與應用:處方:紅花25g,蘇木25g,烏梢蛇15g,樟腦60g,冬青油150ml。用法:以上五味中藥,除樟腦、冬青油外,紅花、蘇木、烏梢蛇等粉碎成粗粉用50%乙醇140ml浸泡三周,去浸出液過濾備用,樟腦用95%乙醇500ml,溶解,濾過。濾液加入160ml水與上述浸出液合并,緩緩加入冬青油攪拌時均勻,裝入100ml瓶中,備用。用時外擦患處,輕輕按摩。一日3次。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之功效。用于風寒濕關節腫痛,神經痛及跌打腫痛等。
1.2.2 手法治療 全部患者均采用坐位治療,按照我院對肩周炎“疼區”的劃分,根據疼痛部位和功能活動程度,確定治療部位,采用增力點壓法,以拇指分別點壓肩前區、肩區和肩后區病變軟組織,使患者有酸、沉、困、疼感,松手后局部舒服輕松,手法力度由淺入深,有節律,每日治療1次,每次30分鐘,頸椎部位治療同樣讓患者取坐位治療,用雙手松解或以單手指指腹點壓,分撥患者 C2~T2棘突到橫突間軟組織,手法由淺入深,由輕到重,有節律,每日治療1次,每次30分鐘。
1.3 診斷標準
1.3.1 肩關節肩周炎 肩痛鈍痛有放散痛,夜間加重,部分患者疼痛可向前臂或頸部放射;肩關節活動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障礙顯著,可有肩關節粘連和攣縮;X線片示肩部骨質疏松。
1.3.2 神經根型頸椎病 一側或雙側手臂麻木無力,伴隨頸部活動受限;壓頸試驗與上肢牽拉試驗多為陽性。痛點封閉無顯效;X線片示頸椎曲度變直,錐度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窄。
1.4 療效評定
1.4.1 肩周炎 治愈:疼痛全部消失,肩關節前曲>150°,外展>120°,患者摸背可達對側肩胛下角;顯效:肩關節前曲或外展>90°,患者手摸背達脊中線,活動時輕微疼痛;無效: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無改善。
1.4.2 神經根型頸椎病 治愈:原有各型癥狀消失,肌力正常,頸肢功能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好轉:原有各型癥狀減輕,頸肩,背疼痛減輕,頸肢功能改善;未愈:癥狀未改善。
60例頸肩綜合癥患者經過20天涂抹蛇透熱酊并結合手法治療20次后,癥狀完全緩解45例,好轉9例,有效6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100%。
肩關節肩周炎與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骨傷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究其病因,多于慢性勞損、外傷、傷感、組織退變等因素有關,癥狀表現多見局部疼痛為主,其病機為氣滯血瘀、經絡阻滯所致,風寒濕邪的侵襲也可導致經絡閉阻,氣血運行不暢。癥狀表現與祖國醫學中的“痹癥”相似,當屬痹癥中“筋痹”與“骨痹”的范疇,故應按“痹癥”進行治療。根據中醫理論,應運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散寒除濕之法[1]。蛇透熱酊在組方中遵循此治療原則,辨證論治,全方三組藥物,相輔相成。蘇木活血療傷,祛瘀通經,還能祛風除濕;紅花善能通利血脈,消腫止痛,為跌打損傷,瘀滯腫痛之要藥,二藥兼用,散瘀止痛效果更佳。烏梢蛇祛風通絡,止痙;樟腦溫散止痛,二者并用使痹阻關節肌肉,經絡風寒濕之邪得以從外而解。冬青油以其辛溫走竄之性,開發腠理,引藥直達病所。諸藥相伍并采用低濃度酒精作溶劑,使藥方中的有效成分更易溶出,同時使方藥的祛風散寒、散瘀作用更強。
在辨證論治基礎上再配合手法治療,能舒筋活絡,理筋整復,解痙止痛。使緊張肌肉放松,加寬椎間隙,擴大椎間孔,解除對神經根壓迫,恢復頸椎的正常功能,同樣手法治療有有效或減輕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痙攣,松解關節囊的攣縮和軟組織粘連及周圍軟組織的伸展性,很大程度的改善了肩關節和肩關節周圍組織血液循環,從而改善關節活動度。
實踐表明,綜合應用蛇透熱酊配合手法治療頸肩綜合癥疾病,療效確切,是臨床治療此病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1] 尹太陽.手法配合中藥治療頸肩綜合癥60例報告[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0(12).
R244
A
1673-5846(2014)01-0069-02
鄭州市頸肩腰腿痛醫院,河南鄭州 45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