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梅 朱秀麗 劉 麗 王久英
無痛腸鏡術前準備及飲食知識宣教
劉秋梅 朱秀麗 劉 麗 王久英
目的通過對準備做無痛腸鏡的患者對其進行術前飲食干預和術前清潔腸道準備,及相關疾病的飲食宣教。提高無痛腸鏡的手術質量以及提高患者對生活飲食知識的認識,改變其不良的飲食習慣。方法對250例門診患者實施充分的術前準備和生活飲食指導。將腸道清潔的效果分為三級以作為對比與分析。結果Ⅰ級腸道效果共245例,占98.0%,Ⅱ級腸道效果為4例,占1.6%,Ⅲ級腸道效果為1例,占0.4%。結論通過有效的飲食干預和清潔腸道準備,無痛腸鏡手術順利進行,內鏡鏡頭視野清楚,手術質量高。另外,豐富的飲食宣教,使患者獲得一定的健康飲食知識,指導飲食宣教,使患者獲得一定的健康飲食知識,指導其日常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腸鏡;術前準備;飲食宣教
“疼痛”是當前醫學和生物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它不僅可以引起患者的病理、生理改變,而且還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1]。隨著科學的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越來越被重視,做任何檢查和治療都提倡在患者無痛苦和不適的狀態下進行。因此采用無痛腸鏡的檢查易患者的需要,是科學的發展,無痛腸鏡檢查的診斷和治療是消化內科最重要的診斷之一,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多發病廣泛,病源充足,通過科學的改進,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無痛技術的應用,無痛腸鏡在我院的推廣,以至于無痛腸鏡術前腸道清潔準備的重要環節。充分的術前準備能減少患者的不適和降低麻醉手術的風險,提高手術質量。隨著現代醫生的發展及人們對疾病的深入研究,發現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與人類的營養狀況和不良飲食行為密切相關,通過對患者飲食情況,指導人們的生活飲食行為。
1.1 一般資料對我院2011年7月~2012年3月門診患者共 250例做腸道檢查的患者進行一般情況調查,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址、診斷、飲食習慣。并針對性的提出飲食指導,提高患者對飲食與疾病密切相關的認識。其中男 128例,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49歲;女122例,年齡25~50歲,平均年齡47歲,職業不作具體分析。
1.2 方法采用與患者一對一,面對面的詢問,記錄術前的準備事項及術后的注意事項,針對性的飲食指導將腸道清潔效果分為三級。Ⅰ級為排出清水樣大便;Ⅱ級為排出黃水樣大便;Ⅲ級為排出仍有糞渣樣便。
1.2.1 術前飲食準備,以下午檢查者為例 檢查前1天中午和晚餐進食少渣易消化的半流飲食,不食綠色蔬菜、西紅柿、西瓜、火龍果等帶渣、帶籽的食物及水果,晚上禁夜宵。早餐在6點前可進食牛奶,豆漿等無渣易消化飲食,6點后禁食,若疑為腸息肉,準備做電切術者禁食牛奶及豆制品。進食早餐后至少間隔 3h后保證胃充分排空后才進食清潔腸道藥物。上午9時左右進食清潔腸道藥物,中午禁食若不耐饑者可飲糖水,如加糖的紅茶。便秘患者于檢查前進低脂、少渣半流質,流質飲食 1~2天,特別強調術前2天不得進食青菜,水果等。為避免術中出現嘔吐引起誤吸,窒息的危險應保證檢查前禁食4h以上。
1.2.2 清潔腸道準備 我院應用的是口服恒康正清法(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主要成份為聚乙二醇4000和硫酸鈉并配以氯化鈉、氯化鉀、碳酸氫鈉等物質制成的一種散劑,清腸效果好且不破壞體內水、電解質平衡。取恒康正清藥將A、B、C三小包藥粉2盒共6小包一并倒入帶有刻度的容器中,加溫開水至3000ml攪拌使之完全溶解,即可服用,首次服用1000ml,以后分3~4次口服,再次間隔15~20min直至服完。并注意觀察和記錄大便的清潔度。以排出清水樣大便為最佳。
250例患者中腸道清潔的效果Ⅰ級有 245例占98.0%,男性占50.0%,女性占48.0%。腸道清潔效果Ⅱ級有4例占1.6%,男性占0.8%,女性占0.8%。腸道清潔效果Ⅲ級1例,占0.4%為男性患者。性別之間無統計學意義的差別。
3.1 腸道檢查能否完成的關鍵是腸道準備效果的滿意度。目前我院從術前飲食準備和清潔腸道準備兩個方面進行護理工作。從以上調查結果顯示,腸道清潔效果Ⅰ級有245例占98.0%。可說明充足的術前飲食準備將能獲得更好的腸道清潔效果。腸道清潔效果滿意直接影響到檢查的順利進行,鏡頭視野清晰。245例患者術中無不適,無意外發生,未出現嚴重并發癥。僅出現2例患者術后感到腹脹不適,但數小時后消失,不需特制處理。腸道清潔效果Ⅱ級4例患者占1.6%。4例患者亦能順利完成檢查。腸道清潔效果Ⅲ級1例患者占0.4%。說明患者需繼續飲用清潔腸道藥物至排出清水樣大便后順利完成檢查。
3.2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城市化速度逐步加快,人口老齡化也將日趨嚴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對健康的威脅將更為突出。今后10~20年,是中國改善國民營養健康的關鍵時期,抓住機遇,適時干預,會事半功倍[2]而飲食因素大概在結、直腸癌因素中起50%的作用,而家族遺傳性因素起大約15%的作用,攝取不同的蔬菜、水果和各類飲食是預防結直腸癌的重要策略之一[3],而利用對接受檢查患者進行飲食知識宣教,從而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目的意義非常之大。更合理、更科學的飲食習慣,從而促進全民對營養的重視,正是“全民營養,人人健康。”針對患者存在問題列出以下幾點:①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多食粗糧、雜糧和全谷類食物,最好 50~100g粗糧,而老年人最好能每天食 100g粗糧,降低若干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②多食蔬菜水果和薯類。新鮮蔬菜和水果已被公認為是最佳的防癌食物。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癥研究所(AICR)總結世界各國研究材料,有充分證據表明,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口腔、咽、食管、肺、胃、結腸、直腸等癌癥的危險[2]。而薯類中膳食纖維的含量較高,可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③食不過量,天天運動(戶外活動),保持健康體重。④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⑤食新鮮衛生食物。⑥合理安排飲食,多食清淡少鹽膳食,提高生活質量。
我院對腸鏡的術前飲食準備和清潔腸道準備的方面護理工作效果好,檢查質量高,有利于腸鏡技術的開展。由于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的 2例便秘患者需要加強腸道藥物的使用。在術前、術后通過與患者交談、溝通,有利于飲食知識的宣教。本次調查能利用機會提倡患者合理飲食,良好的飲食行為,豐富患者的飲食知識,促進營養的發展。
[1] 王河義,韓禮強,王晉平.止痛泵在斷指(肢)再植術中的臨床觀察[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5,5(9)1243.
[2] 葛可佑.中國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易成華.結直腸腫瘤[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
R473
A
1673-5846(2014)01-0345-02
牡丹江醫學院紅旗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