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杰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73例進行CIK細胞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回輸一次的有22例,回輸2次的有33例,三次以上的有18例;男49例,女24例,年齡35~67歲。疾病嚴重程度輕度19例,中度35例,重度19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2.1 心理護理 CIK細胞治療是一種新的生物治療方法,患者和家屬難免會對此懷疑和心存顧慮。因此護士在治療前要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和家屬解釋清楚,積極聽取患者和家屬對治療的疑慮,并針對性的給予解釋,介紹成功的病例,并且要事先告知在治療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發熱、出皮疹等,并且要告知相對的處理方法,使其徹底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2.2 CIK細胞治療前的準備 采血前應化驗血常規、凝血功能、腎功、肝功的各項指標,做心電圖、彩超等相關檢查,若血象偏低可以在采血前皮下注射集落細胞刺激因子,采血當天不需要空腹,可告知患者在前一晚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3 采血護理 采血當天告知患者穿清潔寬松的衣服,放松心情,采血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和查對制度,盡量選擇粗直、彈性好的血管,如肘正中靜脈、貴要靜脈等,爭取一次穿刺成功,若患者外周靜脈條件不好,在需要時也可以選擇頸靜脈或選擇中心靜脈置管來進行采血,采血時要選擇專門的采血袋。因為CIK細胞治療采血量要比普通化驗采血量要多,采血時間長,因此還要特別注意個別精神高度緊張暈血的患者,可以與患者適當交談,以移轉其注意力,患者在采血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如面色、心率等,若患者出現心慌、胸悶、面色蒼白、惡心等不適癥狀時護士要立即通知醫生。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若生命體征正常,要安撫患者情緒爭取采集完血液,采血結束后可以讓患者適當飲一些溫開水或者口服糖塊,放松情緒,待不適癥狀消失后再離開采血室。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就要停止采血。采血結束后要讓患者按壓采血點10 min,不出血后在離開。
2.4 回輸時的護理 回輸前1 d要通知患者做好準備,共回輸2 d。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消毒隔離制度,首先要對回輸的CIK細胞懸液進行檢查,若液體混有紅細胞可見液體呈紅色或淡紅色,也可有少量片狀白色絮狀物,均為正常,不影響輸入治療效果。CIK細胞懸液在送到科室后30 min內給患者輸入,2 h內輸完。回輸前可應用異丙嗪25 mg肌內注射,10%葡萄糖酸鈣20 ml加入5%葡萄糖100 ml靜脈滴注,可以有效預防過敏反應,回輸要選擇一次性輸血器,靜脈滴注CIK細胞懸液前后均應用0.9%的氯化鈉注射液進行沖管,開始回輸時速度宜慢,以20~40滴/min靜脈滴注,觀察15 min后如患者沒有任何不適感覺,以60~80滴/min靜脈滴注。回輸時可以經常輕彈輸血器,以防止輸血器堵塞,回輸過程中若有任何不適,如出現發熱、皮膚出皮疹、瘙癢難耐等,可以減慢或者停止輸注,立即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做好記錄,同時安慰患者情緒。
2.5 回輸后的護理 CIK細胞回輸后若無不適癥狀,可以自行活動,沒有特殊的要求。有少數患者在回輸后1~2 h或更長時間出現發熱寒戰等,如體溫不超過38.5 ℃,可以給予保暖、口服溫水等,告知患者屬于正常的情況,大多數的患者可于3~4 h體溫降至正常,如體溫超過38.5 ℃,可以口服退熱藥如撲熱息痛或布洛芬混懸液等,或給予冰袋物理降溫、乙醇溫水擦浴等,患者的體溫都能降至正常。也有極少數患者出現皮膚瘙癢難耐、周身出現紅色的斑丘疹等過敏癥狀,應告知患者避免抓撓皮膚,可以給予馬來酸氯苯那敏或阿司唑咪口服以減輕癥狀,瘙癢和皮疹會很快消退,同時要安慰患者,避免患者產生焦躁不安情緒。還有個別患者出現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感冒樣癥狀,在出現癥狀后3~4 h均可自行緩解。
2.6 健康指導 CIK細胞抽血后一般需培養2周,應事先告知患者,同時在回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措施也要告知患者。有的患者需要多次治療,應提前告知下次治療的時間,提前辦理住院手續,同時做好抽血和各項檢查的準備,以保證給患者及時的治療。
所有患者病情有所改善,治療期間無1例發生嚴重并發癥,護理效果良好。
自體CIK細胞治療安全性高,效果明顯,不良反應,目前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臨床疾病的治療,本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經治療后自身感覺良好,食欲增加,抵抗力增強,肝功化驗指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彩超檢查顯示均未出現肝硬化的征象,患者和家屬均反映良好。說明有效的全面護理對患者改善預后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