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倩倩
中國發展郵輪旅游業的優劣勢分析
文/吳倩倩
郵輪旅游業作為運輸產業、休閑產業和旅游業的集合,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由于歐美地區郵輪旅游市場逐漸飽和,各大主要郵輪公司開始尋找新的市場。隨著郵輪旅游業向東遷移,中國迎來了發展郵輪旅游業的機遇。本文從我國郵輪旅游業的現狀入手,通過分析我國發展郵輪旅游業的優劣勢,增強我國發展郵輪旅游業的信心。
郵輪旅游業;郵輪產業鏈;郵輪港口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旅游的要求越來越高,郵輪旅游已經成為21世紀一項重要的旅游方式,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郵輪旅游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年均增幅為8%~9%。郵輪旅游業在我國興起較晚但發展迅速,近年來,國內各主要港口城市都在不遺余力地進行郵輪港口的建設,發展郵輪旅游項目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我國的郵輪旅游業正處于發展的上升階段。
目前中國在國際郵輪市場中處于消費大國的位置,世界主要的郵輪公司總部大多設在美國,世界第一的郵輪母港位于美國的邁阿密。現在中國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郵輪港口大多只承接一些基本的郵輪停靠和補給的任務,處在郵輪旅游產業鏈的低端,加之中國大規模的郵輪公司還沒有成型,不能與世界級的大型郵輪公司相競爭,因而我國在世界郵輪市場的競爭中仍處在劣勢地位。
郵輪的原意是指海洋上的定線、定期航行的大型客運輪船。“郵”字本身具有交通的含義,而且過去跨洋郵件總是由這種大型快速客輪運載,故此得名。二戰以后, 隨著航空技術高速發展和大眾旅游活動的大規模興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出行。郵輪作為交通客運工具的使用價值和生存空間變得狹小,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各主要郵輪公司紛紛謀求轉型,于是專門服務于海上旅游的大型豪華郵輪便出現了。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選擇旅游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除了傳統的汽車、火車和飛機的旅游組合,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也悄然出現在人們的身邊,即郵輪旅游。中國郵輪旅游業的興起是近十年來的事情,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出行需求隨收入的增長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歐洲北美地區郵輪旅游業的逐漸飽和,國際郵輪市場向東轉移。
近5年來我國郵輪游客數量年均增速超過10%,遠遠高于旅游業發展的平均速度,一些熱門旅行航線上游客增長更為迅速。由于許多大型郵輪公司設計了價格合理的短程航線,中國郵輪旅游的乘客數量一直呈現上升的狀態。郵輪旅游消費人數從2001年的8325人次上升至2012年的約50萬人次,郵輪旅游已然成為了新的旅游增長點。
1.經濟實力雄厚,潛在市場巨大
中國是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國,經濟總體實力居世界第二位。隨著改革開放的程度不斷擴大,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旅游的消費觀念也逐步提升,在經濟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尋求新奇的旅游方式成為許多中國人在閑暇時的追求之一。
郵輪旅游業的消費群是指有一定消費實力并且愿意消費的人群,雖然目前郵輪旅游被定位為高端旅游,但平民化和多樣化的旅游航線正在成為一種趨勢,不久的將來中國消費者將成為郵輪市場的重要消費力量。
2.旅游資源豐富,擁有較高的旅游吸引力
中國是個具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的文明古國,擁有許多中國特色的旅游景區,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非常迷人,這對于本國游客和外國游客來說都有很大的吸引力。2012年中國入境旅游人數為13240萬人次,國際旅游外匯收入達482億美元。這些都為郵輪旅游業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平臺,通過中國式的郵輪旅游,世界各國人民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感受中國式的魅力。
由于中國獨特的文化,中國的郵輪服務將頗具中國特色,對于外國游客而言是趟奇妙的旅程。以我國第一艘郵輪“海娜號”為例,在船上游客不僅可以享受中式食物,還可體驗中式服務,同時,郵輪還提供沿途登岸旅游,外國旅客可以盡情欣賞中國秀美的自然風光。這些特色都將成為中國郵輪旅游業的競爭優勢之一。
3.港口條件優越,港口城市交通發達
我國部分港口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可供大型或者超大型豪華郵輪停泊。加之地區政府重視郵輪旅游業的發展,積極建設郵輪港口,目前部分地區已建立專門的郵輪停靠中心,如上海國際客運中心、廈門國際郵輪中心、天津港國際郵輪碼頭等。由于這些港口所在城市經濟較為發達,旅游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因而為游客的登岸旅游提供了便利。
4.國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在發展政策方面,郵輪旅游業也得到了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我國郵輪旅游業發展的利好政策。2012年提出的“允許內地旅行團乘坐郵輪從香港到臺灣后,繼續乘坐該郵輪前往日本或韓國旅游再返回內地”就與“支持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旅游發展”的精神相符,有助于香港進一步開發郵輪旅游線路,為各地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1.處在郵輪旅游產業鏈的低端
所謂郵輪旅游產業鏈,可以看作與郵輪旅游有著密切經濟聯系的產業組成的不能分割的整體,如郵輪制造業、港口服務業都是其組成部分。我國目前接受的大型郵輪訂單較少,各地區投入使用的郵輪港口主要服務于郵輪的停靠接待及物料補給。這樣的發展模式使得我國處在郵輪旅游產業鏈的低端,既無法給地區帶來高經濟收益,又不能充分拉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歐美的郵輪旅游業之所以有強大生命力,與其成熟的產業鏈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我國郵輪旅游業基本受制于在境內經營的國際郵輪公司,所以目前我們需要做的是組建中國自己的郵輪公司,經營自己的郵輪船隊。
2.郵輪旅游專業性人才的匱乏
中國的郵輪旅游業興起較晚,專業性的人才十分缺乏,成為制約郵輪旅游業發展的瓶頸。目前我國一些高校雖然設置了培養郵輪人才的專業,但由于缺少實際操作的經驗,即使每年都有不少的應屆畢業生進入社會,但真正意義上的郵輪旅游專業性的人才卻少之又少。
目前我國郵輪旅游服務專業化隊伍還沒有形成規模,在郵輪旅游的管理、船舶駕駛及船上餐飲等方面均缺少有經驗的人才。郵輪旅游專業人才的匱乏已成為我國發展郵輪旅游業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
3.郵輪港口配套設施不完善
近年來,中國一些沿海大城市制定了建設郵輪母港或停靠港的計劃,并付諸實踐。但總體而言,大部分已建成的港口無法滿足豪華郵輪的停靠需求,如港口的硬件設施建設不到位、配套服務發展不足等,這些方面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嚴重束縛了我國郵輪旅游業的全面發展。
被稱為“漂浮在海上的黃金產業”的郵輪旅游業,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另一個增長點。雖然目前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我們將劣勢轉化為優勢,我國的郵輪旅游業將在國際郵輪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為了更好地發展郵輪旅游業,各地區除了重點建設國際性的郵輪港口和碼頭外,應該組建并運營本國的大型郵輪公司、構建本國郵輪服務團隊來提升郵輪旅游業的競爭力。在不久的未來,我國郵輪旅游業在郵輪旅游產業鏈中的地位將不斷提升,同時推動中國旅游業的持續向前發展。
(作者單位:上海海事大學)
[1] 楊敏,陳娟.中國郵輪旅游市場開發問題及對策探討.現代商貿工業.2009,2:96~97
[2] 張言慶,馬波,劉濤.國際郵輪旅游市場特征及中國展望.2010,8:468~472
[3] 程爵浩.中國郵輪產業發展戰略取向的思考.世界海運.2010,12:22~24
[4] 張言慶,馬波,范英杰.郵輪旅游產業經濟特征、發展趨勢及對中國的啟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7:26~33
[5] 李艷松.中國郵輪市場發展初探.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11,1:79~80
[6] 王柏玲,李曉蕙,李琳.對當前我國發展郵輪旅游產業的認識和思考.中國商貿.2010,10:152~158
[7] 董觀志,孟清超,秦浩.中國郵輪經濟發展分析.商場現代化.2005,7:8~9
[8] 李耀鼎,馬彥勇.中國郵輪經濟漸行漸近.中國水運.2005,7:14~15
[9] 俞斯佳,孫姍.中國郵輪產業和上海郵輪基地的發展設想.上海城市規劃.2005,2:1~4
[10] 張黎.上海港建設郵輪母港的SWOT分析及競爭戰略.航海技術.2008,1:66~69
[11] 余科輝,劉志強.世界郵輪旅游目的地與郵輪母港研究.商業經濟.2007,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