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兵 鄧鼎森 黃麗蕓
細葉石仙桃性味涼,具有養(yǎng)陰、清熱、利濕消瘀的功效,民間常用來治療高血壓、頭暈和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痛。近年來,對細葉石仙桃化學成分和其功能主治、藥理作用的相關研究逐漸增多?,F對細葉石仙桃的研究進展概況作一個簡要闡述。
細葉石仙桃為石仙桃一種。石仙桃為蘭科(Orchi- daceae)石仙桃屬(Pholidota)植物,多年生附生草本。多生于海拔1 000~1 200 m的闊葉林樹上、林下或溝邊石上。石仙桃屬植物全球約30種,分布于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南緣地區(qū),如越南、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1],南至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我國有14種,產于南方和西南地區(qū)。我國的石仙桃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廣東、廣西、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到目前為止,對石仙桃的化學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細葉石仙桃、云南石仙桃、宿苞石仙桃和尾尖石仙桃中。從這幾種石仙桃上分離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是以黃酮類、多糖、萜類、酚類、脂肪族類為主。
李建晨等[2]采用硅膠、Sephadex LH-20凝膠、Chromatorex ODS 柱色譜法從細葉石仙桃中首次分離得到4個化合物:pholidonone,ephemeranthoquinone, orchinol,batatasin Ⅲ,其中pholidonone為新化合物。詹睿等[3]從蘭科植物尾尖石仙桃全草通過溶劑提取法、硅膠柱層析、Sephadex LH-20柱層析和RP-18柱層析等方法,以及現代波譜法結合理化分析對提純的化合物進行結構鑒定,首次從尾尖石仙桃中分離得到以下9個化合物:gigantol、batatasin Ⅲ、3-hydroxy- 5-methoxybibenzyl、dihydroc- oniferyl alcohol、間羥基苯甲醇、對苯二酚、水楊酸、b-谷甾醇和胡蘿卜苷。林麗聰等[4]對蘭科石仙桃屬植物石仙桃葉進行分離提取,分離鑒定出7個活性化合物,分別為4-(4-羥基-芐基)苯酚、原兒茶醛、天麻苷元、④對羥基苯甲醛、8-胡蘿卜苷、Cyclopholidone、Cyclopholidonol。其中前4種化合物在該屬植物中首次分離得到。楊海花等[5]采用采用單因素試驗和L9(34)正交試驗,篩選出了最佳提取石仙桃多糖工藝。同時采用鹽析法除蛋白、乙醇反復沉淀的方法純化得到了石仙桃多糖。
畢志明等[6]以95%乙醇提取云南石仙桃,硅膠柱色譜分離,用UV、IR、MS、1H-NMR、13C-NMR和HMBC等方法確定化合物結構,首次從石仙桃屬植物中分離得到4個酚類成分:eulophiol、Iusianthridin、densiflorol B和batatasin-Ⅲ,以及4個其他類型的化合物:3,5-二甲氧基-4-羥基苯丙酮、(24R)-6β- hydroxy- 24-ethylcholest-4-en-3-one,5α,8α-epidioxy-24(R)-methyl-cholesta-6、22-dion-3β-ol、胡蘿卜苷。此外,畢志明等[7]用類似方法得到一個新的菲類化合物:石仙桃菲(1,6-二羥基-2-甲氧基-8,9-二氫-三氫菲[4,5-環(huán)]呋喃)。
細葉石仙桃為蘭科植物石仙桃的全草或假鱗莖。性甘味涼,歸肺、腎經。有養(yǎng)陰、清熱、利濕、散瘀之效,主治肺熱咳嗽、吐血、眩暈、頭痛、夢遺、咽喉腫痛、風濕疼痛、濕熱水腫、痢疾、白帶、疳積、跌打損傷。臨床研究證實細葉石仙桃可以治療眩暈、頭痛、輕度腦震蕩,用細葉石仙桃提取物制成的頭痛定糖漿可治療神經性頭痛,療效明顯。細葉石仙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主治在各地方文獻中記載,治療頭暈頭痛(《福建中草藥》)、急性扁桃體炎(《香港中草藥》)、外傷出血(《文山中草藥》)、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湖南植物志》)、慢性骨髓炎(《全國中草藥匯編》)。
細葉石仙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中草藥,作用廣泛,在江西、廣東、云南等地使用較多。且華南地區(qū)的一些醫(yī)藥企業(yè)、高等學校實驗室對其有部分性的研究。但對細葉石仙桃的研究與發(fā)掘也不是很深入,對細葉石仙桃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同時廣大同仁也應該加強對細葉石仙桃的研究開發(fā)與利用,這對于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地方經濟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18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390-400.
[2] 李建晨,馮麗,野原稔弘.細葉石仙桃的化學成[J].中國中藥雜志, 2008,33(14):1691-1693.
[3] 詹睿,劉瑩,陳業(yè)高.尾尖石仙桃化學成分的研究[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3(1):72-75.
[4] 林麗聰,張怡評,吳春敏,等.石仙桃葉化學成分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4):922-923.
[5] 楊海花,翁寒梅,管永光等.石仙桃多糖的提取工藝及純化研究[J].食品科學,2009,30(2):130-133.
[6] 畢志明,王崢濤,徐珞珊.云南石仙桃中酚類成分的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5,40(4):255-258.
[7] 畢志明,周小琴,王崢濤,等.云南石仙桃中一個新的菲化合物[J].中國藥學雜志,2008,43(8):57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