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歷
(秦皇島日報社,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報紙編輯的讀圖時代
□李歷
(秦皇島日報社,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報紙編輯工作作為一個過程,貫穿著報紙組織報道的始終,擔負著用物質文明設施和手段采錄、收集、整理、審定各類精神產品,使之傳播展示于社會公眾的任務。時代的發展,使得報紙編輯分工更加細化,有文字編輯、圖片編輯、策劃編輯、美術編輯等等。要求他們的責任不僅是稿件的把關人,更要讀懂新聞圖片,在當今網絡迅速壯大的時候,紙質媒介生存危機四伏,改革創新勢在必行。應對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積極主動的將圖片與文字進行完美的結合,使圖片編輯和讀者一同進入新的讀圖時代。
信息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音頻、視頻不斷進入百姓的生活。受眾仍然需要紙質媒介,只不過紙質媒介需要變化以滿足受眾的需求,新聞圖片,是這種變化的一大利器。圖片有其自身的優勢,形象生動、簡潔明了、有強大的感染力、豐富了文章的構成要素。作為報紙編輯,在“讀圖時代”必須要具有強大的文化自覺,準確的新聞圖片判斷能力,使新聞的文字與圖片很好地結合,創造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引領讀者的閱讀性。
201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閉幕,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各大媒體紛紛到場,及時地報道這一重大新聞。次日,各大報紙都報道了這一事件,絕大多數媒體也都配有圖片,《中國日報》以《開啟新時代》為題刊發領導人走上主席臺的瞬間,成為當天新聞的一大亮點,給讀者帶來了強大的視覺沖擊力,使讀者眼前一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該照片以它經典的瞬間魅力獲得了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獎二等獎(一等獎空缺)的好成績。這是圖片記者與報紙編輯的完美融合,他們獨特的文化美感使《中國日報》在眾多的報紙中脫穎而出,成為亮點。
進入“讀圖時代”,報紙編輯的文化美感在不斷提升,文字與圖像的完美結合是其工作要務,成為媒體被熟悉的標志。在文字時代,報紙編輯能將圖片運用出某種風格,形成某種慣性思想,進而為報社樹立旗幟并帶來巨額的經濟效益。傳媒大鱷默多克為了增大《太陽報》的知名度,提高《太陽報》的經濟效益,他不惜選用花邊圖片新聞來吸引受眾,而最著名的就是他的三版圖片女郎的使用,使《太陽報》“一夜成名”,在報紙打造名聲時代,大膽使用圖片并形成受眾期待的確是一種良策。
圖像較之文字,帶給受眾的是更加鮮明的記憶,它能迅速的被受眾所體悟、深印腦海。報紙編輯必須充分重視并調動起受眾的感性認知和理性認知。對于國內的各大媒體,成功案例也是屢見不鮮的。如《北京青年報》,每期都有視覺新聞專版,通過幾組專題圖片反映當今社會現象,說明道理,淺顯易懂,該版面也逐漸成為該報的標志性欄目。
如今的經濟社會,各種各樣的媒體技術飛速發展,光靠單純的文字,即使內容再出色,視角再獨特,也無法滿足讀者的高要求,人們已經不是只停留在關注作品的思想內容的層面上了,而是希望能夠調動起讀者所有的感官系統。進入“讀圖時代”,圖文并茂的形式恰恰迎合了這一點,而標志性的圖片正如媒體的名片一樣,使其在傳媒急速發展的今天,為受眾留下深刻記憶。這種巨大的成功是圖片編輯與文字編輯的功勞,他們為紙媒體的再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樣板。
2011年的4月12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發生森林大火,令所有人難忘,在這場災難中,人們所表現出的堅強和巨大的凝聚力讓人震驚。國內各大媒體攝影記者及時趕到一線,他們在這場災難中所表現出來的迎難而上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們在一線為讀者源源不斷地發來震撼的圖片,感動著每個人的心。在那段日子里,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報紙的圖片多了,有些圖片經過編輯的特殊處理,效果更為明顯。如,2011年4月14日《秦皇島日報》連續8個圖片專版全部作成《4.12撫寧森林大火特刊》,其中封面所選取的一張子弟兵在災難現場奮勇搶險的照片,極具視覺沖擊力,為了強化這種效果,圖片編輯在版面上對圖片進行特別處理,更加凸顯其震撼效果。
在報紙的發展史上,照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版面的輔助信息源,尤其是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照片一直是版面上的配角。上世紀90年代之后,隨著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以及印刷技術的提升,照片在報紙版面上的比重逐漸加大。許多報紙專業人士提出要改變照片配合版面、美化版面的舊觀點,而要把照片放在與文字并重的地位。圖片良好的可視效果不僅能夠傳達新聞信息,還能使人們得到美的享受,這是文字所無法達到的。
現代社會早已是“讀圖時代”,圖片是讀者打開報紙、圖書的先機,圖片最先映入眼簾。這就要求編輯在挑選圖片時,注重圖片的質量,使讀者通過圖片感受一種強大的“現場感”,身臨其境。大量圖片的存在,不但能夠使版面的信息量增多,也為讀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報紙易讀,在短時間內便能了解整份報紙的內容,滿足了“快餐文化”的需求,使人們在步履匆匆之中都能讀到大量信息。不同的報紙有不同的風格,作為報紙編輯,將報紙做得有個性才能被讀者記住,這離不開編輯的圖片敏感,報紙編輯通過提升自身的素質,使自身具有更強的圖片敏感,通過圖文配合這種形式,達到版面美化的作用,使報紙真正達到“心靈美”與“外在美”的完美結合。
報紙編輯應首先重視自身素質的提升,編輯應在統觀媒體的全局外,還要對文化領域的各種現象熟悉并有所把握,找到最好的適合用圖片表達的角度,還要便于印刷、色彩適度等等,這都要求圖片與文字的融合適中。隨著“讀圖時代”的深入,報紙編輯都會遇到同一個課程——圖片和圖像的使用。編輯們以敏銳的眼光、嚴格的挑選、巧妙的搭配,最后再配以優質的印刷,所呈現出來的文化視覺版面是不言而喻的。作為報紙編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圖片敏感,通過圖片反映時代變化、社會變革。對那些具有時代精神風貌的大事件、大問題予以關注,捕捉精彩瞬間,抓住最具典型性畫面,在平常的生活中挖掘深刻的主題。處在新“讀圖時代”,報紙編輯的圖片敏感對一家媒體的發展至關重要,應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提升自己,切勿“以不變應萬變”。信息社會發展到今天,傳媒業每分每秒都會發生變化,紙質媒介的發展不斷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圖文并重,兩翼齊飛”改寫了歷史,為紙質媒介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