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有央視的春晚需要彩排,而且可能是經過無數次的彩排,最終才以直播形式呈現在全國的觀眾面前。那么在我們組織農資行業會議的時候需要彩排嗎?答案是肯定需要。
對于參與會議的所有人來說,彩排是熟悉流程的一個過程,紙面上記錄的流程表不會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正開會時就極有可能手忙腳亂,不知道自己在哪個環節應該做什么。這個過程即使是多次參與的人亦是如此,因為每次會議負責的內容可能不同。
事實證明,充分的彩排可以使正式會議執行更流暢。即便在正式會議的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合理的方式解決。關于彩排只說幾點注意事項。
要把每個步驟一絲不茍地執行,甚至要精細到禮儀人員上下場的順序、音樂配合的默契程度、糾正領導致辭中微小的瑕疵等。總而言之,每個參與者都要將彩排視為實戰,這樣方能讓每個人身臨其境。
彩排既是流程的把控又是時間的把控,因此,一方面要檢驗流程的合理性和流程的通暢性;另一方面要將會議時間控制在預定范圍之內。一般來說,彩排過程中的時間控制包括主持人串詞、領導發言、各種活動等,外部嘉賓的演講時間控制在會中另行安排。
在彩排中,如遇細小卡殼(主持人措辭失誤、語音誤讀等)只需在彩排過程中記錄并告知相關負責人即可,如遇大的阻礙(PPT串聯出錯、禮儀上場隊形散亂等)則需重新來過,直到熟練為止。
彩排時間一般選擇在會議正式召開前的晚上,屆時,也可以順便對午宴的菜品進行選擇。中國人歷來講究先要吃好喝好,宴會的氣氛也影響著會議效果。因此選擇菜品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彩排。
菜品首先要考慮分量足,其次要考慮上菜順序,再次要盡量經濟實惠,節約開支。當然,口味也要基于當地人的習慣。會議營銷的宴會不同于婚宴,不能完全按照冷盤、熱菜、主食、甜點的上菜順序,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冷盤上齊后,優先上甜點,然后再選擇上菜速度較快的菜品,從而保證宴會的連續性,維持熱烈的氣氛。
陣前磨槍,不亮也光,對于農資行業會議而言,彩排這個環節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