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喜 歐偉蓮 陳勇
摘要:近些年來,西騰縣塘步鎮處在長洲的畜牧業得帶了長足的發展,同時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為了畜牧業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保證、環境保持和諧共生,塘步鎮采取依法依規進行畜牧生產,對生態畜牧業發展之路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對其發證措施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生態;畜牧業;依法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1-0087-02
生態畜牧業就是在畜牧業生產過程中做到保護環境、資源循環利用、畜禽及其產品健康、衛生、安全。生態畜牧業是從經濟、生態、社會三方面效益分析評價,重點對畜牧業發展的資源基礎進行評價,分析環境承載能力,建立一個規模經濟的、生態良好的模式,避免畜牧業繁榮背后的生態災難。塘步鎮畜牧業生產就是在這個思路中依法實施的。
1 藤縣塘步鎮畜禽養殖概況
藤縣塘步鎮位于藤縣東部,與縣城藤州鎮、龍墟區龍墟鎮相鄰,全鎮丘陵地貌。西臨黃金水道,交通便利,是理想的水產畜禽養殖場所。全鎮生豬年飼養量20萬頭,出欄12萬頭,有規模養殖戶67戶;常年飼養5 000羽肉雞的有200多戶,年出欄10 000羽水禽的有35戶,種、蛋鴨養殖的有10戶。
(1)我鎮農村畜禽散養戶越來越少,越來越趨于規模化密集型生產。
(2)有些前養戶在家庭養殖的基礎上擴大規模,隨意建場,無序建場,環境衛生形成很大的影響。
(3)部分養殖地周圍環境被畜禽糞便污染,土壤、河道、草地、農田富營養化;河水發黑發臭;農田的稻禾易倒伏,長青不穗,結穗不實;有的水禽過度飼養,不能養魚。
(4)部分養殖場污水排入河道,生產、生活用水受到影響。
(5)防疫形勢嚴峻,2007~2011年來,經歷了3次生豬高熱病流行,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疫病控制艱難。
2 畜禽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
畜牧業的污染物包括糞便、污水、惡臭、粉塵、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對水源、空氣、土壤污染。據國家環保局2002年調查顯示,我國每年畜禽糞便量19億t,是當年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4倍,畜禽糞便產生化學需氧量達7 118萬t,超過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總和,成為我國農村主要污染源。畜禽糞便排入土壤,超出其自凈能力,改變土壤組成和性狀,破壞土壤的基本功能;污水灌溉農田,50 m外地下水采樣,化學需氧量提高17倍。
為了保持養殖場及其所涉及地區土壤基本功能及水質良好,保證庫區水質清潔衛生,降低畜牧業生產對人民及動物的風險,實現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建設生態和諧家園,在畜牧生產中必須采取健康、衛生的生態畜牧業的生產方式。
3 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措施
(1)堅決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農業部關于加強畜禽養殖管理的通知》等相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嚴格要求新建設的規模養殖場從選址、設計、建場都必須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動物防疫條件審查實施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備案管理辦法》,獲得環保部門審核論證通過,符合廣西標準化示范養殖場條件的方可建設、養殖。
(2)各級政府支持、重視、推進。國家、自治區、梧州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規范化、標準化、無公害養殖的扶持政策。如《中共梧州市委員會 梧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規模養殖戶加快水產畜牧業發展的決定》、《中共梧州市委員會 梧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現代水產畜牧業發展的決定》等。使塘步鎮畜禽養殖規模化、標準化得到全面推進。
(3)積極配合上級業務部門對養殖場建設的備案審查工作。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逐條檢查落實。
(4)所有新建養殖場必須經環保部門進行評估確認,發放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得以依法經營。
(5)積極開展養殖、防疫、防治疾病的培訓,宣傳推廣標準化生態健康養殖的科學意義,使養殖戶有一個全新的養殖概念。
(6)肉雞養殖戶是以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公司為巨東、榮達、岑溪古典等公司提供雞苗、飼料、養殖、防疫、治療及肉雞銷售。我們要求公司、肉雞養殖戶共同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肉雞標準化養殖》建場養殖。
(7)監督檢查。我們按照《藤縣規模養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動物衛生防疫監督責任書》的要求對養殖場每月定期或不定期逐一檢查,不達標的責令改正。
4 取得的成績
(1)各新建養殖場基本上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動物防疫條件審查實施辦法〉,通過環保部門評估確認。
(2)畜禽糞便排泄物的生物處理和利用。①發酵床技術:②沼氣發酵技術。利用畜禽糞污進行沼氣、沼液生產,合理循環利用,解決燃料、肥料、飼料的關系;③畜禽糞便經發酵技術處理后,所得糞楂和料液作培養基,培養光合細菌,加工成蛋白質飼料;種植 瓜果、蔬菜,供給農作物;魚塘養魚,水生植物。
(3)欄舍環境衛生、消毒工作達到養殖標準;病死畜禽無害化化處理常態開展。
全鎮有十多個規模養殖場獲得無公害養殖基地認證;生豬養殖場63個獲得自治區、梧州市扶持;102個三黃雞養殖場獲得梧州市養殖扶持。
5 體會
發展生態養殖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實施幾年來,地綠了、山青了、水凈了、養殖成功了;人們生活的環境改善了,畜禽產品安全得到保障,養殖效益增加;同時,生態養殖必須依靠法律的力量強制執行,政府積極引導、推進,才能走出一條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