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重頭文章概覽
《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06/2013
軟土地鐵盾構隧道環縫張開可靠度分析

軟土地鐵盾構隧道運營后,受各種內外部因素影響,隧道產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降,進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環縫張開,嚴重影響運營安全。在綜合考慮隧道襯砌幾何尺寸、縱向曲率半徑及沿隧道縱向抗壓抗拉剛度比基礎上,同時考慮認識不確定性及隨機不確定性,通過區間Monte Carlo抽樣模擬計算環縫張開的失效概率區間。討論了環縫失效概率隨不同縱向曲率半徑及襯砌環沿隧道縱向不同抗壓抗拉剛度比的變化情況,定量化的得到兩者在一定失效概率區間下的控制范圍,為地鐵運營養護決策的制定、優化結構和防水設計提供依據。
(王慧,黃宏偉)
《四川建筑科學研究》06/2013
GFRP筋混凝土橋面板承載性能的試驗研究

為了研究采用玻璃纖維筋(GFRP)作為配筋材料的混凝土橋梁面板工作性能,結合板內的壓縮薄膜效應對該類結構進行了靜力加載試驗研究。在試驗設計中采用了一套1:3比例縮小的試驗模型,橋梁面板分別支撐于混凝土梁和鋼梁上。通過改變結構模型參數,包括支撐梁尺寸、配筋率和配筋材料等,分析其對GFRP筋混凝土橋梁面板承載性能的影響。將試驗結果與現行FRP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ACl440.1R06)對比后發現,現行設計規范低估了該結構的真實承載能力。為了準確計算出該非金屬筋材混凝土結構的實際承載力,建立了非線性有限元模型,該數值模型的計算結果與試驗結果有著良好吻合。
(鄭愚,鐘永剛,潘云峰,陸中宇)
《華中建筑》12/2013
世博背景下展覽建筑的時代特征

該文通過對世博會展覽建筑150多年發展歷史的梳理,基于整個世博會展覽建筑在建筑歷史發展背景下的時代特征,將世博會展覽建筑發展歷史階段歸納為三個時期:倒退期,萌芽期和探索期。通過對這三個時期的詳細論述,探尋世博會展覽建筑史與建筑發展史之間的互動關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建筑發展的時代特征不斷在世博舞臺上得以展現,而世博會作為傳播媒介推動建筑史不斷向前發展,兩者之間彼此相依,使世博會展覽建筑呈現出具有強烈時代特征的圖景,即便在快速發展的當代,這種關系仍在不斷強化。
(朱亮)
《安徽建筑》06/2013
某鋼筋混凝土水泥庫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的應用

某水泥企業新建10個鋼筋混凝土水泥庫,經檢測發現庫壁外水平環筋間距大、鋼筋數量偏少,庫體混凝土強度離散型性大、局部偏低,其質量不能滿要求,通過分析確定采用體外預應力加固法進行結構加固。工程實踐表明,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是一種有效的主動加固技術,其工藝成熟、操作簡單、工期短、費用經濟,對原結構損傷小,并能有效提高結構抗彎承載力和抗裂性。同時極大減小和預防實體裂縫發生,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筒倉、料斗、水池及儲液池等大型、特殊工程上。本文結合工程實例。介紹了加固設計方案、施工流程和關鍵施工過程,并通過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水泥庫實體質量和觀感質量達到了設計和施工要求。
(王若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