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睿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重慶400030)
重慶主城區道路擋土墻裝飾藝術分析
楊 睿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重慶400030)
由于具有獨特的地形地貌,重慶在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擋土墻,擋土墻的裝飾處理于是成為城市景觀的一個重要方面。該文通過對重慶擋土墻的調查研究,整理出其景觀形態分類并簡要總結了藝術裝飾類擋土墻的設計要點,以期對山地城市景觀設計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道路擋土墻;藝術裝飾;山地城市;景觀設計
隨著我國城市的高速發展,城市道路也不斷擴建增多,道路不僅在使用功能上發揮著作用,同時,城市道路是構成優美居住環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礎,是城市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的紐帶與脈搏,是人們了解一個城市、感受城市景觀特色與城市風情的重要窗口[1]。良好的道路景觀可以提升城市的景觀形象,并對使用者即市民的心理產生正面影響。因此,研究分析道路景觀,對整個城市景觀都有著積極意義。而重慶作為一個山城,在其漫長的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擋土墻、護坡、堡坎等道路設施,它們或本身就有較好的形式美,或加以藝術化的裝飾,或用植物裝點,保護道路兩側山地地形的同時又進行了再創造,這些極富地域特點的要素與環境有機結合,從豎向上豐富了道路的景觀形象,形成了重慶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擋土墻是用來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一種構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擋土墻可用以穩定路堤和路塹邊坡,減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積,防止水流沖刷路基,并經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在山區公路中,擋土墻的應用更為廣泛。在工程學上擋土墻類型的劃分方法較多,還可按結構形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及所處環境條件等進行劃分。如按建筑材料可分為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擋土墻等;按所處環境條件可分為一般地區擋土墻、浸水地區擋土墻和地震地區擋土墻等。如果以擋土墻的結構形式分類還可分為:重力式、衡重式、懸臂式、扶壁式、加筋土式、錨桿式和錨定板式,此外,還有豎向預應力錨桿式、土釘式及樁板式[2]。就本文研究內容來說需結合城市景觀方向來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1 普通擋土墻
這種類型的擋土墻僅僅作為功能性存在,并無任何裝飾或者改造,一部分是因為過去的市政建設沒有考慮到審美需要,另一部分是由于環境空間的限制。
1.2 生態綠化型擋土墻
由于可以擴大綠化面積,豐富道路的景觀層次,若綠植量足夠,還能對道路微環境生態系統有凈化作用,因此這類擋土墻在城市中應用最多。大多單獨用植物或者植物與工程結合來美化墻體,在重慶常見的有擋土墻上部種植垂吊植物、擋土墻下部種植攀沿植物和墻體修砌種植槽式,種植槽也可分為掛式和鑲嵌式。在城市道路綠化的相關書籍和論文中,這類型的擋土墻時有涉及,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一般來說設計要點為:(1)生態自然,應優先選取習性相符的本土物種,同時還要考慮在工程結構中的適應能力;(2)層次分明,喬灌草地被的合理配置,同時也要結合季相變化與色彩對比,以創造層次豐富的擋墻景觀;(3)尺度適宜,要按照擋土墻的實際尺寸與設計要求合理選取植物,不同的植物形態之間的株距密度等也要有科學考量;(4)基調統一,一個城市的景觀有一個完整的體系,道路綠化也在這個體系之中,因此擋土墻綠化也不能刻意求新求變,必須要在整體風格統一的基礎上來體現不同路段的可識別性;(5)工程合理,擋土墻綠化不同于其他部分道路綠化的地方就是它的種植形式及景觀設計都要從工程學的角度來考慮,要在不破壞結構穩定性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進行綠化配置[1]。
1.3 藝術裝飾類擋土墻
藝術裝飾類是本文討論的重點。在精神需求大大增加的當今社會,這種蘊含了一定意義的裝飾藝術化的擋土墻越來越多,它在滿足了其工程功能的前提下還具有良好的文化藝術性,結合道路環境及地段特點對城市景觀效果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提升了城市形象與品位,并且有一定的展示宣傳和科普教育作用。
藝術裝飾類擋土墻的處理手法有很多種,常用的手法如下:
(1)彩繪法。采用持久性涂料直接繪制在擋土墻上,由于制作方便,材料簡單,表現手法多樣,對場地環境要求也不高,因此表現出很大的自由性,可以繪制出各種類型的圖案與內容,不過保存時間不長,會褪色(圖1)。
(2)浮雕法。把石材、鋼材等材料加工制作成型的圖案造型通過構建與擋土墻墻體連接成一個整體。可以用多種藝術形式和材料相結合,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法對圖案的光影明暗、色彩層次、紋路機理等進行處理以達到最強烈的效果。這類擋土墻材料耐久,美觀大方,沖擊力強,是城市打造形象的最好窗口(圖2)。

圖1 彩繪法裝飾擋土墻示意圖
(3)化整為零類。這種類型的擋土墻在滿足豎向上的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分段分臺,平面走向也經過精心設計,有的還與城市公園綠地相結合,將種植設計與之融為一體,或者增加構筑物以提供市民休閑娛樂,使臺地成為主要的游玩對象,擋土墻也就成為了該路段道路景觀的主體,因此需要面積較大高差明顯的綠地空間,在重慶主城區并不多見。

圖2 浮雕法裝飾擋土墻示意圖
(4)同時還存在另一種類型的擋土墻,它們本身沒有任何的改造處理,但是可以同城市街頭綠地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如同中國傳統園林中的經典造景手段,對其前面的植物、雕塑、小品等有一個良好的襯托作用。
以上就是重慶主城區道路擋土墻的一般形式,還有的比如置石堆疊式、山水結合式等,在園林綠地或小區中常見,道路擋土墻則幾乎無此實例,就不納入本文討論范圍了。
2.1 色彩設計
城市環境中,色彩是最能調動人們情緒和烘托氣氛的元素之一。中國美院副院長宋建明教授認為,“城市色彩景觀分廣義與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含義是指城市景觀所呈現色彩的總和,它包括了自然景觀色彩、城市建筑物色彩和城市‘生活態’相關的色彩;狹義的含義是指城市景觀中相對穩定的建筑色彩。對于城市色彩景觀規劃而言,主要是研究狹義層面的色彩,即從城市角度來研究建筑組群與城市景觀色彩的關系。[3]”從2005年開始,重大建筑城規學院受市規劃局委托,開展了重慶市主城區城市色彩總體規劃研究,提出了以暖灰作為重慶建筑的主導色調,同時對不同地區作如下規劃:以渝中半島東部為中心,為橙黃灰;以長江和嘉陵江為界,東北片區為淺谷黃灰、東南片區為淺豆沙灰、西部片區為淺磚紅灰;內環高速內外兩部分,色彩內濃外淡[4]。城市道路擋土墻作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同樣也要在這個整體規劃之下,重慶大部分擋土墻裝飾除了部分特殊彩繪外都為磚紅灰和灰色,同時,由于其宣傳展示性與藝術裝飾性的要求,還有一些特殊的設計要點。

圖3 楊公橋路段浮雕擋土墻
(1)結合材料固有色彩進行設計,在浮雕法中所采取的大部分材料都有其自然色彩,在創作過程中除了另加噴涂以外,若能直接利用材料的本色,能達到一種返璞歸真渾然天成的效果。如楊公橋路段的浮雕就與堡坎的自然山石相結合,色彩相宜渾然一體,直接利用材質本色又完美地體現了老重慶的風貌(圖3)。
(2)突出裝飾效果,無論是浮雕還是彩繪,在城市景觀中都起著美化環境的作用,對城市空間環境強調的是它的裝飾性。通過以色彩、適應的線條、造型構成某種形象,這種形象有其總體構想與特定內涵,而色彩直接參與畫面的構成和影響觀者的視覺感受,對總體效果十分重要。在充分理解了環境、主題和材料工藝等的前提下設計色彩,使擋土墻裝飾整體融入景觀環境,達到加深對周圍環境的印象和美化視覺的目的[6]。如腫瘤醫院路段的擋土墻裝飾就在磚紅色基調下用層次化極簡化的線條勾勒出重慶的代表性景觀,展現出一種直觀大氣的裝飾感(圖4)。

圖4 腫瘤醫院路段浮雕擋土墻
2.2 形式內容與寓意
一般來說,彩繪浮雕等有以下幾種表達方式:①具象。這種表現手法是具體現實形象的真實再現,但又不僅僅是簡單的描寫,必須要抓住所描繪形象的外部形態特征,才能生動自然。一般在需要表達歷史題材或者全景時會采用這種方式,因為比較符合人們平時的直觀視覺感受和形象記憶,是普通群眾最易接受的藝術形式,在擋土墻裝飾中也多有應用,比如楊公橋“凝固的記憶”浮雕群。②意向。意向對客觀形態的關注不再是主要方面,注重對所要描繪的形象的內在感知,以獲得一種間接朦朧的藝術效果。創作的對象來源于生活,比如城市特征的一些提煉,但在借助藝術語言塑造之后又明顯的高于生活。這種表達方式意境深刻,一般出現在墻面彩繪圖案中。③抽象。在除去了對象的具體形態并使之符號化,然后再有序組織成一個有內涵有目的的新形象,一般都是簡潔的圖案和具有視覺沖擊力的構圖,在環境中十分富于裝飾美和形式美[6]。但是單純的抽象藝術觀賞的普及性并不高,在以廣大公眾為主要對象的道路擋土墻裝飾上,一般采取具象為主,加以提煉過的典型藝術形象和藝術化的線條構圖來表達其意圖,才能一目了然直接純粹。
就意圖來說,道路擋土墻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面向對象的廣泛性,其寓意要做到淺顯易懂、源于生活、積極正面,內容也要尊重和傳承當地的歷史、體現城市特點等。比如地域文化的內容,既能喚起本地人的歷史記憶和心里歸屬感,對外來游客也是一個很好的了解當地文化的平臺。就重慶而言,梯坎路、吊腳樓、重重疊疊的建筑等環境特征和紅色文化的歷史特征,是擋土墻的一個絕佳題材。同時一些圖案內容如傳統美德類、現代精神文明建設類也因寓意和象征的美好向上,在擋土墻裝飾中也是廣泛采用的。

圖5 重慶擋土墻常見內容
2.3 表達方式與尺度問題
道路景觀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就是大部分觀賞者都處于運動狀態,特別是在機動車中的人,由于汽車行駛中駕駛員與道路環境中的物體相對運動,眼睛分辨物體的最小距離發生變化;相對運動速度增加,眼睛分辨物體的最小距離就會隨之增大。同時車速的增加眼睛視點移至遠方,雙眼所能看到的范圍也會縮小[7]。所以相應地決定了不同等級道路上擋土墻的裝飾內容與風格。就市區內主干道行車來說,一般車速在40~60km/h,由于車速的影響,視野范圍、觀察深度、色彩感知等都比較粗略,第一印象就是擋土墻的色彩基調和構圖形式,至于其所表現的具體內容則只能觀察到一個大概的輪廓,而那些面積小的圖象符號就無法去留意了。所以,這種類型的擋土墻的設計要盡量不復雜,元素構成符號的造型要簡潔大方、易記憶。當該地段處于次干道及以下等級時,速度一般小于等于30 km/h,觀察者的移動速度足以令他欣賞細節與內容,這時就可以比上一種擋土墻設計更加豐富多彩一些,形式上復雜多變,形象內容豐富細致一些,色彩及表現手法也可以更加多樣化,使擋土墻裝飾的整體效果更飽滿充實而值得推敲與駐足。
2.4 與城市景觀相結合
總的來說,道路擋土墻仍舊是道路景觀和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所以擋土墻裝飾完成后要與周圍的景觀環境相協調,使整個環境空間產生和諧美觀的藝術效果。如主干道擋土墻的特點就表現為色彩鮮明、線條大膽、內容明確,而在一些人流量不是太大的道路上,擋土墻的裝飾就細節豐富、色彩柔和、風格細膩,與觀賞者的心理環境相吻合。
除此之外,裝飾是一門藝術,如果設計師沒有良好的藝術修養就無法提升作品的品位,同時裝飾也是一項工程,實際制作和施工經驗則是品質的保證。所以擋土墻的藝術設計是一個需要多工種密切配合的項目,不僅需要景觀設計師的參與,優秀的工藝美術師和工程技術人員也是成功的關鍵。
重慶的山地地貌給城市景觀帶來很多可以進一步研究和發展的方向,而其中最容易被忽略但其實頗有價值的非擋土墻莫屬,它是人目力所及視野范圍的焦點,承載了許多景觀要素無法實現的功能。雖然國內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植物綠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四川德陽大型擋土墻浮雕藝術群等作品的出現,還是證明隨著人們文化品位的提升,對城市環境的美化要求進一步增加,環境中無處不在的擋土墻的文化性與裝飾性必定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個充滿地域特征的景觀要素一旦經過優秀的設計與施工,或許能像高迪的馬賽克之于巴塞羅那一樣,給重慶乃至廣大山地城市的景觀增加一抹亮色,成為城市文脈、歷史、風俗民情的宣傳舞臺。
[1]王浩,谷康,孫新旺.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規劃[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1,121.
[2]陳忠達.公路擋土墻設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3.
[3]宋建明.城市理想·色彩·文脈·發展和當代美術學院的作為[J].建筑與文化,2008(4):43~45.
[4]李偉,陳國棟.主城建筑,今后以暖灰為主[N].重慶晚報,2009-08-23(06).
[5]藺寶鋼.論城市雕塑的唯一性、地域性、時代性[J].雕塑,2003(02):58~59.
[6]李良.當代浮雕壁畫的藝術語言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6.
[7]余利紅,徐建斌.車速、視覺與安全[J].汽車運用,2008(07):39.
責任編輯:孫蘇
衛生間門口踢腳處返潮發霉的預防
不少住房的衛生間不漏水,但衛生間門口兩側踢腳線處出現返潮現象。時間久了,發霉掉粉形成污面,造成木包邊及鑲貼壁紙腐爛,影響了使用,而且一旦形成,很難根治。該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沿地面磚縫隙滲透到下面的干硬性水泥砂漿結合層中,向四周滲透,達到飽和后,一部分水會從門口處外滲,由毛細作用吸到上述部位上。
為預防此問題的發生,在裝修施工時可采取如下預防措施。
(1)做防水前,對敷設在墻內的水管進行打壓,做到不滲不漏;做防水時,保證防水層四周的上翻高度不小于300mm。
(2)控制好鑲貼地面磚的砂漿飽滿度,避免起鼓。
(3)地面磚縫寬度要求,可根據美觀需要確定。
大衛生間地面磚磚縫可為5~6mm,用1∶1水泥砂漿摻防水液勾縫,勾縫均勻密實;戶內小衛生間的地面磚縫隙可適當縮小,但必須保證嵌縫質量,要用專用嵌縫劑嵌縫,不能用白水泥擦縫,單純的白水泥強度低,拖地或多次沖刷會流失,且較深的縫隙只會局限在表面,很難擦實。地漏安裝的坡度要符合要求,保證安裝在最低處,排水順暢。對貼完地面磚后門口處的槎口用水泥砂漿摻防水液抹平封嚴,包括立邊槎口不小于300 mm高,之后刷防水液兩遍,進行封閉處理。
廚房踢腳線處理方法同上。
(王增權:五征集團·日照匯通置業有限公司)
Analysis on Decoration Art of Road Retaining Wall in the Main Urban Area in Chongqing
Due to the unique topography,lots of retaining walls are establishe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in Chongqing,so decora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urban landscape.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retaining wall in Chongqing,landscape forms are classified and design points of retaining wall with artistic decoration are summarized.It can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similar design.
road retaining;artistic decoration;mountainous city;landscape design
TU-856
A
1671-9107(2014)01-0018-04
10.3969/j.issn.1671-9107.2014.01.018
2013-11-04
楊睿(1990-),女,貴州甕安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園林建筑裝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