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紅 王邦才
(1.浙江省寧海縣橋頭胡中心衛生院,浙江 寧海 315611;2.浙江省寧波市中醫院,浙江 寧波315012)
口腔潰瘍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在一般人群的發病率可達25%,3個月后的復發率高達50%[1]。復發性口腔潰瘍即具有周期復發特點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潰瘍,伴有口腔疼痛,纏綿難愈。筆者近年來以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本病?,F總結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212例病例均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患者,納入標準:年齡18~65 歲;符合 ROU 的診斷標準[2];潰瘍發作時間≤3 d。排除標準:感染性口炎、白塞氏病及其他潰瘍者;口腔單純皰疹、念珠菌感染等疾病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嚴重內分泌系統、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精神病患者;治療前3月內系統使用過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者;對本類藥物過敏者。按入組先后順序平均分為2組。觀察組男性45例,女性61例;年齡21~56歲,平均(34.65±4.51)歲;病程 1~14 年,平均(2.46±0.38)年;潰瘍面積 2~9 mm2,平均(4.05 ±1.42) mm2。 對照組男性43例,女性63例;年齡23~58歲,平均(32.18±5.83)歲;病程 1~15 年,平均(2.61±0.42)年;潰瘍面積 2~11 mm2,平均(4.18 ±1.53)mm2。 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治療期間清淡飲食,忌辛辣刺激和肥甘厚味;并輔以維生素B2治療:每次2片,每日3次,連續應用7 d;治療期間進行口腔護理:生理鹽水漱口,餐后各1次。觀察組使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處方:炙黃芪、黨參各15 g,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炒白術、炙甘草各10 g。根據患者伴隨癥狀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 mL,分3次溫服。連續治療10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潰瘍面、疼痛癥狀改變情況。疼痛指數采用VAS評分法。實驗室指標主要檢測血清Fe濃度以觀察患者營養狀態。并隨訪半年觀察復發率情況。
1.4 療效標準[3]顯效:平均潰瘍期縮短,VAS評分減?。挥行В浩骄鶟兤诳s短但疼VAS評分無改變,或平均潰瘍期無改變但VAS評分減??;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5.0統計軟件。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觀察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 見表2。觀察組平均潰瘍期和平均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血清Fe濃度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療效觀察指標比較(

表2 兩組療效觀察指標比較(
?
2.3 兩組復發情況比較 所有有效患者半年內均獲得有效隨訪。半年內觀察組和對照組未復發患者分別為71例和52例,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復發性口腔潰瘍具有周期性、游走性、反復發作等特點[4],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病與遺傳、自身免疫、微生物感染、微循環障礙、營養(缺鐵)、心理因素等相關,但確切的病因及致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因此目前中西醫均無特效療法[5]。本病屬中醫學“口瘡”、“口糜”范疇。目前臨床大多數中醫學者認為本病屬熱證,《諸病源侯論》所云“臟腑熱盛,熱乘心脾,氣沖于口與舌,故令口舌生瘡也”。治療上多以清熱解毒或養陰清熱為法進行,采用竹葉石膏湯、清胃散、黃連解毒湯,以及玉女煎、六味地黃丸等進行治療,均有一定療效。由于火熱已被有形邪氣郁遏而發越不出,若過服寒涼清熱或滋陰壯水之品,不僅使邪氣冰伏于內,而且苦寒敗胃,甘寒礙胃,胃氣傷,使病邪更加難以去除,郁火更加閉郁,造成惡性循環,病情愈加纏綿。筆者宗《內外傷辨惑論》所云“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使用補中益氣湯治療本病,取得較好療效。本方為足太陰陽明之藥,方中黃芪補氣固表,托毒斂瘡為君;黨參、甘草補脾益氣,和中瀉火為臣;白術和陳皮燥濕健脾,當歸活血補血,升麻清熱解毒,且升陽明清氣,柴胡疏散風熱,且升少陽清氣,清氣升則陰濁降,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藥性,兼為使藥。諸藥配伍,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本研究結果顯示,補中益氣湯可有效緩解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臨床癥狀,減少復發,臨床療效較好,值得深入研究。
[1] 李秀紅,呂燊,李波,等.牛黃上清膠囊及片劑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12):1862-1863.
[2] 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9.
[3] 王金鳳,劉英.甘草瀉心湯化裁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30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3,45(4):29-30.
[4] 胡建東,孫靖,薛鸞,等.復發性口腔潰瘍中醫分型與臨床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30(10):2348-2351.
[5] 葉卓丁.加味金匱腎氣丸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臨床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2,7(3):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