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巖,田振國,王 罡
尿潴留是肛腸疾病術后常見并發癥,發生率為12%~52%[1],屬中醫“癃閉”范疇,以小便減少,排尿費力、困難,甚至小便閉塞不通為主要臨床表現。中醫理論認為,癃閉是由于膀胱氣化不利而造成的,尿液排出困難、小便不利、點滴而出為“癃”,小便不通、欲解不得為“閉”,合稱為癃閉[2]。西醫臨床認為,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的發生與手術刺激、疼痛、心理及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肛腸疾病術后急性尿潴留患者常伴隨由于明顯尿意而引起的疼痛和焦慮,嚴重影響生活質量[3]。本研究采用遼寧省肛腸醫院田振國教授多年臨床經驗配方舒尿通煎劑預防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的發生,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住院肛腸疾病患者88例,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分為3組:舒尿通煎劑治療組30例,年齡19~59歲;輔助治療組29例,年齡20~58歲;哈樂口服治療組29例,年齡20~59歲。3組患者性別構成、平均年齡、肛腸疾病種類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3組患者性別構成、平均年齡、肛腸疾病種類比較
Table1 Composition of mean age,gender,anorectal diseases in the three groups

組別例數性別(男/女)平均年齡(歲)肛腸疾病種類混合痔 肛瘺 肛周膿腫舒尿通煎劑治療組3018/12409±113 9 156輔助治療組2916/13426±10311135哈樂口服治療組2919/10414±113 9 128檢驗統計量值01410196?0192P值04430823 0465
注:*為F值,余檢驗統計量值為χ2值
1.2 病例診治標準 混合痔的診治參照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肛腸學組2006年制定的《痔臨床診治指南》[4];肛瘺及肛周膿腫的診治參照美國結直腸協會2011年制定的《肛瘺及肛周膿腫診治指南》[5]。
1.3 病例納入標準 (1)混合痔、肛瘺、肛周膿腫診斷明確,具備手術指征,無手術禁忌證,采用骶管麻醉(0.5%~1.0%利多卡因20~25 ml);(2)年齡為18~60歲,男女不限;(3)術中及術后液體輸入量<1 000 ml;(4)入院后、手術向患者告知術后發生尿潴留的可能并自愿參加本研究。
1.4 病例排除及剔除標準 排除標準:(1)年齡<18歲或>60歲;(2)妊娠、月經期、哺乳期女性患者或有前列腺增生病史男性患者,有導尿病史及尿路狹窄病史者,平素有尿頻、尿急、排尿困難者,有急慢性尿潴留病史者;(3)并發泌尿系結石、腫瘤、感染患者;(4)合并急慢性肝、腎功能衰竭患者及造血系統等原發性疾病不能糾正后手術患者;(5)有腦血管病變及心血管疾病病史者,糖尿病患者,有精神疾病病史、智力障礙者,過敏體質者,臥床排尿患者。剔除標準:(1)術中因病情變化而改變手術方式或手術時間>90 min者;(2)術后使用鎮痛泵者;(3)術后因疼痛而使用鎮痛、解痙藥物者;(4)觀察期間出現各種并發癥如術后出血等不能繼續進行本研究者;(5)術后因病情變化拒絕服藥治療者。
1.5 治療方法 3組患者均在骶管麻醉下行混合痔自動痔瘡套扎術(RPH),肛瘺切除或掛線術,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1)舒尿通煎劑治療組術前夜及術后2 h頓服舒尿通煎劑250 ml,本方為遼寧省肛腸醫院田振國教授多年臨床經驗配方,藥物組成:赤芍15 g、丹參15 g、石葦15 g、白茅根15 g、通草15 g、元胡20 g、滑石30 g、竹葉10 g、燈芯草10 g、車前子30 g,由我院中藥局負責煎制;(2)輔助治療組采取心理安慰、鼓勵排尿、聽流水聲刺激排尿、下腹部冷熱敷、恢復平素排尿體位、適當松解肛周敷料等干預措施;(3)哈樂口服治療組術前夜及術后2 h頓服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0.2 mg〔商品名:哈樂,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00681〕。
1.6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以術后4 h內能自行排尿,且小便順暢、無小腹部不適為顯效;術后4 h內能自行排尿,但排尿后仍自覺小腹部飽滿,叩診膀胱區濁音,或術后4~6 h能自行排尿,且小便順暢、無小腹部不適為有效;術后6 h以上仍不能自行排尿為無效。(2)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采用臨床上通用的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監制的疼痛視覺模擬量卡進行VAS評分,卡長10 cm,中心刻有數字,有可滑動的游標,卡兩端分別表示“無痛”(0分)和“最劇烈的疼痛”(10分)。測試時患者面對無數字的一面,自己將游標放在最能代表當時疼痛程度處,管床醫生面對有數字的一面,記錄VAS評分;以1~3分為輕度疼痛(睡眠不受影響),4~6分為中度疼痛(睡眠受影響),7~10分為重度疼痛(嚴重影響睡眠)。

2.1 臨床療效 3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H=7.044,P=0.030),其中舒尿通煎劑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輔助治療組和哈樂口服治療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u=2.446,P=0.014;u=2.128,P=0.033),而輔助治療組和哈樂口服治療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u=0.351,P=0.725,見表2)。
2.2 VAS評分 3組患者術后4、6 h VAS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舒尿通煎劑治療組4、6 h VAS評分低于輔助治療組和哈樂口服治療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輔助治療組和哈樂口服治療組4、6 h 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3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Table3 Comparison of VAS score at 4,6 hours after operation in the three groups

組別例數術后4h術后6h舒尿通煎劑治療組3028±09 25±12 輔助治療組2946±15?41±14?哈樂口服治療組2947±12?42±14?F值2244014955P值 0000 0000
注:與舒尿通煎劑治療組比較,*P<0.05;VAS評分=疼痛視覺模擬評分
尿潴留是肛腸疾病術后常見并發癥,多是由于手術操作時牽拉、擠壓、損傷膀胱,導致膀胱局部水腫、疼痛,交感神經受刺激,進而引起膀胱逼尿肌松弛和括約肌痙攣收縮,伴有傷口疼痛反射而引起排尿困難。此外,由于麻醉對膀胱肌及其神經支配的抑制作用,肛腸疾病術后患者腹肌松弛,膀胱肌張力差,敏感度下降,不習慣平臥位小便等均可引起尿潴留。
尿潴留屬中醫“癃閉”范疇[6],其病位在膀胱,病機為膀胱氣化功能失調。《素問·靈蘭秘典論》有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其病位雖在膀胱,但亦與肺、脾、腎及三焦功能有關[2]。尿潴留患者多是因病耗傷正氣,又逢手術治療而致精血不足,腎之陰陽俱虛,腎陽不固則無以化氣行水,腎陰不足則陽無以化,以致三焦氣化功能失常膀胱開合失司而發為癃閉。有學者認為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當屬陽虛血滯,因肛腸疾病外科手術會傷及督脈,離經之血不散,瘀血灌脊,陽氣受阻,脾腎陽虛,下焦氣化不利而發病。亦有學者認為尿潴留多是由于下焦有熱積于膀胱,或腎陽虛衰無力溫煦膀胱而致氣化無權,或創傷術后絡脈受損,氣機逆亂,氣滯血瘀,致膀胱氣化不利而發病。
本研究結果顯示,舒尿通煎劑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輔助治療組和哈樂口服治療組,說明舒尿通煎劑對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有較好的預防效果。舒尿通煎劑是遼寧省肛腸醫院田振國教授多年臨床經驗配方,其符合中西醫理論并經多年臨床實踐證實療效確切,方中赤芍、丹參通利血脈,活血祛瘀;石葦、白茅根、通草利水通淋,通經脈;元胡活血,利氣,止痛,通小便;滑石、竹葉、燈芯草、車前子生津利尿,利水通淋。以上藥物組成舒尿通煎劑,共奏散瘀通經,止痛利尿之功效。
目前,國內對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多偏重于治療,預防關注較少,且治療多以肌肉注射新斯的明,針灸、艾灸為主,效果不佳者則采取導尿治療。也有學者應用中成藥治療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陳雪清等[7]應用五苓散治療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宣樂艷等[8]應用八正散合芍藥甘草湯治療痔術后尿潴留均取得了較好療效。但目前關于中藥煎劑預防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的研究報道較少。由于疼痛是引起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之一,舒尿通煎劑加入了元胡以達到止痛的目的;由于肛門水腫可以加重局部組織腫脹,使得疼痛加重,肛門內括約肌收縮并痙攣,而肛門內括約肌收縮并痙攣又可造成疼痛和水腫加劇,從而形成“水腫-疼痛-肛門內括約肌收縮并痙攣-疼痛-水腫”的惡性循環[9],舒尿通煎劑加入了具有通利血脈、活血祛瘀功效的赤芍和丹參,在消腫祛瘀的基礎上緩解術后肛門疼痛。本研究結果顯示,舒尿通煎劑治療組4、6 h VAS評分低于輔助治療組和哈樂口服治療組,說明舒尿通煎劑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這也是其一大亮點。
西醫治療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主要以肌肉注射新斯的明為主,也有應用α受體阻滯劑者。龍慶等[10]采用特拉唑嗪片聯合輔助療法治療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章卓華[11]采用坦索羅辛預防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均取得一定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輔助治療組和哈樂口服治療組臨床療效、VAS評分間無明顯差異,與章卓華[11]研究結論一致,但與龍慶等[10]研究結論不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哈樂口服次數不同有關,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可能采用舒尿痛煎劑與哈樂的聯合治療或序貫治療。此外,本研究中所納入病例均由高年資麻醉醫生進行骶管麻醉,給藥濃度及劑量無明顯差異,而骶管麻醉患者可早期離床、進水,對術后尿潴留的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發生率較高,但國內對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多偏重于治療,預防關注較少,舒尿通煎劑具有散瘀、通經、止痛、利尿功效,對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有較好的預防效果,有助于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臨床推廣價值。
1 張東銘.盆底與肛門病學[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4:664.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82.
3 Kaplan S,Wein A,Staskin R,et al.Urinary retention and post void residual urine in men:separating truth from tradition[J].J Urol,2008,180(1):47-54.
4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病專業委員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直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痔臨床診治指南[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6,9(5):461-463.
5 Steel SR,Kumar R,Feingold DL,et al.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rianal obsense and fistula-in-ano[J].Dis Clon Rectum,2011,54(12):1465-1474.
6 張春和.對中醫“癃閉”病名的再認識[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1,34(3):53-54.
7 陳雪清,高紀華,劉曉輝.五苓散加減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 60例[J].陜西中醫,2006,27(3):304.
8 宣樂艷,楊小毛.八正散合芍藥甘草湯治療痔術后尿潴留63例臨床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9,15(6):406.
9 王躍振,劉屹,劉異,等.混合痔術后肛緣水腫的防治[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4(1):85-86.
10 龍慶,張娟,王曉強,等.特拉唑嗪片聯合輔助療法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80例[J].河南中藥,2012,32(11):1487.
11 章卓華.應用坦索羅辛預防肛腸術后尿潴留的效果觀察[J].求醫問藥,2013,11(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