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珍,趙麗萍,馬麗麗,汪健健 盛麗娟
彌漫性路易體病(diffuse lewy body disease,DLBD)是一種廣泛累及腦干、間腦、大腦皮質和基底核等部位的神經變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多部位彌漫性出現路易體為其病理學特征[1]。長期以來,神經科學者對DLBD與帕金森病癡呆是否是同一種疾病的不同階段存在較多爭議。目前以癡呆為首發癥狀而后伴隨出現波動性認知功能障礙,并反復出現幻視以及原發性帕金森病癥狀逐漸被采納作為DLBD的診斷標準[2-3]。DLBD具有與帕金森病相似的病理學基礎,睡眠障礙是DLBD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2-4]。本研究通過對住院的DLBD患者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調查表[5](PSQI)進行床旁問卷調查,并制定以交叉換床(將DLBD患者與神經內科其他住院患者換床,以避免認知障礙患者處于同一病區同一病房的狀況)為基礎的護理干預措施,分析DLBD患者睡眠障礙患病率,為改善神經內科住院的DLBD患者睡眠障礙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 2009年1月—2013年5月,經湘雅二醫院臨床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和護理部批準,以整群抽樣方式選擇湘雅二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DLBD患者48例作為DLBD組,并用同樣方式選擇湘雅二醫院神經內科同期住院的腦卒中康復期患者48例作為交叉換床組。DLBD組中男29例,女19例;年齡(64.3±4.7)歲;基礎疾病(某些患者合并2種及以上)分別為:高血壓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冠心病3例、其他疾病6例;漢族45例、少數民族3例(土家族2例,苗族1例);職業分布為:事業單位20例、公務員12例、企業員工11例、農民1例、無業4例。交叉換床組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67.2±7.5)歲;基礎疾病分別為:腦出血22例、腦梗死(含腔隙性梗死)19例、蛛網膜下腔出血7例;漢族47例、苗族1例;職業分布為:事業單位19例、企業員工12例、公務員9例、農民5例、無業3例。DLBD組和交叉換床組患者的納入標準:(1)經我院神經內科專家確診為DLBD或處于腦卒中康復期,且夜間入住本科室;(2)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DLBD或腦卒中康復期患者無親屬或他人陪護;(2)患者存在重度認知障礙或其他嚴重的基礎疾病,經主管醫師評估不宜更換床位。DLBD組與交叉換床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年齡、民族分布、職業分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3 問卷調查
1.3.1 調查問卷 以PSQI中文版為基礎,征求神經內科專家和統計學專家意見,在預調查的基礎上修改后制成。該問卷包括3 部分:第一部分內容為患者的一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民族、家庭住址、職業或退休前職業、陪護狀況、入院時間;第二部分為PSQI中文版量表,包括7個條目,所有條目均設置成可評分的問題,分別評估不同維度的睡眠質量(包括主觀睡眠質量,睡眠時間、效率、障礙,促眠藥物使用情況、白天功能狀況,總體評分),睡眠障礙參考值及其評分標準可根據PSQI評分方法(每個條目最高3分,最低0分,7個條目評分值合計為PSQI總評分,總評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PSQI評分≥8分為我國成人睡眠障礙參考值);第三部分為睡眠障礙主觀歸因調查,先由患者本人敘述(認知障礙者由陪護人員敘述),然后調查人員就常見睡眠障礙的原因進行詢問,包括帕金森病癥狀(主要詢問靜止震顫、肌肉強直、運動遲緩等因素對睡眠的影響)、焦慮和抑郁情緒、藥物依賴情況、病房環境、輸液時間、白天睡眠情況、陪護和飲食情況。
1.3.2 調查方法 調查者均為我科高年資護師和中南大學護理學院實習本科護生,采用漢語普通話,熟悉長沙及周邊地區方言,外省(江西、湖北、福建)只能用方言交流的患者由同省籍臨床實習生或實習護生協助調查者進行溝通;參與調查者均統一培訓,按統一的指導語進行問詢,調查結束時即行記錄。本研究采用同一份問卷進行2次調查(分別于干預前1 d和干預后2 d護理查房時進行),共發放問卷96份,回收有效問卷96份,有效率為100%。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注:*為t值
2.1 兩組患者睡眠障礙原因 DLBD組患者自述或由陪護人員代述,其睡眠障礙原因主要包括:睡眠環境改變87.5%(42/48),夜間輸液64.6%(31/48),靜止震顫56.3%(27/48),白天睡眠過多20.8%(10/48)。交叉換床組患者主觀認為其睡眠障礙原因主要包括:夜間輸液56.3%(27/48),白天睡眠過多29.2%(14/48),睡眠環境改變12.5%(6/48),對鎮靜催眠藥依賴10.4%(5/48)。
2.2 護理干預前后DLBD組患者PSQI評分及睡眠障礙患病率比較 護理干預后DLBD組患者PSQI評分及睡眠障礙患病率均低于護理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干預前后DLBD組患者PSQI評分及睡眠障礙患病率比較
Table2 Comparison of the PSQI scores and the prevalence of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DLBD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例數PSQI評分(分)睡眠障礙患病率〔n(%)〕護理干預前4818.7±5.939(81.3)護理干預后4812.5±7.128(58.3)χ2(t)值4.653*5.978P值0.0120.014
注:*為t值;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調查表
2.3 護理干預前后交叉換床組患者PSQI評分及睡眠障礙患病率比較 護理干預后交叉換床組患者PSQI評分及睡眠障礙患病率與護理干預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護理干預前后交叉換床組患者PSQI評分及睡眠障礙患病率比較
Table3 Comparison of the PSQI scores and the prevalence of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cross- exchange bed group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例數PSQI評分(分)睡眠障礙患病率〔n(%)〕護理干預前489.3±6.811(22.9)護理干預后489.8±5.512(25.0)χ2(t)值-0.396*0.057P值0.6930.811
注:*為t值
DLBD臨床癥狀兼具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特點,即表現出癡呆和靜止震顫[1-3]。雖然DLBD占老年癡呆的15%~20%[6],且在有癡呆癥狀的神經變性疾病中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但其作為一種疾病實體仍存在爭議,是否為阿爾茨海默病合并帕金森病?路易體病變癡呆是否肯定為非阿爾茨海默病癡呆綜合征?醫學界專家仍未達成共識。有研究顯示,神經內科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礙患病率高達96%[7],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礙患病率達44%[8],而DLBD患者因存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彌漫性病變可能表現出多種類型的睡眠障礙。臨床實踐中,神經內科通常將收治的疑似DLBD患者與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患者歸于一類,并將其安置在同一病區。同一病房的失眠患者可能影響其他患者睡眠質量,因此,為進一步了解神經內科住院DLBD患者的睡眠障礙患病率,本研究采用國際通行的PSQI對DLBD患者和腦卒中康復期患者的睡眠障礙進行量化分析,并初步探討在神經內科住院期間改善患者睡眠障礙的護理措施。
本研究結果顯示,神經內科住院DLBD患者的PSQI評分為(18.7±5.9)分,睡眠障礙患病率為81.3%(39/48),提示DLBD患者睡眠質量差。DLBD患者睡眠障礙患病率略低于帕金森病患者而遠高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6,9]。神經內科單一中心研究結果提示,一方面DLBD患者表現出較高的睡眠障礙患病率;另一方面DLBD患者的臨床特征更近似于帕金森病[10]。DLBD患者的睡眠障礙原因主要包括睡眠環境改變、夜間輸液、靜止震顫、白天睡眠過多,此結果雖然是患者自述或由陪護人員代述,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從家庭到院內環境的改變和醫源性因素短期內仍是神經內科住院DLBD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因此,為了進一步控制環境改變和醫源性因素對睡眠的不利影響,本研究對DLBD患者進行以交叉換床為基礎的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DLBD組患者PSQI評分及睡眠障礙患病率均低于護理干預前,而護理干預后交叉換床組患者的PSQI評分及睡眠障礙患病率與護理干預前無明顯差異。提示DLBD患者與腦卒中康復期患者交叉換床可能有助于改善神經內科住院DLBD患者的睡眠障礙,而對腦卒中康復期患者睡眠狀況影響很小。
綜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證實以交叉換床為基礎的護理干預措施短期內能有效改善DLBD患者睡眠質量,并為進一步探索改善住院患者睡眠質量的院內護理措施提供了依據。
1 Dickson DW,Davies P,Mayeux R,et al.Diffuse Lewy body disease[J].Acta Neuropathologica,1987,75(1):8-15.
2 McKeith IG,Dickson DW,Lowe J,er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third report of the DLB consortium[J].Neurology,2005,65(12):1863-1872.
3 Weintraub D.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in Parkinson disease and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what geriatric psychiatry can learn[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13,21(6):497-500.
4 Grace JB,Walker MP,McKeith IG.A comparison of sleep profiles in patients with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and Alzheimer′s disea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2000,15(11):1028-1033.
5 劉連啟,王汝展,劉賢臣,等.老年人睡眠質量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2,22(6):437-440.
6 Compta Y,Parkkinen L,O′Sullivan SS,et al.Lewy-and Alzheimer-type pathologies in 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which is more important?[J].Brain,2011,134(Pt 5):1493-1505.
7 Smith MC,Ellgring H,Oertel WH.Sleep disturbances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and spouses[J].J Am Geriatr Soc,1997,45(2):194-199.
8 Vitiello MV,Borson S.Sleep disturbance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J].CNS Drugs,2001,15(10):777-796.
9 康佳迅,曾慧,王平.社區老年人睡眠質量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4):439-441,445.
10 武百山,馬玲,李俊,等.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的睡眠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