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雯,余麗,談伙榮,歐陽麗瑩
(1、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東肇慶526020;2、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廣東惠州516001)
HPV分型檢測在產科中的應用
陳嘉雯1,余麗1,談伙榮1,歐陽麗瑩2
(1、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東肇慶526020;2、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廣東惠州516001)
目的探討乳頭瘤病毒(HPV)分型檢測在產科中的應用.方法以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進行的熒光HPV篩查的3143人次中1567例女性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妊娠組(691例)和非妊娠組(876例).對比兩組HPV的陽性檢出率;并對妊娠組中HPV陽性組和陰性組的母嬰結局進行對比;對比妊娠組中HPV分型檢測與細胞病理學檢查結果,并評價兩種檢測方法在評價預后方面的作用.結果①妊娠組HPV陽性檢出率為33.2%明顯高于非妊娠組的16.9%,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1);②妊娠組中HPV陽性組孕婦和新生兒的發病率分別為44.9%、14.4%,明顯高于HPV陰性組的8.6%和1.7%,(P<0.01);③妊娠組中HPV陰性組中檢出率僅為9.3%明顯低于低危組的47.3%(P<0.05);并且兩組均明顯低于高危組68.3%(P<0.05).④治療后的HPV分型檢測鑒別復發性CIN的敏感性優于細胞學檢測(P<0.05).結論妊娠是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易誘發尖銳濕疣、宮頸癌等,嚴重危害母嬰健康,HPV分型檢測能提高檢出率,使患者得到盡早的處理,保證預后.
HPV分型檢測;產科;應用
妊娠期的婦女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狀態,使體內的雌、孕等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較易受到感染,因而處于此期的女性HPV感染率較非妊娠期女性明顯升高[1].HPV是一群微小的、無包膜的雙鏈DNA病毒,是導致女性發生尖銳濕疣、宮頸癌的主要原因[2,3].處于孕期或產期的婦女感染后又較易傳染給嬰兒,引發嬰兒的先天性尖銳濕疣和喉部乳頭狀瘤等,嚴重威脅母嬰的健康,因而HPV的檢測對產科有重要的意義.HPV根據其致瘤能力的高低可以分為高危型、低危型2類.HPV分型檢測能夠實現具體的分型,在不提高費用的基礎上使對疾病的診斷更加準確,因而值得臨床推薦.
1.1 一般資料以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進行的熒光HPV篩查的3143人次中1567例女性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妊娠組(691例)和非妊娠組(876例).妊娠組年齡24~39歲,單胎549例,多胎142例;非妊娠組年齡23~65歲. 1.2 HPV分型檢測囑患者在檢查前3d內不得使用陰道內藥物或對陰道進行沖洗,檢查前48h內不應有性行為.在患者非月經期內使用凱普一次性使用宮頸細胞采集器進行宮頸脫落細胞取樣.使宮頸口充分暴露,將過多的分泌物拭去后將宮頸刷伸入宮頸口處,輕輕搓動宮頸刷使其順時針旋轉3至5圈,后慢慢取出宮頸刷,將其放入裝有細胞保存液的樣本管中進行保存,置于4oC的環境中進行存放,以便檢查.后進行離心,用凱普基因組提取試劑盒對宮頸脫落細胞DNA進行提取.對樣本進行實時熒光-PCR擴增,將得到的結果進行分析[4].
1.3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統計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妊娠組與非妊娠組HPV感染率的對比妊娠組HPV陽性檢出率為33.2%,明顯高于非妊娠組的16.9%,兩組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表1 妊娠組與非妊娠組HPV感染率的對比
2.2 妊娠組中HPV陽性組和陰性組母嬰結局的對比選取單胎的妊娠組孕婦549例為研究對象,其中HPV陽性組為187例,HPV陰性組362例. HPV陽性組孕婦的發病率與新生兒感染率分別為44.9%,14.4%,明顯高于HPV陰性組的8.6%, 1.7%,兩組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2、表3.

表2 HPV感染對孕婦的影響

表3 HPV感染對新生兒的影響
2.3 妊娠組中HPV分型檢測與細胞病理學檢查結果對比將691例妊娠組女性按HPV檢測結果分為陰性組、高危組和低危組.HPV陰性組中檢出率僅為9.3%明顯低于低危組的47.3%(P<0.05);并且兩組均明顯低于高危組68.3%(P<0.05).詳見表4.

表4 妊娠組中HPV分型檢測與細胞病理學檢查結果對比
2.4 HPV分型檢測與細胞學檢測對于評價預后的比較對兩組患者治療5個月后的隨訪中發現, 378例陽性患者中經HPV分型檢測發現有50例(13.2%)復發,細胞學檢測僅發現30例(7.9%).由此可見HPV分型檢測鑒別復發性CIN的敏感性優于細胞學檢測,二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球形的DNA乳頭瘤空泡病毒,具有噬上皮性和較高的種依賴性,臨床上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導致尋常疣、生殖器疣(尖銳濕疣)、宮頸癌等的發生[5].近年來隨著發病人數的不斷增加,HPV感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妊娠是誘發HPV感染的高危因素,由于妊娠時機體激素水平的升高和免疫力下降導致細菌和病毒的易感性上升.昆山市巴城人民醫院研究發現非孕婦女HPV感染率達31%,中期妊娠期婦女HPV感染率達48%,產后婦女HPV感染率為28%.結果表明妊娠期婦女感染高危型HPV明顯高于非妊娠期婦女[6].本次研究中妊娠組HPV的陽性檢出率為33.2%,明顯高于非妊娠組的16.9%,有統計學意義(P<0.01).這與以上報道一致,充分說明妊娠期比非妊娠期較易感染HPV,臨床應注意對所有準備妊娠的婦女在孕前均應行HPV篩查.
HPV可隨孕期或分娩過程中傳播給胎兒或新生兒,導致新生兒患尖銳濕疣、乳頭狀瘤等,嚴重危害母嬰的健康.因此,關于HPV的母嬰感染為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所關注.Gajewska等在波蘭華沙醫學院婦產學部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HPV母嬰之間的傳染率達到50%[7].本次研究也顯示HPV陽性組新生兒的感染率為14.4%,明顯高于HPV陰性組的1.7%,有統計學意義(P<0.01).
HPV分型檢測能幫助協助診斷病情,提高檢出率.HPV陽性高危組和低危組的疾病檢出率分別為68.3%、47.3%,明顯高于陰性組的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超早期檢測對于控制疾病的傳播及進行預后隨訪有重要的意義.而且HPV分型檢測鑒別復發性CIN的敏感性優于細胞學檢測.治療5個月后的隨訪,378例陽性患者HPV分型檢測復發檢測率為13.2%.細胞學檢測僅為7.9%,二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由此可見應將HPV分型檢測應用到產科所有準備妊娠的婦女中,在孕前行HPV篩查,并在治療后進行隨訪調查,將HPV感染所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保證母嬰健康.
[1]王佐,張敏鳴,林曉華,等.妊娠期與非妊娠期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率比較[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8,17(6):423-425.
[2]黃平,田晶晶,彭海燕.宮頸癌癌前HPV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9):140-141.
[3]方麗娟,袁水斌,王剛,等.江西地區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分型檢測的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3,31(2):181-182.
[4]鄭寰宇,何世東,李鷗,等.HPV分型檢測在妊娠合并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3):4842-4844.
[5]廖金蘭.高危型HPV檢測在判斷CIN療效及隨訪監測中的臨床意義[J].河北醫學,2010,16(4):394-397.
[6]鄧紅梅,楊惠元,李冬梅.HPV檢查的必要性及感染后的處理[J].中國醫學工程,2010,118(4):75-76.
[7]王步軍,鄭飛云.HPV檢測、TCT及宮頸刮片在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篩查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5):707-709.
R730.231+.3,R373.9,R446.62,R446.8
A
1674-1129(2014)03-0299-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3.024
2014-01-07;
201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