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雪, 張宏彥
(西北大學 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陜西 西安 710069)
實驗與實踐教學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之一,而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作為實驗教學的重要平臺,越來越多地受到了國內高校的關注?!陡叩葘W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教高[2007]14號)中明確提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建設,完善運行管理機制,深化實驗教學改革”[1]。根據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目標要求,示范中心應具備一個設備先進、資源共享、學科融合交叉、開放式服務的實驗環境[2-3]。因此,如何加強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與管理,更好地發揮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使其在實驗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中發揮最大功效,是目前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面臨的重要課題,已引起諸多實驗教學工作者的廣泛思索[4-7]。
建立良好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可以大大提高實驗教學中心效率,提高教學水平,發揮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的示范輻射作用。然而,由于各學科的特點不同,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如何使得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得到有效管理和良好運行,不同類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也進行了不斷的嘗試[8-11]。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實驗教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2009年11月被批準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2012年12月順利通過教育部專家組的驗收。作為文科綜合組考古類4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之一,西北大學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已建立了“五個結合”、“四個層次”和“三個效應”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12],并在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方面進行了探索,現總結如下。
管理體制是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與運行的基本保障。有學者曾對目前國內高校示范中心創建過程中所實施的管理模式進行了分析,認為管理模式存在校一級管理模式、校、院兩級管理模式和院一級管理模式[13]。我們認為,實行哪種管理模式,不同學校應依據本校的實際情況而定,決不可強求一律。
西北大學位于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的古都西安。多年來,文化遺產領域的考古學、文物保護技術等應用性很強的專業,一直是學校實驗(實踐)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早在1990年就設立了“文物保護技術實驗室”?!笆濉逼陂g,為適應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迫切需要,整合校內相關資源組建了“西北大學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技術重點實驗室”?!笆晃濉逼陂g,又依托考古學、文物保護學兩個省級重點學科和西北大學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技的術平臺,成立了“西北大學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實驗教學中心”。2009年,中心先后被批準為陜西省和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近年來,中心充分利用西北大學的綜合學科和人才優勢,充分利用陜西和西北地區的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以本科生實驗、實踐教學為中心,以培養寬基礎、高素質、多技能的文化遺產類專門人才為目的,不斷探索實驗(實踐)教學的模式和體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文化遺產類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特點,中心實行學校資產設備管理處和文化遺產學院兩級管理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學校協調校內外各種人才和設備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有利于校內各專業、各實驗室的相互配合,保持各種教學設備高效、有序運轉;有利于文化遺產學院通盤考慮文化遺產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計劃,促進教學科研發展;有利于教師隊的統一建設,實行實驗課與理論課教師的互通互用,避免人才浪費;有利于中心配合文化遺產學院各專業課程和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有效的實驗、實踐教學,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中心管理實行主任負責制。中心主任全面負責實驗中心的實驗教學、實驗室建設、管理工作;主持制定中心改革、發展、建設總體規劃;負責制定實驗中心實驗教學計劃、實驗教學大綱、規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制;負責實驗中心工作人員聘任、分工和崗位責任的落實、檢查及年終考核、匯報工作。
根據中心的實驗教學和專業特點,設副主任3人。其中常務副主任1人主要負責實驗室的日常運行和實驗教學的正常進行。副主任1人分管考古學專業實驗教學、實驗室建設、管理;考古學專業實驗、實踐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考古類實驗、實踐教學計劃、實驗教學大綱的制定;考古類實驗室工作人員管理、分工和崗位責任的落實、檢查及年終考核。另一副主任分管文物保護技術專業實驗教學、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文物保護技術專業實驗、實踐教學的改革和實驗室建設;文物保護類實驗、實踐教學計劃、實驗教學大綱的制定;文物保護類實驗室工作人員管理、分工和崗位責任的落實、檢查及年終考核。
為了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和實驗教學的正常進行,設實驗室專職管理員3人。專職實驗管理人員負責所轄區域內實驗室衛生、消防、安全及日常值班管理;負責本科生實驗課實驗室、儀器室及儀器設備的管理與使用;實驗室儀器設備耗材統計、購買;實驗室年度各種信息的統計、報表等工作。
中心包含有多個實驗室,為了便于管理,每個實驗室由1名教師兼任實驗室負責人,負責實驗室的日常防火、防盜等安全管理;實驗室教學設備配件與儀器耗材的統計和購置申請;負責分管儀器的保養和維護,做好日常防潮、防塵、防火、防震、防盜等工作;負責儀器使用的預約審核;儀器的維修和總體技術指導等。
為了增加研究生的實踐機會和鍛煉其管理能力,中心設立研究生助管崗位2個。其職責是協助實驗室專職管理人員和實驗儀器分室管理人員,指導本科生使用儀器設備;協助實驗室專職管理人員和實驗儀器分室管理人員,測試外來實驗樣品;協助專職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實驗儀器分室管理人員,在工作日晚上、假期(周六、周日)管理和指導學生使用儀器等。
中心主任負責制管理結構見圖1。
為規范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過程,中心還建立了由文化遺產保護技術資深專家學者組成教學指導委員會、由教學管理和教授組成的教學督導組和學生代表組成評教委員會構成的監督保障體系,為中心建設進行決策咨詢、規劃論證,對實驗室中心教學改革、實踐實驗教學環節進行督查、考核、評估,以切實保證各教學環節有序進行,不斷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有學者對文科綜合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模式進行總結,目前主要有3種運行模式:單獨建制、集中管理的運行模式;單獨建制、松緊結合的運行模式;松散聯結、分散管理的運行模式,并分析了不同運行模式的優缺點[14]。中心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和學校實際情況,通過多種措施保障實驗教學中心的正常運行。
嚴格、規范、科學的管理是中心建設與運行的保障,而制度建設是實現科學、有效運行與管理的基礎。中心建立以來,除了嚴格執行“西北大學學生實驗守則”、“西北大學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定”、“西北大學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西北大學儀器設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規章制度外,還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有關教學、科研、學生工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如“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實驗室開放管理細則”、“實驗室管理人員工作職責”、“實驗、實習教學管理規定”、“大型精密儀器設備使用管理辦法”、“實驗室儀器設備操作規程”等,不斷使中心的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學化,使中心的各項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學校教學與人才培養的大局。
西北大學是一所具有文、理、工、管、法等齊全學科門類的綜合型大學。中心通過整合校內地質學、生物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等優勢學科的相關實驗平臺與資源,建立了多學科協作機制,本著“文理交叉、理工滲透”的實驗教學理念,實現校內資源共享,為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學科基礎。
中心充分利用陜西及西北地區的文化遺產資源優勢,通過區域協作和科研項目合作等形式,不斷擴大實踐教學的領域和區域。建設期間內,在原有的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法門寺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等18個教學實習基地的基礎上,新增了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廣州鴉片戰爭博物館等實習基地,使校外實習基地達到21個,并選聘教學實習基地單位的業務骨干為本中心的兼職指導教師,進一步豐富了考古學、文物保護技術專業實踐、實驗教學環節的形式和內容;通過國家文物局“磚石質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平臺,與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等依托單位加強了合作研究,實現了資源共享;通過科研項目合作等形式,與新疆、甘肅、青海、重慶等省區的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聯系,進一步拓展了中心的可利用資源。
2.3.1中心網站建設與運行
2009年起,中心就建立了“西北大學文化遺產保護實驗教學中心”網站,設立有“中心概況”、“管理體制”、“實驗教學”、“實踐教學”、“網絡教學”等版塊(見圖2)。經過幾年的建設,不斷增加或更新內容,并日益發揮其特殊的作用。
(1) 利用“中心”網站這個信息化平臺,方便校內外師生了解西北大學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進展、實驗(實踐)課程設置、年度實驗(實踐)教學動態與信息、實驗室簡介及儀器配置與功能,對外交流等基本情況。
(2) 利用“中心”網站這個信息化平臺,將“中國考古學通論”、“科技考古學概論”、“文物保存環境概論”、“田野考古學”等主干課程電子教案和課件及“青銅器粉狀銹清除”、“壁畫保護”、“考古發掘”授課視頻及歷屆學生的優秀論文等一批教學資源上網,方便校內外學生跨時空觀摩學習,有力地促進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利用與共享,提高了教學效果。

圖2 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網站首頁
(3) 利用“中心”網站這個信息化平臺,鏈接了“史前考古學”、“科技考古學概論”等國家級、省級文化遺產類精品課程資源和“國家文物局”、“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網”等網站,方便學生學習相關課程,及時了解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的方針、政策、措施和文化遺產保護科研狀況、相關科學技術的進展情況等。
(4) 利用“中心”網站這個信息化平臺,向社會大眾宣傳文化遺產知識、西北大學文化遺產類各專業的特色與培養模式,引導廣大青年認識我國的文化遺產特點,了解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與方法。為弘揚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促進社會大眾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3.2建設信息管理平臺
打破傳統實驗室管理模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中心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先進的實驗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實現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與管理工作現代化、開放化、高效化的重要保障[15-16]。
近年來,隨著中心的建設進展,大型儀器設備日益增多而管理工作量也日益增多,傳統的管理觀念、管理方式和管理體制已很難適應發展形勢的需要,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中心利用校園網和實驗室局域網,構建了交互式的實驗教學管理信息平臺,實現了大型實驗儀器的預約管理與共享,使得儀器設備的使用率提高了30%左右;通過門禁和監控系統也使得實驗室日常運行得到了有效管理。
中心經過幾年的探索,雖然在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具體管理細節上還需要不斷完善和加強。
(1)進一步強化學校、文化遺產學院二級管理體制,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不斷加強與文化遺產研究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校內相關單位緊密協作與聯系,優化實驗室與教學科研資源的共享,教師隊伍互通互用,學科平臺共建的格局。
(2)牢固樹立管理服務于教學科研的理念,在西北大學關于實驗室、儀器設備、實驗室安全等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管理規則,加強專職管理員的教育與培訓,加強日常運行的管理和服務,加強實驗室環境建設,努力營造勤奮、和諧、團結的實驗教學氛圍。
(3)借鑒校內外和國外相關實驗室管理的先進經驗和方法,加強現代信息化技術在日常管理中的應用,依據實驗室布局的特點與環境,不斷完善實驗教學管理信息平臺和安全監控設施,努力形成科學、高效、人性化的管理機制,不斷提升實驗室運行效率。
[1] 張曉寧.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應該處理好的四個關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12):86-88.
ZHANG Xiao-ning. Four Rel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Center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7(12):86-88.
[2] 周 詳,洪 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個性化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3): 8-10.
ZHOU Xiang, HONG Xia. Construction of Specific Character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6,23(3): 8-10.
[3] 鄭春龍,胡惠君,蔣聯海.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實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5): 73-76.
ZHENG Chun-long, HU Hui-jun, JIANG Lian-hai.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Province-grade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Construction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7,26(5):73-76.
[4] 孟慶繁,逯家輝,孟 威,等.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9):1-3.
MENG Qing-fan, LU Jia-hui, MENG Weietal. Study and practice about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exquisi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laboratory [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6,23(9):1-3.
[5] 李 穎,習友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運行機制與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4):88-90.
LI Yin, XI You-bao.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Operational and Managerial Mode of Experimental Center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9,28(4):88-90.
[6] 初漢芳,李 鋒.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0,13(6):139-141.
CHU Han-fang, LI Feng. Study and practice on management model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in colleges [J]. Laboratory Science, 2010,13(6):139-141.
[7] 陳兆夏,王 恬,李俊龍,等.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農業教育,2012(6):26-28.
CHEN Zhao-xia, WANG Tian, LI Jun-longet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J]. China Agricultural Education, 2012(6):26-28.
[8] 李 程,龍鼎新,何愛桃,等.預防醫學開放性實驗室管理模式及運行機制的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5):39-40.
LI Cheng, LONG Ding-xin, HE Ai-tao,etal. Exploration of management mode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opening laboratory in preventive medicine [J].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2010(5):39-40.
[9] 陳 鋒,熊勝緒.財經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119-122.
CHEN Feng, XIONG Sheng-xu. Exploration 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s of national economic manage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demonstrating centers in financial colleges [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2,29(1):119-122.
[10] 傅 平,劉 超.傳媒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0):319-321.
FU Ping, LIU Chao. Reflections 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Media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2,31(10):319-321.
[11] 朱珊娜,張曉峰,安福定,等.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理與運行模式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11):29-31.
ZHU Shan-na, ZHANG Xiao-feng, AN Fu-ding,etal. Management and operating mode in compu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J]. 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 2013(11):29-31.
[12] 張宏彥,凌 雪.文化遺產實驗( 實踐) 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171-174.
ZHANG Hong-yan, LING Xue.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Heritage Experiment or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12,31(8):171-174.
[13] 王國強.示范中心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05(5):108-111.
[14] 朱科蓉,韓建業.文科綜合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運行模式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9):15-17.
ZHU Ke-rong, HAN Jian-ye. Study on operating mode of experimental and train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 of comprehensive arts [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1,28(9):15-17.
[15] 黃 凱.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12,58(S1):229-232.
HUANG Kai.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J]. J Wuhan Univ(Nat. Sci. Ed.). 2012,58(S1):229-232.
[16] 可 燕,蔣海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設想[J].中醫藥導報,2009,15(1):96-97.
·名人名言·
聰明的資質、內在的干勁、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堅忍不拔的精神。這些都是科學研究成功所需的其他條件。
——貝費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