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茂華
從“養身”到“養心”
——記南通老區頤和舒雅老年公寓
□ 張茂華

頤和舒雅老年公寓的一角
在革命老區南通市石港鎮花市街村,有一座花園式的大型福利養老機構——頤和舒雅老年公寓。公寓創辦人朱美娟在希望的田野上,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當年,62歲的朱美娟身患癌癥多年,丈夫又患有嚴重肝病。但她事業有成,已經擁有她親手創建的南通市第一家私營客運企業——崇川旅游客運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擁有兩家駕校,擁有市區黃金地段的5套房產。是在家含飴弄孫安度晚年,還是不怕艱辛再度創業?她選擇了后者。朱美娟年輕時曾在四安與石港兩鎮結合部插過隊,擔任過公社鐵姑娘隊長,把青春和汗水留給了“第二故鄉”,因此常懷感恩和懷念之情,夢想在此建起一座養老機構,讓“第二故鄉”的老人能在家門口住上滿意的養老院。在安排好丈夫生活的前提下,她轉讓了客運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賣掉了兩套房產,再通過借貸方式,籌集了經費。在通州區民政部門和石港鎮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于2010年投資數千萬元,建造了8000平方米、300張床位的民辦大型福利型養老機構——頤和舒雅老年公寓。
朱美娟年逾花甲,老年人辦老年公寓,自有她與眾不同的周到和縝密。她在南通地區遍訪10多家養老機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她建造了綠瓦紅墻的“親情樓”,樓內設有幾十套兩室兩廳(一廚一衛)的家庭間。逢年過節,在外地工作的子孫可以來老年公寓陪伴老人,合家團圓,并且免費居住直到假日結束。此間可以自己買菜燒飯,也可以從老年公寓訂菜。老年公寓就是自己的家,入住老人可以盡情享受天倫之樂。
老年公寓在保證了占地將近一半的綠化空間之后,于零星地帶開拓果蔬種植基地,一年四季分別種植瓜果蔬菜,還開挖了池塘,放養魚蝦,同時為老人提供了垂釣的方便。利用公寓邊角建造了雞、鵝、鴨舍和豬舍羊圈,用無害飼料喂養,保證老人食用安全健康。目前老年公寓的菜肴基本能自給自足,老人們吃得放心。
老年公寓在池塘邊開辟了小小動物園,養了名犬、名鳥,尤其是一種名貴八哥,能讓老人們休閑時“人鳥對話”,逗個樂兒,喚起老人未泯的童心,活得更舒心。老年公寓在大禮堂增設了紅色小舞臺,配置了音響設備,入住老人可以聚集一起唱個曲兒,扭個秧歌。老年公寓每年都要請南通市老年科技協會文藝隊和附近鄉鎮京劇票友、通劇愛好者以及附近學校的少先隊員來演出或者舉行聯誼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入住老人中,有一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對象,如盲人、偏癱老人和患有抑郁癥的老人。老年公寓為他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務。護工們不怕苦不怕臟,不計較病人發脾氣,總是耐心滿足他們的生活與心理需求。有的老人想到市區看看,順帶購物,老年公寓就派車由護工陪同去南通市有關景區看看,去大型超市購物。
在飲食方面,為了滿足老人的口味,朱美娟親自去南通市餐飲業學習糕點制作技術,回來親自下廚制作多種松軟美味的糕點,讓老人們一飽口福。她還經常與廚師們商量制作多樣化的菜肴。
頤和舒雅老年公寓這一系列的服務,拓展了“養老”新概念。公寓服務團隊充分認識到,時代在發展,老年人在物質生活方面得到保障以后,渴望著精神和心理上的關心與慰藉。養老應當從過去的“養身”上升到今后的“養心”這個更高的層次,這就是頤和舒雅老年公寓的服務理念。
(編輯 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