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 偉,苑翠珍,許 原
經食管心房調搏是一項無創性電生理檢查方法,是臨床重要的輔助檢查手段。多年來由于起搏電壓較高,易引起較強的不適感或刺激癥狀,成為阻礙該項技術在臨床推廣與使用的最大障礙。本研究旨在分析重復使用食管電極導管是否與食管調搏起搏電壓閾值過高有關,為解決食管調搏電壓閾值過高的問題提供臨床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2013年于重慶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行食管調搏檢查的患者123例,其中男57例,女66例,年齡8~66歲,平均(39.3±14.1)歲。根據食管電極導管重復使用次數將其分為3組,A組:采用新導管或曾使用過1~2次電極導管的患者30例;B組:采用曾使用過3~4次電極導管的患者33例;C組:采用曾使用過4次以上電極導管的患者6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電極導管選擇 選用蘇州市東方電子儀器廠生產的普通4極食管電極導管。新電極導管與曾使用過的電極導管使用前均進行清洗,并經環氧乙烷滅菌消毒[1-2]。
1.2.2 插管方法與插管深度 插管方法均采用經鼻插管法。最適深度和最佳起搏位置的確定依據:(1)計算公式:插管深度(cm)=(身高+200)/10;(2)食管導聯心電圖P波呈正負雙相,且振幅最高的位置為最佳起搏部位[1];(3)刺激電極間距固定:1極為陰極(發放脈沖),3極為陽極(回路)。
1.2.3 起搏電壓閾值 使用東方DF-5A型心臟電生理刺激儀,起搏頻率高于患者自主心率10次/min,采用S1S1連續刺激。初始電壓為10 V,起搏后逐漸增加起搏電壓,直至心房被穩定奪獲,此時為最低的起搏電壓,將其確定為起搏電壓閾值。


表1 3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in the three groups
注:▲為χ2值;與A組比較,*P<0.05,與B組比較,△P<0.05

表2 起搏電壓閾值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Table 2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acing threshold voltage
注:模型1僅納入使用次數,模型2最終納入使用次數和年齡
2.1 3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3組患者的性別、身高、插管深度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患者的年齡、起搏電壓閾值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B組起搏電壓閾值高于A組,C組起搏電壓閾值高于A、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起搏電壓閾值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起搏電壓閾值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身高、插管深度及使用次數為自變量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回歸方程為起搏電壓閾值=10.44+1.242×使用次數+0.053×年齡。結果顯示使用次數和年齡與起搏電壓閾值相關(P<0.05,見表2)。
經食管心房調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與實用價值,是臨床重要的輔助檢查手段,已被廣泛使用。尤其適用于不能開展心內電生理檢查的基層醫院。經食管心房調搏往往因起搏電壓較高引起患者較強的不適感或刺激癥狀而飽受爭議[2-3],因此探索如何降低經食管心房調搏的電壓已勢在必行。
眾所周知,針對介入性電極導管已有明令禁止多次使用的規定,但經食管心房調搏所使用的電極導管屬于非介入性電極,其結構簡單,直徑更小,也更容易損壞。目前國內尚無對食管電極導管使用次數的具體規定,也沒有相關的臨床研究。因此,國內在食管調搏中普遍存在電極導管使用后再多次重復使用的現象(每次使用后消毒)。本研究對多次重復使用的電極導管在不同使用次數時的起搏電壓閾值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使用新的及曾使用過1~2次電極導管患者的平均起搏電壓閾值僅為(13.07±2.63)V。臨床觀察顯示,15 V或以下的起搏電壓發放脈沖刺激時,絕大多數患者無局部癥狀,或因心率增快偶有輕微不適感。而采用曾使用過3~4次、4次以上的食管電極導管時平均起搏電壓閾值高達(17.15±2.60)、(21.65±1.89)V。當起搏電壓超過20 V后,在起搏頻率增快的雙重作用下,患者可出現明顯的不適感甚至局部燒灼感。
曾使用過多次的電極導管較初次使用的起搏電壓閾值高的原因可能如下:(1)多次使用的電極導管,在每次使用后需要清洗、消毒,在刺激脈沖發放時產生的電極極化,這些過程均可增加電極表面鈍化膜的厚度,由于鈍化膜導電性能極差,其厚度的增加直接導致電極表面阻抗增高。(2)由于操作不熟練,插管時導管過度彎曲甚至打折也可造成導管損傷,使導管電極的內部結構發生改變,進而引起電極導管阻抗增高。
按照國家藥監局對醫療器械標準的規定,生產廠家制定了電極導管標準導電性能,直流電阻導管阻抗≤10 Ω。臨床使用中發現重復使用的電極導管在測定阻抗(不破壞已形成的電極表面鈍化膜)時,導管阻抗明顯增高[4]。導管阻抗增高,為達到有效刺激電流,必然導致起搏電壓的升高,才能有效奪獲心房;而電壓的增高進一步導致患者出現局部刺激癥狀、燒灼感或其他不適。本研究結果證實多次使用的電極導管的起搏電壓閾值明顯增高。此外,重復使用電極導管也帶來了交叉感染的潛在危險。
為了減少患者在檢查中的不良反應,避免交叉感染。筆者建議對食管電極導管的使用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提倡不重復使用或在嚴格消毒的情況下限制食管電極導管的使用次數。
1 許原,李中健.食管導聯心電圖的記錄[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2,1(2):111-114.
2 李忠杰,許原,惠杰,等.食管心臟電生理中國專家共識[J].臨床心電學雜志,2011,20(5):321-331.
3 許原,李忠杰,惠杰.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的研發概況[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3,2(1):40-43.
4 苑翠珍,李喬華,儲偉,等.食管電極導管消毒方法對起搏閾值的影響[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4,3(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