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鋼 沈依培
淺析保險公司動態財務分析技術應用
孫 鋼 沈依培
動態財務分析(DynamicFinancialAnalysis,DFA)技術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美國,是一種運用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模擬技術,對保險及再保險公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各項操作進行系統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近幾十年來,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導致保險市場的周期性價格變化幅度增大,保險公司經營狀況不穩定。這不僅關乎公司的估值,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償付能力變化。為此,業界開始對保險業務風險結構進行研究,DFA技術由此得到了迅速發展。
DFA是系統分析保險公司風險結構和制定風險管理策略的一項技術。不同于傳統的靜態孤立分析法,DFA借助概率分布和隨機過程模型以及計算機模擬技術,將公司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及其相互關系連同風險管理策略一起進行整體的動態定量分析。它能夠對理賠過程、自然災害、再保險安排、資產投資和資本分配等進行成千上萬次的情景模擬。
DFA可有效幫助保險公司計價保險產品、預估理賠準備金、設計風險管理方案、分析財務報表、計算和分配經濟資本等。同時,監管部門利用DFA技術評估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評級機構將DFA的應用作為衡量企業內部風險控制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投資者借助DFA估計企業的盈利能力。當然,直接獲益者還是保險公司,因為DFA可幫助公司實現經營管理目標。
理解DFA可以從剖析保險公司的風險結構開始。風險是發生某類事件的不確定性,這類事件一旦發生,往往會造成超出一定容忍程度的損失。風險結構是指各種風險的組合及其相互作用。典型的保險公司的風險結構可從其資產平衡表上識別(見圖1)。
保險公司的風險結構中通常包含以下七大類風險:
1.投資風險
保險公司的絕大部分資產以金融資產形式存在,如債券、股票、金融衍生品等,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匯率、失業率、工資增長率、股市指數等宏觀經濟指標的變化都可能導致其資產市值的變動。

圖1 保險公司風險結構和資產平衡表
2.信用風險
保險公司有相當一部分資產來自于代理商的應付款和再保險理賠金。這些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無法如期兌現的風險。
3.承保風險
這是保險公司最主要的風險,即其所收取的保費可能不足以支付相應的賠款。
4.操作風險
合規操作對保險公司極其重要。信息系統的任何故障都有可能導致公司操作癱瘓。復雜的保險合同條款則極易被操縱。
5.資產與債務不匹配的風險
保險公司負有及時賠付的法律責任。但因理賠流程較復雜,支付時間點通常無法預先確定。同時,機會成本又使得保險公司不會將過多的資產以現金的形式存放。這便產生了資產缺乏流動性,或與債務久期不相匹配的風險。
6.融資風險
保險公司通常采取發行股票、債券、各種混合型證券以及并購等手段來支持發展,但不同的融資方式因其杠桿系數不同而存在不同程度的破產風險。
7.流通風險
在資本市場上,無論是保險公司所投資的產品還是其所發行的證券都可能面臨流通性風險,這些風險將影響公司的資產市值和融資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類型的風險或同一類型的不同風險并非完全相互獨立,它們通常會因某些因素的影響而相互關聯。譬如,高通脹會迫使保險公司調高理賠準備金水平,而基準利率上調也會使公司的債券投資貶值。這些關聯性風險是保險公司整體風險結構中不可忽略的問題。
DFA可幫助保險公司模擬復雜的風險結構并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以實現提高公司償付能力、有效使用風險資本及提高資本回報率的目的。
典型的DFA系統的功能模塊大致如圖2所示,其核心是動態財務分析模塊,其他模塊則提供各種輔助功能或提供數據。它們相對獨立但又密切協作。
DFA大致可通過以下四個步驟的運行和不斷循環來完善。
1.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是DFA建模的前提。保險公司須及時對其內部歷史數據和業界數據進行消化和處理,并根據時間或公司間的重大差異對數據進行調整,應通過各個相關部門的合作確保所用數據的完整、一致和正確。
2.風險描述
數學模型模塊將根據實際情況尋找合適的風險隨機模型及其相應參數,利用巨災模型(RMS、AIR和EQECAT)的計算結果建立巨災風險模型,并為各種財務報表建立隨機模型,以實現對各類風險的個別建模。理賠準備金是保險公司的特殊財務科目,是其債務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理賠準備金模塊綜合運用精算、概率統計和隨機過程模型,不僅要對準備金進行分析,還要允許動態財務分析模塊對其進行模擬。資產的流通和信用風險體現在其市值中,評級機構所公布的報告反映了市場對這些風險的判斷,可以被DFA用來調整資產的估值。操作風險通常會被考慮在相關操作所涉及的資產或負債對象的風險描述中,而動態財務分析模塊可有效地將操作風險與操作所涉及對象的風險聯系起來進行統一建模。
經濟情景生成器負責生成包含各種宏觀經濟指標的情景。其首先利用隨機過程模型對宏觀經濟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沖擊進行預測,如次級債危機和高科技股票泡沫等;隨后根據沖擊影響后的各項經濟指標水平,嘗試各種可行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并觀察這些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持續調整,直至宏觀經濟總體供需關系達到穩定的平衡狀態;然后,等待下一個破壞穩定狀態的事件發生,循環以上過程直至目標時間段終止。經濟情景生成器在模擬過程中生成的各項經濟指標被DFA運用。這些經濟指標可以作為對保險公司資產和負債變量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的宏觀經濟參數。

圖2 DFA系統的基本功能模塊結構

圖3 再保險風險轉移對經濟資本的影響
動態財務分析模塊提供各種考慮隨機變量時間或相關性的模型。應用編程界面可以幫助擴展DFA建模功能。
3.風險管理策劃
如圖3所示,在滿足同等償付能力標準的前提下,安排某種再保險相對于不采取任何風險轉移措施,可為公司節省約30%的經濟資本。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可以幫助公司拓展市場,增加利潤,減少經濟資本的投入,提高投資回報。動態財務模塊通過靈活的建模機制來幫助分析和比較各種風險管理策略。集團公司、再保公司以及相互關聯的風險交易參與者,在模塊中都得到精確定義。DFA可以在不同的風險衡量標準下,針對不同的風險水平生成具有最高潛在回報的資產和負債分配組合,即所謂的有效組合前沿,以幫助保險公司根據自身的風險定位來優化風險處理方案。在評估各種風險管理方案時,DFA提供多種模型,將交易對方的信用風險考慮進來,包括處理評級機構構造的信用級別遷移矩陣等。資產和負債的匹配要求可以作為優化算法的邊界條件來加以考慮。
此外,DFA還可以幫助保險公司制訂融資計劃。DFA可以預測公司未來的經營狀況及資本需求,并結合資本市場的融資成本,提出最為合理的資本結構建議。
4.經濟資本分配
資本的主要作用是應付不確定因素所造成的資金短缺和為公司發展提供必需的資金。DFA根據風險程度將資本分配至相應的風險源。這樣,保險公司可以合理地調配資本,判斷業務或資產的質量,并實行基于風險和回報優化組合的業績考核辦法。
DFA的應用是一個循環并完善的過程,應該及時調整模型以反映企業的現實狀況。為確保模型的真實性,分析結果需得到實際驗證,任何顯著的差異均需給出合理解釋。
同時,應將DFA系統構建成公司信息系統的一部分,這將有助于數據的有效共享。應用編程界面通過標準編程接口來實現DFA系統和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和功能協作。
DFA技術在中國尚處于初級階段。目前,一些規模較大的保險公司已開始與國際上知名的咨詢公司在DFA領域展開合作。推廣使用DFA技術對中國保險業的發展意義深遠。
1.市場監管
保監會正在制定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為此,我國保險公司必須建立起更為成熟的內部風險管理機制。DFA將有助于風險識別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2.信用評級
評級機構已將DFA能力作為評估的標準之一。DFA將幫助中國保險公司在國際市場上提升信用等級,增強競爭力。
3.市場開拓
保險市場具有全球性。就尋求再保險保護而言,許多跨國公司都使用DFA厘定價格。DFA可以幫助中國保險公司在國際市場上尋找更多的合作機會。
(作者單位:中國人壽上海市分公司,UltimateRiskSol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