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杰
白城市結核病防治研究所,吉林白城 137000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臨床護理效果的觀察和分析
康杰
白城市結核病防治研究所,吉林白城 137000
目的觀察和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臨床護理效果。方法對70例患者在常規降糖治療和抗結核化療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藥物治療護理、心理護理和出院健康教育指導等綜合性護理措施。結果70例患者中,59例治愈,7例好轉,4例無效(死亡1例),總有效率為94.28%。結論在規范抗癆治療的同時,嚴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并給予患者個體化綜合性護理措施,可以達到提高治療效果,防止并發癥發生的目的。
糖尿病;肺結核;臨床護理;效果觀察
糖尿病與肺結核均是人群常見病和多發病,兩病常并存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糖尿病患者罹患肺結核的機會是普通人群的4~8倍[1],病死率達到28.6%~32%,嚴重威脅兩病并存人群的身心健康甚或生命安全。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表現不同于單一疾病,治療和護理較為復雜,不像單一疾病那樣簡單,臨床實踐中應警惕兩病并存的發生,以免增加防治難度。活動性肺結核可加重糖尿病病情,誘發各種并發癥。如果不重視臨床護理,患者可能因為身體、心理等原因失去治療的信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為此,筆者觀察和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近年來白城市結核病防治研究所經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齡為52歲;初治患者48例,復治患者22例;患者均符合1999 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2]和肺結核診斷標準(WS288-2008)。
1.2 治療方法
糖尿病以飲食治療為基礎,合理選擇口服降糖藥物或使用胰島素。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前提下,按照國家規定的初治和復治病人免費治療管理指南中的方案治療肺結核。療程均足夠,在1年以上。治療過程中,采取個體化的護理措施。
1.3 治療結果
治愈59例,7例好轉,4例無效(死亡1例),總有效率為94.28%。
2.1 藥物治療護理
在肺結核化療過程中,護士應監督患者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和全程用藥,這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防止發生耐藥菌所致治療失敗的發生。在執行醫囑過程中,在發藥時必須看到患者服藥到口,同時做好輸液治療和護理工作。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并教會患者如何觀察和發現使用的抗結核和降糖藥物的毒副作用,密切檢測患者出現的異常病情變化,并針對具體情況給予綜合護理,切實保證應有的治療效果。
要遵醫囑按時做好患者的各種輔助檢查及其護理工作。護士要教會患者留取檢驗標本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要告知患者采血前的的準備工作,以保證獲得準確的檢驗結果。在做各種影像檢查時,要囑家屬或自己親自陪同患者前往。
要采取各種措施,預防患者罹患各種其他感染性疾病;要做好環境舒適護理[3],強調飲食治療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并指導患者做好心理治療和護理工作。
2.2 心理護理
當患者出現嚴重結核中毒癥狀,加之糖尿病會出現各種急性和慢性并發癥,會失去甚或喪失治療的信心,出現各種負性心態,這會削弱機體的免疫機能,降低機體的抵抗力[4]。此時護士必須運用護理程序,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個體化心理護理措施:①引導患者適應環境。患者離家住院,不能隨便會見親人,且要忍受疾病折磨,擔心自己能否醫好,預后如何,不適應集體生活。護士要引導患者進入病人角色,給予適當的啟迪和疏導,調動家庭、社會資源系統,優化病房環境,建立良好的醫患和患患關系,使之逐漸適應醫院生活。②解除患者的負性心態,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在醫療制度允許的情況下,讓患者及時了解病情和檢查結果。
2.3 出院健康教育
主要內容包括:疾病基本知識、飲食治療、體育鍛煉、藥物治療和并發癥預防和治療等健康教育內容,告知患者血糖控制在疾病治療中的意義,告知患者或其家屬如何自我監測血糖或尿糖,定期做其他相關輔助檢查項目,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后,兩種病癥相互作用,使病情變得更加復雜,臨床治療較為困難。由于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強化了糖異生作用,蛋白質分解加速,降低了機體抗體和免疫球蛋白的生成。肺結核合并糖尿病后抗結核藥物敏感性下降,治療病程相對較長。患者發病后,會出現午后低熱、盜汗、乏力、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全身癥狀,會出現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難和程度不同的咯血[5]。為了盡快控制病情,必須在良好控制血糖的情況下,及時應用抗結核化療藥物,在此過程中加強化療藥物的檢測護理尤為重要。抗結核藥物副作用較大,在治療中應觀察藥物的敏感性,不敏感者及時更換藥物以達到治療效果。
隨著糖尿病患者的逐漸增多,明顯增加了同時罹患肺結核和糖尿病的機會。血糖水平也高,合并肺結核的機會越大,50歲以上老年人發病機會更大。患病后機體處于營養不良狀態,免疫能力降低,加上年老體弱,是誘發肺結核的原因。糖尿病合并肺結核,需要降糖、抗癆治療雙管齊下。血糖水平高者合并肺結核后病情更重。抗結核和降糖治療6個月后,以空腹血糖11.1 mmol/L為界點,可以合理判斷患者病情恢復情況[5]。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治療應在規范抗癆治療的同時,嚴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這是獲得滿意療效的前提。
[1]張敦熔,莊玉輝,金關甫.現代結核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0:582.
[2]錢榮生.關于糖尿病的新診斷標準與分型[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0,8 (1):5.
[3]王彥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整體化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9 (23):337-338.
[4]李金華.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0,8 (31):132-133.
[5]呂林楓,閆德明,劉燁.肺結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9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6):248-249.
R521
A
1672-4062(2014)06(a)-0062-01
201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