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城市初中生家庭客觀環境與家庭心理環境的關系
——以昆明市城區某中學初一學生為例

2014-02-10 06:09:52梁文濤周晨旭顧世昆彭麗華彭建玲
大理大學學報 2014年9期
關鍵詞:環境

梁文濤,周晨旭,顧世昆,彭麗華,彭建玲

(1.云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昆明 650223;2.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昆明 650500;3.昆明市第二中學,昆明 650031;4.大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云南大理 671003;5.昆明理工大學國際學院,昆明 650093)

城市初中生家庭客觀環境與家庭心理環境的關系
——以昆明市城區某中學初一學生為例

梁文濤1,周晨旭2,顧世昆3,彭麗華4,彭建玲5

(1.云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昆明 650223;2.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昆明 650500;3.昆明市第二中學,昆明 650031;4.大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云南大理 671003;5.昆明理工大學國際學院,昆明 650093)

調查城市初中生家庭客觀環境與心理環境的關系,對昆明市城區某中學初一48名學生及其家長采用家庭環境量表中文版和自編問卷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家庭心理環境與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家庭人口數均有密切關系。

城市初中生;家庭客觀環境;家庭心理環境

家庭(family)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環境,在傳統和法律上,家庭是指居住在一起的,由血緣、婚姻或收養關系聯系在一起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們〔1〕2。

最早提出家庭環境概念的Vennon認為:“所謂家庭環境(family environment),往往是指家庭為受教育者所創造的學習環境和所提供的學習條件,如一定的學習場所,適當的圖書設備和必要的生活保障等。”國內學者將家庭環境分為三種:硬環境和軟環境、顯性環境和隱性環境、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2〕。筆者將家庭環境分為客觀環境和心理環境。家庭客觀環境是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家庭條件,如家庭結構、家庭經濟狀況和父母職業等;家庭心理環境是指人為因素形成的家庭條件,包括家庭中一切家庭成員的世界觀、父母教養方式、家庭成員親密度等。

20世紀70年代初,Belsky提出了家庭系統的觀點,作為家庭系統觀點的代表人物Minuchin把家庭看成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提出家庭是由復雜的、多個相互依賴的亞體系構成,且只有把每個亞體系放在整個家庭系統中才能被理解。從生態系統觀來看,對少年兒童心理健康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是家庭和學校,隨著時間的改變,微系統會從以家庭為重心轉向以學校為中心〔3〕。這些關于家庭環境與兒童健康發展關系的觀點得到了許多研究的證實。國內外大量研究發現,持久的家庭不和、不良的家庭氣氛、家庭親密度差、情感表達差、家庭矛盾程度大和家庭暴力與兒童行為問題的發生具有密切關系〔4〕。例如Borge報道,兒童行為問題的發生與母親的受教育程度和對兒童的期望值密切相關,父母受過高等教育和對孩子有著較高的期望值是兒童行為問題的保護因素〔5〕。Lucia等人研究發現,家庭親密度對子女心理健康有影響,母親評定的家庭親密度對子女的注意問題和內隱問題有積極的改善作用〔6〕。國內學者研究發現,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家庭親密度、文化性、矛盾性、娛樂性等因素會影響中小學生的人格特征,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影響最大的是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家庭親密度和矛盾性因子,家庭心理環境影響青少年人格特質,青少年網絡成癮與家庭心理環境有密切聯系〔7-10〕。

影響家庭心理環境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近幾十年社會學家開始關注社會經濟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對個人生活和家庭影響的測量和評估。社會經濟地位是結合經濟學和社會學關于某個人工作經歷和個體或家庭基于收入、教育和職業等因素相對于其他人的經濟和社會地位的總體衡量。社會經濟地位是反映家庭經濟狀況的指標,一般通過父母職業、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進行測量,它影響著一個人的早期社會化、角色期望和角色投射、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受教育的機會等,基本上所有與教育有關的因素都與社會經濟地位有關。最重要的是,社會經濟地位決定并導致了權勢、權利和機會的重大差別〔1〕133。

家庭社會經濟地位(Family’s Socio-economic Status)是指根據家庭所獲取或控制有價值資源(如教育、財富、社會地位等)的程度進行的層級排名,它反映了個體獲取現實或潛在資源的差異。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差異是影響個體成長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家庭收入及財富狀況直接影響子女對自己職業選擇意向的認知。高收入家庭中的青少年有更高的職業抱負,追求有威望的職業,并且職業預期很高〔11〕。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表現出較低的學業預期、職業抱負和職業成就〔12〕。拉斯梅特·米斯特里等通過測量被試對收入是否充足的感受性,研究發現,被試受不同的經濟資源影響,這些效應造成了普遍的心理壓力、抑郁和低的自身效能感,進一步影響了父母對孩子的反應,并感到對孩子缺乏控制〔1〕151。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生理發育十分迅速,但其心理發展的速度則相對緩慢,身心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容易引起種種心理發展上的矛盾。與父母之間的關系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在情感、行為和觀點上與父母脫離,父母的榜樣作用削弱。而且初中生社會經驗不足,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對于他們來說尤為重要。在以往心理學研究中,關于家庭客觀環境與家庭心理環境的關系驗證性研究中,主要考慮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父母職業兩個指標。

一、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法,從云南省昆明市城區某初中抽取初一年級48名(男23人,女25人)學生,其年齡分布為12~14歲,平均年齡為12.60歲。

(二)工具

1.家庭環境量表中文版

家庭環境量表由美國心理學家Moss于1981年編制,量表有90個條目,分為10個分量表(10個家庭特征):①親密度,即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承諾、幫助和支持的程度;②情感表達,即鼓勵家庭成員公開活動,直接表達情感的程度;③矛盾性,即家庭成員之間公開表露憤怒、攻擊和矛盾的程度;④獨立性,即家庭成員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⑤成功性,是將一般性活動,如上學和工作變為成就性或競爭性活動的程度;⑥知識性,即對政治、社會、智力和文化活動的興趣大小;⑦娛樂性,即參與社交和娛樂活動的程度;⑧道德宗教觀,即對倫理、宗教和價值觀的重視程度;⑨組織性,即安排家庭活動和責任時有明確的組織和結構的程度;⑩控制性,即使用固定家規和程序來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

該量表由我國費立鵬等人進行第三次修訂,將不適合中國家庭的一些項目進行了修改,并對兩個最不滿意的分量表(獨立性和道德宗教觀)的項目進行了重新編寫,修訂后的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所有項目按是非題形式回答,回答“是”計1分,答“否”計2分〔13〕。

2.基本信息調查表

自編家庭人口統計學資料和客觀家庭環境調查表,主要包括:學生性別、年齡、年級、父母婚姻狀況、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職業、家庭人口數、家庭年收入等。

(三)方法

學生在調查員的指導下,現場填寫“家庭環境量表”,當場收回問卷。

由學生帶給家長填寫基本信息調查表并帶回學校,一周后收回問卷。

研究共發放“家庭環境量表”53份,收回5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48份(有效率90.57%);發放“基本信息調查表”53份,收回52份(回收率98.11%),其中有效問卷52份(有效率100%)。以48份有效家庭環境量表問卷和對應的基本信息調查數據資料進行分析。

用EpiData和SPSS18.03.1進行錄入和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家庭收入狀況

本研究被試家庭年收入均值為9.74萬元(1萬元~100萬元),家庭人均年收入均值為2.78萬元(0.17萬元~16.67萬元)。根據國家統計局云南調查總隊2013年1月20日發布的數據,2012年云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 075元。以此為標準,本研究被試家庭分為低收入組(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1 075元)和高收入組(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于21 075元)。由表1可知,高、低收入兩組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466,P<0.001),揭示兩組可以分別代表各自群體。

表1 兩組家庭的收入比較(

表1 兩組家庭的收入比較(

注:*P(雙側)<0.05,**P<0.01,***P<0.001。以下同。

項目 高收入組(n=24) 低收入組(n=24)t家庭人均年收入∕萬元4.41±2.8701.16±0.5185.466***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兩組家庭在人口數、總住房面積、人均住房面積上的差異,結果如表2所示,兩組家庭在人口數和人均住房面積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在總住房面積上高收入組家庭顯著高于低收入組家庭(t=-2.190,P=0.034)。

表2 兩組家庭的人口數、住房面積差異比較(

表2 兩組家庭的人口數、住房面積差異比較(

項目人口數∕人總住房面積∕m2人均住房面積∕m2低收入組(n=24)2.54±0.884 84.56±52.00高收入組(n=24)2.17±0.637 116.88±50.246tP1.686 -2.190* 0.099 0.034 28.80±27.49636.82±14.209-1.6860.210

(二)家庭環境量表得分與全國常模比較

家庭環境量表得分經單樣本t檢驗發現,獨立性(t=-7.415,P<0.001)和成功性(t=-7.916,P<0.001)均顯著低于全國常模,娛樂性(t=5.837,P<0.001)與道德宗教觀(t=2.475,P<0.05)均顯著高于全國常模。其余因子與全國常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3)。

(三)家庭人均年收入與家庭心理環境的相關性

從表4可見,家庭人均年收入與親密度(r=-0.365,P<0.05)、娛樂性(r=-0.315,P<0.05)都呈顯著的負相關,與控制性(r=0.305,P<0.05)呈顯著正相關。

分別對兩組家庭人均年收入與家庭環境量表各因子進行相關分析發現,低收入組家庭人均年收入與道德宗教觀(r=0.434,P<0.05)和控制性(r=0.563,P<0.01)都呈顯著正相關。高收入組家庭人均年收入與親密度(r=-0.743,P<0.001)、情感表達(r=-0.485,P<0.01)、娛樂性(r=-0.416,P<0.05)和組織性(r=-0.505,P<0.05)都呈顯著負相關,而與矛盾性(r=0.507,P<0.05)呈顯著正相關(詳見表4)。

表3 家庭環境量表各因子得分與全國常模的比較()

表3 家庭環境量表各因子得分與全國常模的比較()

因子親密度情感表達矛盾性獨立性成功性知識性娛樂性道德宗教觀組織性控制性全部被試(a)(n=48) 7.70±2.358 5.36±1.858 1.98±1.927 4.23±1.448 5.19±1.393 5.93±2.110 6.62±2.017 5.81±1.387 6.94±1.725 3.36±1.847低收入組(b)(n=24)7.57±2.313 5.30±1.845 2.08±1.535 4.17±1.614 5.04±1.551 5.78±2.152 6.83±1.669 5.57±1.562 6.91±1.756 3.13±1.517高收入組(c)(n=24)7.83±2.444 5.42±1.909 1.88±2.271 4.29±1.301 5.33±1.239 6.08±2.104 6.42±2.320 6.04±1.233 6.96±1.732 3.58±2.125全國常模(d)(n=126) 7.7±1.9 5.8±1.7 2.2±1.9 5.8±1.4 6.8±1.7 5.6±2.1 4.9±2.0 5.3±1.4 6.7±1.8 3.6±1.8t(a與d)t(b與d)t(c與d)0.006 -1.617 -0.787 -7.415*** -7.916*** 1.092 5.837*** 2.475* 0.939 -0.885 -0.280 -1.289 -0.353 -4.832*** -5.430*** 0.407 5.534*** 0.814 0.582 -1.485 0.267 -0.984 -0.701 -5.678*** -5.797*** 1.125 3.202** 2.947** 0.731 -0.038

表4 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家庭環境量表各因子的相關(r)

(四)家庭人口數、人均住房面積和家庭人均年收入對家庭心理環境的影響

以被試家庭人口數、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作為自變量,以家庭環境量表的各個因子得分作為因變量,應用逐步回歸法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由表5可知,家庭人口數和家庭人均住房面積都未進入回歸方程,只有家庭人均年收入進入回歸方程。家庭人均年收入對親密度和娛樂性兩個因子都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解釋率分別為13.3%和9.9%;家庭人均年收入對控制性因子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解釋率為9.3%。

表5 家庭人口數、人均住房面積、人均年收入和家庭心理環境的回歸分析(未分組)

對高、低收入兩組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在低收入組中,對于道德宗教觀因子,只有家庭人均年收入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解釋率為18.9%;對于控制性因子,依次進入回歸方程的是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家庭人均年收入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解釋率為31.7%,而家庭人均住房面積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解釋率為13.3%。在高收入組中,對于親密度、娛樂性和組織性3個因子,家庭人均年收入都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解釋率分別為55.2%、17.3%、25.5%;對于矛盾性因子,家庭人均年收入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解釋率為25.7%;對于情感表達因子,家庭人口數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解釋率為31.4%。

表6 家庭人口數、人均住房面積、人均年收入和家庭心理環境的回歸分析(分組)

(五)兩組在家庭環境量表各因子上得分比較

回歸結果表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自由度(3,27)的F統計量的臨界值為F0.05=53.94,表明西藏自治區生產總值、高等院校學生數量、西藏高等學校教職工人數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t=1.88>α(0.5)臨界值,因此,X1通過顯著性檢驗,X1與生產總值成正比,有顯著性影響,即西藏自治區教育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在于提高西藏自治區生產總值。t=2.06>α(0.5)臨界值,因此,X2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X2(西藏高等學校教職工人數)和生產總值成正比。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高、低收入兩組在家庭環境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7)。

表7 兩組被試在家庭環境量表各因子上的差異(?)

三、討論

(一)家庭人均年收入與家庭心理環境的關系

家庭收入多少關系到生活水平的高低,是家庭幸福和睦的重要條件。本研究發現,家庭人均年收入與家庭心理環境中的親密度、娛樂性、控制性因子具有顯著相關性,并對其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即隨著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承諾、幫助和支持,以及參與社交和娛樂活動的程度會越低,而使用固定家規和程序來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會越高。這個結果與其他研究結論矛盾。例如馬可比(Maccoby E.)認為,社會經濟地位低的父母更強調服從、尊重權威,更傾向于嚴厲和專制型,而社會經濟地位高的父母更注重獨立、創造和抱負,更多為允許和權威型,與兒童交談、說理更多,向孩子表示更多的溫情〔14〕。矛盾的原因可能是各研究的社會經濟地位指標不同。例如有的研究中的社會經濟地位包括父母職業和受教育水平,但不含家庭人均年收入,而本研究的社會經濟地位指標主要是家庭人均年收入。

進一步的分組研究顯示,低收入組家庭人均年收入與道德宗教觀、控制性呈顯著正相關,并對兩者均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隨著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增加,低收入家庭對倫理、宗教和價值觀的重視程度,以及使用固定家規和程序來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會越高。高收入組家庭人均年收入與親密度、情感表達、娛樂性、組織性、矛盾性呈顯著相關,并對親密度、娛樂性、組織性、矛盾性均有顯著的預測作用。隨著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增加,高收入組家庭的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承諾、幫助和支持的程度,鼓勵家庭成員公開活動和直接表達情感的程度,參與社交和娛樂活動的程度,以及安排家庭活動和責任時有明確的組織和結構的程度會越低,而家庭成員之間公開表露憤怒、攻擊和矛盾的程度會越高。

綜合以上分析顯示,本研究被試家庭人均年收入與親密度、娛樂性的相關性主要體現在高收入家庭,與控制性的相關性主要體現在低收入家庭,并且在不同收入組中,家庭人均年收入與家庭心理環境各因子間有不同的相關性。這與兩組間的家庭心理環境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的結果有矛盾,但是,筆者認為,這個矛盾可能是兩組的樣本量不夠大造成的,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

(二)家庭人口數和人均住房面積對家庭心理環境的影響

本研究應用逐步回歸法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家庭人口數和家庭人均住房面積都未納入回歸方程,說明家庭人口數和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對家庭心理環境因子影響不顯著。進一步對高、低收入兩組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發現,低收入組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對控制性因子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高收入組家庭人口數對情感表達因子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隨著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增大,低收入家庭的控制性越低;而隨著家庭人口數增多,高收入家庭越少鼓勵直接表達情感。這符合一般常理,也與其他研究結論基本一致。這個結果表明,在研究家庭心理環境時需要考慮家庭結構和空間的作用。

四、結論

本研究主要結論為:①家庭心理環境中的娛樂性和道德宗教觀兩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全國常模,獨立性和成功性則均顯著低于全國常模。其中,低收入組家庭獨立性和成功性均顯著低于全國常模,而娛樂性則顯著高于全國常模;高收入組家庭獨立性和成功性均顯著低于全國常模,而娛樂性和道德宗教觀則均顯著高于全國常模。②家庭人均年收入與親密度和娛樂性均呈顯著負相關,與控制性呈顯著正相關。其中,低收入組家庭人均年收入與道德宗教觀和控制性均呈顯著正相關;高收入組家庭人均年收入與親密度、情感表達、娛樂性和組織性均呈顯著負相關,而與矛盾性呈顯著正相關。③在家庭人口數、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三因素中,家庭人均年收入對家庭環境量表上各因子有預測作用。其中,對親密度和娛樂性均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而對控制性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④低收入組中,家庭人均年收入對道德宗教觀和控制性均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對控制性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高收入組中,家庭人均年收入對親密度、娛樂性和組織性均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而對矛盾性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家庭人口數對情感表達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⑤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低兩組在家庭環境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羅斯·埃什爾曼,理查德·布拉克羅夫特.心理學:關于家庭〔M〕.徐晶星,譯.1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彭向君.維漢初中生家庭環境狀況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相關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8.

〔3〕朱皕.近50年來發展心理學生態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心理科學,2005,28(4):922-925.

〔4〕MCGEE R,SILVA PA,WILLIAMS S.Perinatal,Neurologi?cal,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en-year-old Chil?dren with Stable Behavior Problems〔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84,25(4):573-586.

〔5〕BORGE AL.Developmental Pathways of behavior Prob?lems in the young child: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ntinuity and change〔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6,37(2):195-204.

〔6〕LUCIA VC,BRESLAU N.Family cohesion and children’s behavior problems: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J〕.Psychia?try Research,2006,141(2):141-149.

〔7〕余毅震,黃艷,王重建.中小學生人格特征及影響因素的Logistic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3,19(7):868-869.

〔8〕白麗英,葉一舵,王東宇.畬族中學生心身癥狀與家庭環境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6):624-626.

〔9〕肖三蓉,徐光興.家庭環境影響青少年人格特質的性別差異〔J〕.心理學探新,2009,29(2):71-75.

〔10〕李毅,鐘寶亮,崔娟,等.網絡成癮青少年的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12,21(3):206-210.

〔11〕FOUAD N A,BROWN M T.Role of race and social class in career development: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psy?chology〔M〕.New York:Wiley,2000:379-408.

〔12〕HARVEY E.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early pa?rental employment on children of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9,35(2):445-459.

〔13〕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34-142.

〔14〕劉金花.上海市與橫濱市幼兒性格特征和家庭環境因子關系的比較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5(4):51-58.

(責任編輯 胡 椿)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Family Mental Environment of Urba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Taking Junior School Freshmen in a Urban Junior Middle School of Kunming as an Example

LIANG Wentao1,ZHOU Chenxu2,GU Shikun3,PENG Lihua4,PENG Jianling5
(1.Yunna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Kunming 650223,China;2.Department of Education,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China;3.Kunming No.2 Secondary School,Kunming 650031,China;4.College of Further Education,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5.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China)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family mental environment of urba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48 junior school freshmen and their pare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in Chinese version and self-made questionnaire.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family mental environment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nnual per-capita income,per capita living space and family siz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family objective environment;family mental environment

B844.2

A

1672-2345(2014)09-0077-06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9.017

云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Z12003)

2013-11-17

2014-05-21

梁文濤,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心理學研究.

猜你喜歡
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
環境與保護
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高等院校環境類公選課的實踐和探討
掌握“三個三” 兜底環境信訪百分百
我國環境會計初探
中國商論(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人妻21p大胆|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99这里精品| 国产激情第一页| 欧美日本激情| 亚洲天堂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天天色天天综合|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Jizz国产色系免费|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999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国产成人毛片|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91亚洲精选|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18|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九色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青涩在线|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狠狠色丁香婷婷|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国产特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专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欧美成人二区|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婷婷| 色综合五月婷婷| 高清码无在线看|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天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