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章 ,楊明貴 ,陶忠富 ,陸袁波 ,王迎芝
(1.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蔬菜研究所,浙江,315040;2.寧波市東錢湖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不同種植密度對青刀豆春季栽培產量的影響
李林章1,楊明貴1,陶忠富2,陸袁波1,王迎芝1
(1.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蔬菜研究所,浙江,315040;2.寧波市東錢湖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研究了不同種植密度對青刀豆物候期、主要植物學性狀及產量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合理密植可顯著增加青刀豆產量,本試驗中,以株距30 cm、每穴留3株為青刀豆春季栽培最佳種植廠密度,青刀豆產量為800.1 kg/667 m2。
青刀豆;種植密度;春季栽培;產量
青刀豆是我國重要的加工出口創匯蔬菜品種之一[1],寧波地區常年栽培面積2 000~2 667 hm2。目前,各大青刀豆種植基地栽培管理較為隨意粗放,導致產量和種植效益均較低。在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種植密度對作物產量、物候期等具有一定影響[2,3],本試驗研究不同種植密度條件下青刀豆產量及物候期,尋求適宜的種植密度,以期獲得較好產量和效益,為青刀豆生產提供參考依據。
參試品種為青刀豆0747(甬綠4號),由寧波市農科院蔬菜所自行選育,屬矮生早熟類型。
整地施肥,畦面90 cm,溝寬30 cm,溝深25 cm。每667 m2施商品有機肥150 kg、過磷酸鈣25 kg、三元復合肥30 kg。2013年4月12播種,每畦種2行,行距 45 cm,株距分別設為 25、30、40 cm,每穴分別設2株和3株種植,共6個處理(表1),分別為A1、A2、B1、B2、C1、C2。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小區長6 m,寬1.2 m,面積7.2 m2,設3次重復。
觀測記錄不同處理的始花期、結莢期、采收期等主要物候期,具體參照蔬菜研究法。
達到商品采收標準后,對各小區青刀豆豆莢進行一次性采收,每處理隨機挑選5個單株,測定植株主要商品經濟性狀,包括單莢長度、莢粗、單莢質量、單株結莢數、單穴產量等。
從表2可看出,C1處理的開花期、結莢期、采收期分別比其他處理早1~2 d、2 d、2~5 d,說明隨種植密度的減小,物候期會適當提前,但總體影響不大。低種植密度條件下,群體受光通風情況較好,光合作用面積較大,同化作用強,個體間養分競爭少,生長發育快;而高種植密度條件下,單株受光面積小,同化能力減弱,再加上植株之間的養分競爭,使植株生長發育受到一定制約,導致開花、結莢、采收期延遲。
從表2可看出,株高隨種植密度增加而增加,同一密度處理中每穴3株比每穴2株株高要高。另外,商品莢的大小和單莢質量隨著密度的增加而減小,主要由于低密度條件下,植株光合作用強,個體養分競爭少,生長發育快,同化產物積累多。最后,隨著密度增大,單株結莢數不斷降低。在同樣的田間水肥管理條件情況下,高密度處理下,植株對養分的吸收分配相對低密度處理較少。同時,青刀豆對光照強度的反映很敏感,特別在花芽分化后,高密度條件下,植株間相互遮蔽,群體光照條件差,造成落花、落莢增多。

表1 不同密度處理設置

表2 不同種植密度對青刀豆物候期、商品莢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不同種植密度處理對青刀豆產量影響比較明顯(表2),本試驗中,就單穴平均產量而言,C2處理最高,B2處理次之,但兩者之間差異不顯著,在相同株行距條件下,每穴3株比每穴2株處理產量高,并且產量差異顯著。而對平均667 m2產量而言,A2處理產量最高,B2處理產量次之,兩者之間產量差異并不顯著,但A2與A1處理產量差異顯著,B2與A1處理產量差異不顯著,兩者與其他各處理產量相比差異極顯著。試驗結果表明,單位面積種植總株數在青刀豆產量構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試驗結果顯示,C1密度處理的采收期最早,比其他密度處理最多可以提前5 d采收,但目前寧波地區青刀豆生產主要用于加工出口,很少用于鮮食銷售,加工出口企業對青刀豆的提前采收無嚴格要求,提早采收對收購價格提高也意義不大,且在該密度下的產量最低,經濟效益不高。A2密度處理雖然采收期晚5 d,但產量卻比C1密度處理高50.2%。因此,對于整體經濟效益而言,產量提高比采收期提前的意義更大。
在青刀豆產量的構成因素中,雖然單株結莢數、單莢質量、單穴產量等都隨著密度的增大而減小,但是單位面積種植總株數的增大卻彌補了這些不足。本次試驗中,通過增加種植密度,且每穴留3株,在保證單株產量不過于低的情況下,增加了單位面積的總株數來增加產量。本試驗中A2處理雖然產量最高,但與B2處理產量差異不顯著,而青刀豆對光照較為敏感,考慮到青刀豆春季栽培中常遭遇前期低溫寡照、后期多雨等氣候因素影響,過高密度容易誘發落花落莢[4]以及田間病害發生,因此推薦B2處理為春季栽培最佳密度;而在青刀豆秋季栽培中,生育前期溫度高,植株生長較快,光照充足,推薦A2處理為最佳密度。
[1]唐政輝,顧人英,毛敏文,等.青刀豆新品種高產栽培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04(2):83.
[2]王光亮,于金友,秦耀國,等.不同種植密度對法國青刀豆秋季栽培產量的影響[J].農業科技通訊,2008(3):42-43.
[3]何進尚,柳偉祥,何進智.不同栽培密度下大豆生長發育動態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10):5 836-5 837.
[4]鄂成林,風桐,管洪波,等.菜豆落花落莢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吉林蔬菜,2013(7):30.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Green Bean Yield in Spring Cultivation
LI Linzhang1,YANG Minggui1,TAO Zhongfu2,LU Yuanbo1,WANG Yingzhi1
(1.Vegetable Institute,Ningb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ejiang 315040;2.Ningbo Dongqianhu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the phenological phase,main botanical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green bean cultivar Yonglv No.4.The results showed that,rational close planting were contributive to increase the yield of green bean significantly,and the optimal plant density was 30 cm in row spacing and three plants in a hole for spring cultivated green bean in our research,under the condition,the yield of green bean was 800.1 kg/667 m2.
Green bean;Planting density;Yield
S643.2
A
1001-3547(2014)12-0023-02
10.3865/j.issn.1001-3547.2014.12.008
李林章(1977-),男,碩士,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蔬菜育種與栽培技術,電話:0574-87928031,
E-mail:85846625@qq.com
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