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分析

2014-02-10 13:11:44王海霞楊柳王小鳳
會計之友 2014年4期

王海霞+楊柳+王小鳳

【摘 要】 上市公司在財務困境下被特別處理后,傾向于通過各種盈余管理手段來扭虧以避免退市。文章以上市十年、六年被特別處理、兩度被實行退市風險警告的石峴紙業為例,分析了其多次利用債務重組、政府支持、關聯交易等手段進行盈余管理,并揭示了公司利用這些手段的條件,為投資者厘清和洞悉這類公司提供借鑒,也對市場效率的提升提出思考。

【關鍵詞】 盈余管理; 政府補助; 債務重組; 關聯交易

一、引言

盈余管理是指企業管理當局在遵循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通過對財務報告的會計收益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以達到主體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在我國,對于被特別處理的上市公司來說,盈余管理的動機更加強烈。因為按照我國《證券法》規定,當一家上市公司經審計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或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每股凈資產低于股票面值時,公司股票交易就會被特別處理(ST),連續三年虧損,將被直接退市并停止股票交易。所以這類上市公司為了避免被退市,便會通過盈余管理來調整利潤。

盈余管理后的利潤表往往呈現出“二一二”的循環模式,即公司在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的情況下第三年盈利,由于實際上并不具備持續盈利的能力,所以接著又會連續兩年虧損,然后第三年再扭虧,如此反復。通過這樣的操作,這類ST公司便可以成功保殼,但卻降低了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會損害廣大中小投資者的相關利益;對資本市場來說,優勝劣汰的法則不能發揮作用,導致市場效率的降低。

本文以上市十年、六年被特別處理、兩度被實行退市風險警告的石峴紙業為例,揭示其保殼過程中的盈余管理手段及使用條件,為投資者厘清和洞悉這類公司提供警示案例,也對市場效率的提升提出思考。

二、案例分析——以石峴紙業為例

石峴紙業(即延邊石峴白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我國東北地區大型的新聞紙生產企業。公司股票于2003年9月3日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交易。當時其第一大股東是吉林石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吉林石紙),持有57%股份;信達、華融、東方三家資產管理公司則共持有39.40%股份。由于連續兩年虧損,2007年、2010年先后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后又于2012年實施破產重整計劃。

(一)石峴紙業的財務狀況簡介

上市前2001年、2002年,石峴紙業的凈利潤分別為3 096萬元、2 102萬元。2001年,公司當時資產總額為5.6億元,但開始投資建設一個高檔新聞紙項目,項目金額為11.92億元。為此公司向國家開發銀行貸款7.28億元,從當地政府獲得補助2億元。上市時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72%。由此可見,公司上市前的財務狀況并不樂觀。

2005年,公司首次出現上市以來的年度巨額虧損,營業利潤為-1.54億元,凈利潤為-1.66億元。此后,公司經營業績逐年下滑,盈余管理的序幕也就此拉開。

圖1顯示,2005年和2006年、2008年和2009年,公司連續兩年巨額虧損,但在2007年和2010年,在營業收入并未大幅上升、資產負債率高達75%和105%的情況下卻都扭虧為盈,該公司利潤波動呈現出明顯的“二一二”模式,表明其為了避免退市存在明顯的盈余管理行為。

(二)石峴紙業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1.利用債務重組

我國會計準則規定,在企業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與債務人達成的協定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為債務重組。債務人應當將債務重組的賬面價值超過清償債務現金、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所轉股份的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也就意味著債務重組的收益可以計入營業外收入。

由表1可以看到,石峴紙業在2005年和2006年連續兩年虧損。如果到2007年底公司的凈利潤仍然為負值,必將面臨退市的困境。石峴紙業選擇了債務重組進行盈余管理,年報中激增的營業外收入中3.35億元便是債務重組獲得的收益,重組協議的債權人是國家開發銀行。公司向當地州政府暫借3億元支付了部分貸款,剩余3.35億元債務則得到了國開行的免除,由此公司即使在營業利潤持續惡化的情況下,仍然在2007年一舉扭虧為盈,最終保殼成功。但這些內容在年報中語焉不詳,后在補充公告中才進行了具體披露。表1還顯示,公司實際上從2007年起就從未中斷過債務重組帶來的收益,特別是2012年通過債務重組獲得了6億多元的凈利潤,于2013年成功“去星摘帽”。不過并不是每一次重組都能給公司帶來利潤的顯著改善。如2008年該公司獲得債務重組利得7 300多萬元,但即便如此,仍然沒能改變當年巨虧的現實。

2.利用政府支持

除債務重組外,適時利用政府補助也是石峴紙業慣用的另一個管理盈余手段。通過報表披露的數據可以發現,公司能在2007年、2010年成功扭虧,與當地政府的補貼有重要的關系。2007年延邊州財政局出資幫助公司償還了國家開發銀行的3億元貸款和573萬元利息,也正是政府的幫助才使得債務重組得以實施;2008年上半年,延邊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豁免公司所欠借款利息856萬元、延邊財政局豁免了借給公司的借款1 887萬元和3 495萬元、延邊州人民政府豁免了對公司借款所形成的利息1 060萬元,這些債務重組利得全部計入了公司當期損益,公司隨即在半年報中扭轉虧損;2010年,公司再一次走到退市邊緣,當年12月,公司收到圖們市政府4 700多萬元財政補助資金并計入當期損益。從表1的數據可以看到,如果當年沒有政府的這筆巨額補貼,石峴紙業是絕不可能實現扭虧的。可見,每當公司陷入危機時,政府都會施以援手。這種多年延續的模式使得企業在面對問題時會千方百計向政府尋租,而不是通過自身的努力真正改善管理、提升業績。

3.利用關聯交易

2012年石峴紙業破產重整前,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是吉林石紙。根據公司披露的年報,2002年5月9日公司與關聯方吉林石紙簽署了《生產服務協議》、《漿料及輔助材料供應協議》。但2006年報卻顯示“本年度公司無重大關聯交易事項。”2007年披露了與關聯方的交易金額,但沒有披露占同類交易的比例;2008年披露了控股股東向公司提供運輸、電儀維修等服務以及向控股股東銷售材料、汽等商品,但比例難以辨別。2009年公司終止了與控股股東的協議,轉而與延邊石峴白麓紙業銷售有限公司(簡稱延邊紙業)簽訂了產品銷售代理協議。而延邊紙業與石峴紙業一樣,都是吉林石紙的控股子公司。表2列示了2009—2012年石峴紙業對延邊紙業的銷售情況。可以看到,前三年的關聯交易所占比例非常高,特別是2010年這一交易幾乎占據了同類交易的全部,占當年營業收入的97%,盡管營業利潤依然為負值即-4 863萬元,但卻是八年來最為樂觀的一年,這對于當年實現扭虧有重要的影響。2012年陡然下降到26%,是因為破產重整后隨著新的控股股東金誠實業的入主,公司終止了與延邊紙業的銷售協議。endprint

此外,公司的其他應付款項目自2007年到2011年一直保持著巨大余額,五年中僅這一項目占負債總額分別達51%、65%、62%、59%、59%。根據年報中時斷時略的附注披露,其中包括與母公司吉林石紙的往來業務款以及向當地政府部門的一些借款,由于報告中相關信息的缺失和不連續,無法辨別其他應付款項目中巨額數字的具體情況。這個比例一直到2012年公司破產重整后才下降到2%左右。

(三)石峴紙業盈余管理成功的條件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公司在虧損年份,尤其是面臨退市風險的2007年、2010年,多次利用債務重組、政府補助和關聯交易等手段成功調節了利潤,特別是前兩種手段直接決定著當年能否成功扭虧。多年來由于主營業務一直沒有起色,如往常扭虧后一樣,2011年依然出現了巨大的虧損額,資產負債率高達236%,公司于2012年進行了破產重整,仍然是依靠債務重組獲得了巨大的賬面收益。

石峴紙業之所以能成功運用債務重組、政府補助等手段進行盈余管理達到保殼目的,主要是源于以下條件:

1.強大的政府背景

石峴紙業的主發起人是吉林石紙(即原石峴造紙廠),是國家大型制漿、造紙綜合性企業。吉林石紙的實際控制人是延邊國有資產經營總公司,該企業歷來都是當地政府幫助和扶持的重要對象,因而也成為典型的債轉股企業。石峴紙業作為國家控股的大型工業企業及當地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對工商業欠發達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政府來說,在體現政績、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可見,無論是母公司吉林石紙,還是子公司石峴紙業,都與地方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這必將導致地方保護主義和區域經濟壁壘,為企業尋租、利用政府補助進行盈余管理創造了條件。多年來公司從州政府及其各部門享受著補貼、低息借款、豁免債務、減免利息、稅收優惠等多種照顧。在公司年報中,幾乎每年都會提到“尋求各級政府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支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使我公司盡快走出困境”之類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公司遇到問題向政府尋求幫助已經成為了公司的常態。相對于政府幫助,公司自身的營業收入卻沒有任何起色,從2005年的70 610萬元下降到2012年的30 346萬元,八年來主營業務呈現逐年萎縮的狀態。

2.特殊的股東身份

從石峴紙業2003年上市時的股權結構可以看到,信達、華融、東方三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持有股份21.03%、11.42%、6.95%,之后三家公司持有的股份雖呈下降趨勢,但一直都位列前十大股東。2006年建設銀行吉林分行取代信達公司成為石峴紙業的第二大股東。這些金融機構的高管長期擔任石峴紙業董事且均領取薪酬。具有金融背景的大股東無疑為石峴紙業與當地銀行長期建立合作關系、尋求債務重組創造了條件,石峴紙業從當地銀行也得到了短期借款長期占用、借新還舊、享受貼息政策等方面的關照。報表顯示,到2011年底,公司近1.95億元的短期貸款全部逾期,其中最長的已逾期5年之久,不過這些債務在2012年通過重整計劃已全部清為零。多年來石峴紙業一直享受著債務重組帶來的收益,應該說與大股東的特殊身份有關,他們對于石峴紙業順利推進債務重組、降低債務重組成本有著重要的影響。

3.相對寬松的制度環境

制度的規定對公司選擇盈管理手段具有明顯的影響作用。我國會計準則允許公司將在債務重組中獲得的收益、政府補助直接列入當期收益,這就為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間。特別是對于面臨退市風險的ST公司來說,通過這樣的手段能夠立竿見影達到扭虧為盈的目的。而另一方面,證券監管部門在上市公司退市標準中,并沒有對扭虧后的利潤中營業收入與營業外收入構成比例做出相關規定,所以公司就可以利用債務重組、政府補助等通過營業外收入來調節利潤,即便營業利潤較低也不會影響其免于退市的結果。

三、結論與啟示

本文通過對兩度陷入退市風險的石峴紙業公司八年財務數據的分析,揭示了其如何利用債務重組、政府支持、關聯交易等手段進行盈余管理以成功保殼,并分析得出政府背景、股東的特殊身份以及當下的制度環境為公司多次進行盈余管理創造了條件。可以說,公司從2003年上市十年來,就是依靠這樣的盈余管理在股票市場上才得以存在。這樣的盈余管理也造就了我國資本市場上一批類似的“僵而不死”公司。

在現行的會計準則下進行盈余管理操作雖不是違法行為,但是ST公司為了扭虧為盈,盈余管理必然會粉飾財務報表,而實際的經營狀況卻沒有改善。這樣的公司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投資價值,只會帶來資本市場上投機情緒的蔓延以及市場效率的損失。因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遏制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

(一)改進上市公司退市機制

在現行連續三年虧損即退市的制度下,還應通過增加一些財務和非財務指標來進行判斷,不應該單純地依賴凈利潤盈虧來衡量。比如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審計意見、盈余管理頻率等指標也要納入到退市指標體系中。相對嚴格的條件必然會降低ST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熱情,也會使部分嚴重依賴盈余管理生存的ST公司退出股票市場,有助于市場效率的提升。

(二)規范政府補助行為

政府補助使用不當,就成為上市公司保殼的工具。政府對公司過度的幫扶,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問題,不利于企業未來的健康發展,反而會造就企業尋租的惰性。所以,應該嚴格規范政府補助金額的多少和補助的相應條件,完全公開對公司的補助金額,并要求公司在財務報表中充分披露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和資金的使用情況。

(三)加強信息披露監管

一般來說,存在盈余管理的公司更傾向于盡可能隱匿、篩選一些信息,增加使用者獲得信息的難度。比如石峴紙業的官方網站竟然沒有有關年報的只言片語,而從其他渠道又很難得到各年份年報的完整版。所以,應完善信息公開體系和加強監管,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盈余管理行為。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S].2006.

[2] 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完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S].2012.

[3] 羅瀾.我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探析[J].現代商業,2012(10).

[4] 陳旭東.盈余管理、盈余操縱與盈余質量評價[J].會計之友,2009(8).endprint

此外,公司的其他應付款項目自2007年到2011年一直保持著巨大余額,五年中僅這一項目占負債總額分別達51%、65%、62%、59%、59%。根據年報中時斷時略的附注披露,其中包括與母公司吉林石紙的往來業務款以及向當地政府部門的一些借款,由于報告中相關信息的缺失和不連續,無法辨別其他應付款項目中巨額數字的具體情況。這個比例一直到2012年公司破產重整后才下降到2%左右。

(三)石峴紙業盈余管理成功的條件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公司在虧損年份,尤其是面臨退市風險的2007年、2010年,多次利用債務重組、政府補助和關聯交易等手段成功調節了利潤,特別是前兩種手段直接決定著當年能否成功扭虧。多年來由于主營業務一直沒有起色,如往常扭虧后一樣,2011年依然出現了巨大的虧損額,資產負債率高達236%,公司于2012年進行了破產重整,仍然是依靠債務重組獲得了巨大的賬面收益。

石峴紙業之所以能成功運用債務重組、政府補助等手段進行盈余管理達到保殼目的,主要是源于以下條件:

1.強大的政府背景

石峴紙業的主發起人是吉林石紙(即原石峴造紙廠),是國家大型制漿、造紙綜合性企業。吉林石紙的實際控制人是延邊國有資產經營總公司,該企業歷來都是當地政府幫助和扶持的重要對象,因而也成為典型的債轉股企業。石峴紙業作為國家控股的大型工業企業及當地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對工商業欠發達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政府來說,在體現政績、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可見,無論是母公司吉林石紙,還是子公司石峴紙業,都與地方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這必將導致地方保護主義和區域經濟壁壘,為企業尋租、利用政府補助進行盈余管理創造了條件。多年來公司從州政府及其各部門享受著補貼、低息借款、豁免債務、減免利息、稅收優惠等多種照顧。在公司年報中,幾乎每年都會提到“尋求各級政府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支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使我公司盡快走出困境”之類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公司遇到問題向政府尋求幫助已經成為了公司的常態。相對于政府幫助,公司自身的營業收入卻沒有任何起色,從2005年的70 610萬元下降到2012年的30 346萬元,八年來主營業務呈現逐年萎縮的狀態。

2.特殊的股東身份

從石峴紙業2003年上市時的股權結構可以看到,信達、華融、東方三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持有股份21.03%、11.42%、6.95%,之后三家公司持有的股份雖呈下降趨勢,但一直都位列前十大股東。2006年建設銀行吉林分行取代信達公司成為石峴紙業的第二大股東。這些金融機構的高管長期擔任石峴紙業董事且均領取薪酬。具有金融背景的大股東無疑為石峴紙業與當地銀行長期建立合作關系、尋求債務重組創造了條件,石峴紙業從當地銀行也得到了短期借款長期占用、借新還舊、享受貼息政策等方面的關照。報表顯示,到2011年底,公司近1.95億元的短期貸款全部逾期,其中最長的已逾期5年之久,不過這些債務在2012年通過重整計劃已全部清為零。多年來石峴紙業一直享受著債務重組帶來的收益,應該說與大股東的特殊身份有關,他們對于石峴紙業順利推進債務重組、降低債務重組成本有著重要的影響。

3.相對寬松的制度環境

制度的規定對公司選擇盈管理手段具有明顯的影響作用。我國會計準則允許公司將在債務重組中獲得的收益、政府補助直接列入當期收益,這就為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間。特別是對于面臨退市風險的ST公司來說,通過這樣的手段能夠立竿見影達到扭虧為盈的目的。而另一方面,證券監管部門在上市公司退市標準中,并沒有對扭虧后的利潤中營業收入與營業外收入構成比例做出相關規定,所以公司就可以利用債務重組、政府補助等通過營業外收入來調節利潤,即便營業利潤較低也不會影響其免于退市的結果。

三、結論與啟示

本文通過對兩度陷入退市風險的石峴紙業公司八年財務數據的分析,揭示了其如何利用債務重組、政府支持、關聯交易等手段進行盈余管理以成功保殼,并分析得出政府背景、股東的特殊身份以及當下的制度環境為公司多次進行盈余管理創造了條件。可以說,公司從2003年上市十年來,就是依靠這樣的盈余管理在股票市場上才得以存在。這樣的盈余管理也造就了我國資本市場上一批類似的“僵而不死”公司。

在現行的會計準則下進行盈余管理操作雖不是違法行為,但是ST公司為了扭虧為盈,盈余管理必然會粉飾財務報表,而實際的經營狀況卻沒有改善。這樣的公司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投資價值,只會帶來資本市場上投機情緒的蔓延以及市場效率的損失。因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遏制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

(一)改進上市公司退市機制

在現行連續三年虧損即退市的制度下,還應通過增加一些財務和非財務指標來進行判斷,不應該單純地依賴凈利潤盈虧來衡量。比如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審計意見、盈余管理頻率等指標也要納入到退市指標體系中。相對嚴格的條件必然會降低ST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熱情,也會使部分嚴重依賴盈余管理生存的ST公司退出股票市場,有助于市場效率的提升。

(二)規范政府補助行為

政府補助使用不當,就成為上市公司保殼的工具。政府對公司過度的幫扶,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問題,不利于企業未來的健康發展,反而會造就企業尋租的惰性。所以,應該嚴格規范政府補助金額的多少和補助的相應條件,完全公開對公司的補助金額,并要求公司在財務報表中充分披露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和資金的使用情況。

(三)加強信息披露監管

一般來說,存在盈余管理的公司更傾向于盡可能隱匿、篩選一些信息,增加使用者獲得信息的難度。比如石峴紙業的官方網站竟然沒有有關年報的只言片語,而從其他渠道又很難得到各年份年報的完整版。所以,應完善信息公開體系和加強監管,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盈余管理行為。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S].2006.

[2] 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完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S].2012.

[3] 羅瀾.我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探析[J].現代商業,2012(10).

[4] 陳旭東.盈余管理、盈余操縱與盈余質量評價[J].會計之友,2009(8).endprint

此外,公司的其他應付款項目自2007年到2011年一直保持著巨大余額,五年中僅這一項目占負債總額分別達51%、65%、62%、59%、59%。根據年報中時斷時略的附注披露,其中包括與母公司吉林石紙的往來業務款以及向當地政府部門的一些借款,由于報告中相關信息的缺失和不連續,無法辨別其他應付款項目中巨額數字的具體情況。這個比例一直到2012年公司破產重整后才下降到2%左右。

(三)石峴紙業盈余管理成功的條件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公司在虧損年份,尤其是面臨退市風險的2007年、2010年,多次利用債務重組、政府補助和關聯交易等手段成功調節了利潤,特別是前兩種手段直接決定著當年能否成功扭虧。多年來由于主營業務一直沒有起色,如往常扭虧后一樣,2011年依然出現了巨大的虧損額,資產負債率高達236%,公司于2012年進行了破產重整,仍然是依靠債務重組獲得了巨大的賬面收益。

石峴紙業之所以能成功運用債務重組、政府補助等手段進行盈余管理達到保殼目的,主要是源于以下條件:

1.強大的政府背景

石峴紙業的主發起人是吉林石紙(即原石峴造紙廠),是國家大型制漿、造紙綜合性企業。吉林石紙的實際控制人是延邊國有資產經營總公司,該企業歷來都是當地政府幫助和扶持的重要對象,因而也成為典型的債轉股企業。石峴紙業作為國家控股的大型工業企業及當地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對工商業欠發達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政府來說,在體現政績、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可見,無論是母公司吉林石紙,還是子公司石峴紙業,都與地方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這必將導致地方保護主義和區域經濟壁壘,為企業尋租、利用政府補助進行盈余管理創造了條件。多年來公司從州政府及其各部門享受著補貼、低息借款、豁免債務、減免利息、稅收優惠等多種照顧。在公司年報中,幾乎每年都會提到“尋求各級政府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支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使我公司盡快走出困境”之類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公司遇到問題向政府尋求幫助已經成為了公司的常態。相對于政府幫助,公司自身的營業收入卻沒有任何起色,從2005年的70 610萬元下降到2012年的30 346萬元,八年來主營業務呈現逐年萎縮的狀態。

2.特殊的股東身份

從石峴紙業2003年上市時的股權結構可以看到,信達、華融、東方三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持有股份21.03%、11.42%、6.95%,之后三家公司持有的股份雖呈下降趨勢,但一直都位列前十大股東。2006年建設銀行吉林分行取代信達公司成為石峴紙業的第二大股東。這些金融機構的高管長期擔任石峴紙業董事且均領取薪酬。具有金融背景的大股東無疑為石峴紙業與當地銀行長期建立合作關系、尋求債務重組創造了條件,石峴紙業從當地銀行也得到了短期借款長期占用、借新還舊、享受貼息政策等方面的關照。報表顯示,到2011年底,公司近1.95億元的短期貸款全部逾期,其中最長的已逾期5年之久,不過這些債務在2012年通過重整計劃已全部清為零。多年來石峴紙業一直享受著債務重組帶來的收益,應該說與大股東的特殊身份有關,他們對于石峴紙業順利推進債務重組、降低債務重組成本有著重要的影響。

3.相對寬松的制度環境

制度的規定對公司選擇盈管理手段具有明顯的影響作用。我國會計準則允許公司將在債務重組中獲得的收益、政府補助直接列入當期收益,這就為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間。特別是對于面臨退市風險的ST公司來說,通過這樣的手段能夠立竿見影達到扭虧為盈的目的。而另一方面,證券監管部門在上市公司退市標準中,并沒有對扭虧后的利潤中營業收入與營業外收入構成比例做出相關規定,所以公司就可以利用債務重組、政府補助等通過營業外收入來調節利潤,即便營業利潤較低也不會影響其免于退市的結果。

三、結論與啟示

本文通過對兩度陷入退市風險的石峴紙業公司八年財務數據的分析,揭示了其如何利用債務重組、政府支持、關聯交易等手段進行盈余管理以成功保殼,并分析得出政府背景、股東的特殊身份以及當下的制度環境為公司多次進行盈余管理創造了條件。可以說,公司從2003年上市十年來,就是依靠這樣的盈余管理在股票市場上才得以存在。這樣的盈余管理也造就了我國資本市場上一批類似的“僵而不死”公司。

在現行的會計準則下進行盈余管理操作雖不是違法行為,但是ST公司為了扭虧為盈,盈余管理必然會粉飾財務報表,而實際的經營狀況卻沒有改善。這樣的公司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投資價值,只會帶來資本市場上投機情緒的蔓延以及市場效率的損失。因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遏制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

(一)改進上市公司退市機制

在現行連續三年虧損即退市的制度下,還應通過增加一些財務和非財務指標來進行判斷,不應該單純地依賴凈利潤盈虧來衡量。比如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審計意見、盈余管理頻率等指標也要納入到退市指標體系中。相對嚴格的條件必然會降低ST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熱情,也會使部分嚴重依賴盈余管理生存的ST公司退出股票市場,有助于市場效率的提升。

(二)規范政府補助行為

政府補助使用不當,就成為上市公司保殼的工具。政府對公司過度的幫扶,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問題,不利于企業未來的健康發展,反而會造就企業尋租的惰性。所以,應該嚴格規范政府補助金額的多少和補助的相應條件,完全公開對公司的補助金額,并要求公司在財務報表中充分披露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和資金的使用情況。

(三)加強信息披露監管

一般來說,存在盈余管理的公司更傾向于盡可能隱匿、篩選一些信息,增加使用者獲得信息的難度。比如石峴紙業的官方網站竟然沒有有關年報的只言片語,而從其他渠道又很難得到各年份年報的完整版。所以,應完善信息公開體系和加強監管,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盈余管理行為。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S].2006.

[2] 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完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S].2012.

[3] 羅瀾.我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探析[J].現代商業,2012(10).

[4] 陳旭東.盈余管理、盈余操縱與盈余質量評價[J].會計之友,2009(8).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欧类av怡春院|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国产在线八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第一页亚洲|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伊人AV天堂|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熟妇丰满人妻| 欧美色综合网站|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精品福利网|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国产毛片一区| 欧美色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jizz在线免费播放|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免费高清a毛片|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jizz| 综合网久久| 日韩免费毛片| 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免费播放毛片|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第四页|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h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秋霞国产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国产高清毛片|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 在线精品自拍|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国产91成人|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亚洲综合色在线|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蜜臀AV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久久香蕉国产线|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欧美不卡二区|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亚洲aⅴ天堂| 蜜桃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