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元

2003年,因為SARS,口罩火了!
2013年,因為霧霾,口罩又火了!
前后跨越10年,口罩這個再普通不過的物件又一次成為中國畫面里的主角。原因不盡相同,心態卻是相仿。尤其是在霧霾肆虐的2013年,口罩更一度成為中國民眾意識里的“救命稻草”,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必備品。
但是,五花八門的口罩,到底有多大作用?
銷量激增
2013年初,北京、河北等地遭遇嚴重霧霾天氣;進入10月份,大范圍霧霾污染蔓延至哈爾濱、蘇州、上海甚至海南三亞,連海拔近4000米的拉薩也罕見地出現了浮塵天氣。
據環保部統計,2013年,全國共有25個省份、一百多座大中城市出現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覆蓋近半國土。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平均霧霾天數達29.9天,為52年來的最多,創下歷史紀錄。
2014年1月4日,國家減災辦、民政部首次將霧霾天氣納入自然災情范疇。
伴隨著霾情,口罩的銷量也開始大幅度增加。
根據淘寶指數提供的數據,從2013年1月1日到12月31日, PM2.5口罩的搜索指數(指數化的搜索量,反映搜索趨勢,不等同于搜索次數)最高達187540,成交指數(指由搜索帶來的成交量,并進行指數化處理。反映成交趨勢,不等同于成交量或成交金額)最高則達13433。
截至本刊記者發稿時, PM2.5口罩在最近三十天的搜索指數和成交指數較2013年同期分別增加了16494.4%和20970.2%。網購者多集中在上海、北京、石家莊等霧霾較重的城市。
中國紡織業商業協會安全健康防護用品委員會正對全國的口罩市場進行跟蹤監控。該委員會提供給本刊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一次性口罩銷量為2.88億只,較2010年上升了26.6%。而這一數據在2009年、2010年時分別為2.08億和2.35億。
盡管近兩年的統計數據還未出爐,但該委員會秘書長陳海達向《瞭望東方周刊》表示,全國口罩市場的銷量一直在增長,增幅較大,“2013年,很多地方脫銷。最大的變化就是,近年來民用口罩市場銷量的增加,以前口罩是100%用于工業生產的。”
質量參差不一
2013年,眾多以前從未聽過的口罩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在淘寶網上,共有12177家網店銷售口罩,49個品牌、15.77萬件不同種類的口罩在售,價格均在5~80元不等。
就2013年銷售比較火爆的3M口罩而言,其旗下號稱能防霾的口罩品種就達十多種,并且分為頭戴式、耳戴式和頸戴式三種。而另一款火爆市場的國產口罩品牌綠盾不僅推出春夏和秋冬兩類不同季節的口罩,還根據成人和兒童的不同特點推出特定人群款式,更細分為不同的尺碼。
雖然眾多口罩品牌在種類和包裝上費了頗多心思,但是質量難以達到人們預期。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曾對市場上售賣的17款口罩樣品的過濾效率、(總)泄漏率、吸氣阻力、呼氣阻力等指標進行了現場測試。結果發現,有7件樣品的過濾效率大于90%,過濾效果較好;8件樣品低于50%,最低的僅為6.5%,過濾效果較差。
大多數品牌的口罩實際過濾效果都遠低于宣傳指標。
以目前在淘寶網上銷量排名前三的口罩品牌3M、綠盾、杰森來說,盡管每個品牌的單品月銷量均達萬件以上,但在買家的評價中,負面評價仍然很多,且多數集中在口罩存在異味等問題上。
“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中國紡織業商業協會安全健康防護用品委員會秘書長陳海達說,因為國內還沒有有關PM2.5口罩的統一標準,所以這類口罩在生產制作中無章可循,比較混亂。
中國缺標準
所謂PM2.5,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
多數PM2.5口罩品牌在宣傳中均聲稱能夠抵抗霧霾,其給出的理由除了采用先進的過濾技術外,還包括嚴格執行中國、美國乃至歐盟等口罩標準。
在綠盾的網絡官方專賣店上,本刊記者注意到,其對PM2.5口罩的描述為采用康綸面料抗菌技術和微濾技術,可有效防止霧霾,并聲明其為首個列裝警察部隊的PM2.5防護口罩。3M公司對其產品的宣傳更是直接表明所有口罩都能夠防霧霾,并且根據中國、美國等不同國家的標準生產。而另一款口罩品牌杰森則宣稱其產品插入了PM2.5過濾片,對PM2.5級空氣顆粒物過濾效果達99%以上,并且產品通過了美國尼克森實驗室檢測。
本刊記者也在北京街頭進行了隨機采訪,“你覺得市場上售賣的PM2.5口罩真能防霾嗎”,10個市民中有6人表示不完全相信,其余4人表示相信會有一定的效果。而在“你最看重PM2.5口罩的哪一方面”的回答中,7人都表示看重口罩是否符合相關國家的標準,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美國口罩生產N類標準。這一標準也被業內認為是最有效的防霾口罩標準。
此前,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口罩密閉性實驗室曾對多款口罩進行過測驗。按照一般的醫學標準,對于0.3微米的顆粒物,醫用外科口罩透過率為18.3%,普通一次性醫用口罩為85.6%。而對符合美國口罩生產N類標準的N95型口罩進行的檢測結果更是表明,其對PM2.5的透過率只有0.425%,也就是說,99%以上的顆粒物都被擋在了外面。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防霾口罩多數在產品包裝上印有N95、CE、KN等標識。而這三類分別代表著美國、歐盟、中國在口罩生產上的國家標準。
美國標準將口罩分為三類,分別是N、R、P。N類只用于防護非油性顆粒物,N后面的數字則表示對0.3微米顆粒物的過濾率,該數字越大,防護效果越好,但呼吸阻力也就越大。歐盟標準則規定所有口罩都必須同時具有防護油性及非油性顆粒物的能力。中國標準則分為適用于非油性顆粒物過濾的KN類以及用于油性顆粒物防護的KP類,但是中國標準對于污染物顆粒的直徑并沒有作明確的規定。
通常國內口罩品牌所聲稱的GB2626—2006標準實為《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 是專門針對工業安全生產的防護口罩標準。實際上,目前中國并沒有專門針對霧霾而制定的口罩標準。
N95型口罩防霾效果最佳
近段時間,有關PM2.5口罩能否真正有效防霾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百度上此類關鍵詞的結果詞條為96800條。
“最關鍵的是看它的過濾材料,好的過濾材料確實能起到很大作用,但是不可能達到100%的防護效果。”陳海達說,民用口罩因為缺少生產規范,防霾效果會相對較差。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王廣發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PM2.5口罩對于霧霾有一定的防護作用,但是不可能100%地過濾,目前市場上防護霧霾效果較好的是符合美國標準的N95型口罩。
“這類口罩雖然防霾效果較好,但是帶來的呼吸阻力也較大。” 王廣發坦言,寄希望于口罩來防霧霾的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原國家勞動保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國家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余啟元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霧霾天氣的口罩行業標準,所以市場上很多宣傳能夠防霾的口罩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口罩的宣傳就是抓住了人們對霧霾的恐懼心理,戴上后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說100%防霾就有點過分了。”
“從口罩生產者的角度來說,不可能有100%防護霧霾的口罩,目前市場上的很多防霾口罩的效果都被夸大了。”上海港凱凈化制品有限公司技術部負責人王艷對本刊記者說,“市場上賣的那些聲稱防霾的棉布口罩根本不起作用,防護效率很低。”
作為防護用品領域的研究專家,余啟元迫切希望國家要盡快制定出臺防霾口罩行業標準。“這個標準還要區別于現有的醫用口罩標準和職業場所人員口罩標準,應專門針對霧霾天氣而制定。”
此外,檢驗口罩霧霾防護效果測試該采用何種方法,也是難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