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曉昀
2013年歲末,法國波爾多大河酒莊前業主雅姆·格雷古瓦爾的私人直升機起飛不久后墜落。機上除了格雷古瓦爾外,還包括剛剛購買波爾多大河酒莊的中國商人郝琳和他11歲的兒子,以及一名中國人王鵬。
至此,大河酒莊已有三位莊主死于直升機事故。
同樣的身份,同樣的死亡方式,這使得大河酒莊蒙上了神秘的面紗,而關于“大河酒莊的詛咒”的相關傳聞也不脛而走。
對動輒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歐洲葡萄酒莊而言,其歷史就是一部貴族生活史,里面充滿著無數的奇譚怪錄。
大河酒莊的“詛咒”
大河酒莊是法國波爾多地區一個著名的酒莊和景點。與眾多酒莊一樣,它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幾百年前,其酒窖的規模在波爾多地區數一數二。
據法新社報道:大河酒莊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知名波爾多葡萄酒莊,歷史可追溯至公元8世紀,盛產梅洛紅酒及長相思白酒等。酒莊的建立與當時法蘭西王國君主查理大帝有一定的關聯。
郝琳是中國內地著名商人,是云南省政協委員、云南省工商聯副主席。他與妻子劉湘云從云南起家,于1995年成立柏聯集團,兩人分別擔任該集團的總裁和董事長,最初經營茶莊生意,隨后擴大到旅游和房地產業務。后全家定居香港,開始投資酒店、百貨及溫泉項目。
2013年12月19日,郝琳花費3000萬歐元買下大河酒莊,并于第二天舉行盛大的媒體招待會以示慶祝。
晚餐后,格雷古瓦爾一時興起,親自駕駛直升機,帶上郝琳等人一起從空中巡視占地65公頃的莊園。
一行人原定在酒莊上空短暫游覽,但飛機起飛20分鐘后仍未返航,酒莊職員遂報警。當局隨后根據目擊者報告,確認直升機墜入呂貢鎮旁的多爾多涅河,并開展搜救。法國媒體報道稱,事發前,作為飛行員的格雷古瓦爾執行了例行的起飛前檢查。
格雷古瓦爾于2003年買下大河酒莊。但在他買下酒莊的前一年,酒莊前任莊主杰恩·勒普倫斯也是在剛完成酒莊轉讓后,因直升機失事而去世。
悲情寡婦的極致香檳
香檳是讓人歡愉的酒,往往以“砰”一聲的方式“開啟”了諸多慶典。然而,不少傳奇香檳酒廠的歷史卻和并不太幸福的寡婦有關。
翻開近代香檳發展史,你會發現,幾位著名的香檳酒廠莊主都是寡婦,其中包括:著名的凱歌香檳的彭莎登夫人、羅蘭百悅香檳的百悅夫人和德諾蘭庫爾夫人、波馬利香檳的露易絲·波馬利夫人、法蘭西首席香檳的莉莉·伯那吉夫人、路易王妃香檳的卡米耶·奧爾利·侯德爾夫人,以及杜洛兒香檳的卡洛夫人等。
《知味葡萄酒》主編朱思佳認為,堅強與命運抗爭的女性,在近代香檳兩百多年的發展史中孤獨行走。
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之時,作為香檳行業最古老最有名的家族之一,蘭頌酒莊莊主、寡婦瑪麗·露易絲·德諾南庫爾極有魄力地離開了娘家蘭頌,開始自立門戶。
德諾南庫爾夫人的想法非常獨立。按照當時法國的繼承法,蘭頌酒莊會被她和十幾個兄弟姐妹們平分,這對她本人和蘭頌的前途均無好處。于是,她傾其所有買下了瀕臨倒閉,僅剩下1000箱被抵押香檳的羅蘭百悅酒莊(沒有存酒,意味著酒莊難以為繼),希望能成為自己和孩子們的自有家業。
據《葡萄酒與戰爭》記載,那個年代的羅蘭百悅,在共100家香檳酒莊里排名倒數第三。
堅強的德諾南庫爾夫人在二戰期間艱難地維持著酒莊的運營,并在兩個兒子赴前線作戰的時候,把10萬瓶香檳藏在了墻后,為戰后酒莊的復興做準備。
死亡的消息傳來,她的長子摩里斯·德諾南庫爾被俘,最終死于德國的奧拉尼恩堡集中營。
次子貝爾納·德諾南庫爾從戰場上平安歸來,在蘭頌和德拉莫特這樣的名家接受4年嚴格學徒訓練,于1948年接管了羅蘭百悅。
自那以后的50多年時間里,在貝爾納的管理下,羅蘭百悅搖身一變,發展成現在排名第三的香檳巨人,產量翻了100多倍。
在二戰結束前夕,曾經親歷二戰的貝爾納炸開了希特勒在“鷹巢”附近的私人酒窖的鐵門。沖入酒窖的他驚訝地發現,里面堆滿了好幾百箱上等的“沙龍1928年份香檳”。
沙龍香檳酒廠生產的“白中白”香檳產量十分有限,是世界上最好的香檳之一。40多年后,貝爾納領導的羅蘭百悅收購了沙龍香檳酒廠。
在執掌了羅蘭百悅近60年后,貝爾納于2005年宣布退休,2010年在蘭斯去世。他的兩個女兒成為了酒莊現在的主人。
巧合的是,創立羅蘭百悅品牌的百悅夫人也是位寡婦。
成立于1812年的羅蘭百悅是蘭斯地區眾多大型香檳酒廠的其中之一。1887年,當馬蒂爾德·艾米麗·百悅的丈夫歐仁·羅蘭去世后,她把自己的姓氏加到丈夫姓氏的后面,改品牌為“羅蘭百悅寡婦香檳”,開始專心經營酒莊。
經過20多年的苦心經營,羅蘭百悅成為香檳區的領軍酒莊,產量達到了當時創紀錄的5萬箱。
但不幸的是,在一戰期間,羅蘭百悅家像許許多多的法國家庭一樣受到重創。1925年百悅夫人去世,女兒歐仁妮·羅蘭繼承了酒莊,面對一戰后的滿目瘡痍和經濟蕭條,她帶領酒莊一直苦苦支撐到二戰前夕。
酒莊里的意大利英雄
近代戰爭始終穿插于酒莊榮衰中。一戰和二戰中留下的故事里,有不少溫馨動人的場面。如,芭拉特酒莊那一出悲歡離合的故事。
一直以來,作為意大利東北部地區葡萄酒的佼佼者,芭拉特莊園是意大利頂級好酒的代名詞。
1914年8月,一戰爆發,作為同盟國的意大利卷入了這場長達幾年的戰爭中。在大戰期間,生活在小鎮?!ち_蘭索的意大利青年斯考拉斯·喬萬尼和出生于葡萄釀酒世家的姑娘芭拉特·艾麗莎結婚了。
喬萬尼還沒來得及和漂亮的妻子好好享受新婚的甜蜜,就被征兵去前線參加戰爭。陪伴艾麗莎的,除了家里年邁的父母以外,就是肚子里的孩子。時間流逝,艾麗莎一邊獨自撫養小孩,一邊提心吊膽地等著丈夫歸來。然而,她最終等到一個不幸的消息:丈夫陣亡了。endprint
悲痛欲絕的艾麗莎,面對沉重的經濟負擔和日漸荒蕪的葡萄園,不得不振作起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她首先做的事情是釀酒。在她的勤奮和刻苦學習下,僅用了兩年時間,她已經學會了葡萄酒的全部釀造過程。同時,為了取得別人對酒莊釀造的葡萄酒的認可,她經常組織一些品酒會,邀請當地有威望的人和鎮上經銷商客戶來酒莊品嘗自家莊園的酒。
慢慢地,艾麗莎打開了當地葡萄酒市場,酒莊也在當地有了較好的知名度。
好消息接踵而至。丈夫喬萬尼原來并未陣亡,戰亂使得軍方誤報了他的消息。戰爭結束后,身心疲憊的喬萬尼回到家鄉。當他走到家門口的時候,一眼就認出自己的妻子。
在久別重逢的大團圓結局后,喬萬尼決定要把這些年對妻子的虧欠加倍地補償回來,他接過酒莊所有的事業,讓妻子專心地陪伴兒子。
憑著敏銳的商業頭腦和過人的膽略,喬萬尼低價收購了小鎮上大部分葡萄種植區,最多時,他擁有75公頃葡萄園。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英美聯軍攻入意大利。某一天,喬萬尼在自己的葡萄園內,用槍打死了兩名正在殘殺意大利平民的英國士兵。
當地報紙對他的報道和采訪鋪天蓋地,甚至驚動了正在東北部地區視察的意大利陸軍總司令格拉齊亞尼??偹玖钣H自登門拜訪喬萬尼,并對其釀造的葡萄酒贊不絕口,當天竟喝醉。醒來后,他對喬萬尼說:“昨晚我沒把您莊園的葡萄酒喝完吧?我還能帶幾箱回去嗎?”
此后,喬萬尼釀造的葡萄酒知名度不斷上升,銷售渠道擴展到整個意大利東北地區。
1964年是喬萬尼和妻子結婚40周年的日子。為紀念這個日子,喬萬尼創建了一個新品牌,命名為芭拉特莊園。當天,他邀請了小鎮上所有的人到莊園共飲美酒:此時的“芭拉特”已不是一個人名,更確切地說,它成為美酒的代名詞。
血脈相連的五大酒莊
法國最高等級的五大酒莊分別是:拉菲、拉圖、木桐、瑪歌和奧比安,這其中至少三家有血脈相連的關系。
確切地說,拉圖曾經叫拉菲“老公”,木桐應該叫拉菲“表哥”。
拉菲葡萄園在17世紀之前已經存在,而葡萄種植和釀酒的真正發展卻是從17世紀開始的西格爾家族時代。從西格爾家族開始,拉菲成為釀造上等好酒的品牌。
1695年,拉圖酒莊莊主的女兒瑪麗·特里薩·德·克勞澤爾,嫁給了西格爾家族的亞歷山大侯爵,即尼古拉·亞歷山大。拉圖酒莊作為嫁妝,被移交給西格爾家族管理。亞歷山大侯爵由此繼承了兩大著名的酒莊,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欽封他為“葡萄酒王子”。
尼古拉·亞歷山大膝下無子,他去世后,女兒們的繼承使得酒莊“勞燕分飛”。到第三代,繼承人無力維持酒莊,被迫出賣祖上資產。此后,拉菲拉圖酒莊多次易主。
1853年,納撒尼爾·德·羅斯柴爾德男爵買下木桐酒莊,在兩年后的波爾多分級中,木桐酒莊被列為二級葡萄園莊頭名。后來,經過納撒尼爾的孫子菲利普男爵的不懈努力,木桐終于在1973年被升級為一級酒莊,并且是當年唯一獲得升級的酒莊。
1868年,同樣來自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詹姆斯·德·羅斯柴爾德男爵在拍賣中以高價競得拉菲酒莊。詹姆斯高價購買拉菲的目的,有幾種說法:一是炫耀財富;其次是家族之間的比較,另一房納撒尼爾已經購得木桐,身為長房豈能服氣;另外的說法是,詹姆斯的銀行正好坐落在巴黎市拉菲大道上。
遺憾的是,詹姆斯標得拉菲3個月后,還未踏入酒莊就與世長辭。
羅斯柴爾德家族發跡于19世紀初,是德國法蘭克福著名的銀行世家。其創始人是梅耶·羅斯柴爾德,他和他的5個兒子先后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國。
19世紀的歐洲,羅斯柴爾德幾乎成了金錢和財富的代名詞。據估計,1850年左右,羅斯柴爾德家族總共積累了相當于60億美元的財富。鼎盛時期,歐洲大部分國家的政府幾乎都曾向這個家族貸款。
到了20世紀初,羅斯柴爾德家族控制了全球主要的黃金市場,資產至少超過了50萬億美元。
拉菲是這個家族在巴黎的支系所收購,而木桐則被英國倫敦的支系買下,也就是說,擁有拉菲的詹姆斯是買下木桐的納撒尼爾的表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