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方 張曉娜 朱瓊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洛陽 471000
“五駕馬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探討
周方方 張曉娜 朱瓊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洛陽 471000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及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質、脂肪和繼發性水、電解質紊亂、高血糖等臨床特征[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2]。“五駕馬車”是糖尿病綜合防治的經典策略,即飲食調整、合理運動、藥物治療、疾病監測及糖尿病教育[3]。其在糖尿病的綜合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五駕馬車;糖尿病;健康教育;應用
2014年1月—3月該內分泌科二病區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齡7~86歲,文盲4例,小學文化36例,初中及高中文化56例,大專及以上24例。
2.1 飲食治療
(1)控制總熱量。
①計算每日總熱量。標準體重=身高-105 cm,據此判斷體型(實際體重與標準體重比較,>20%為肥胖,<20%為消瘦),根據不同體力勞動的熱量需求表計算所需總熱量。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質占15%,脂肪占30%。
②根據不同的生活習慣,將總量按1/3、1/3、1/3或1/5、2/5、2/5分餐。
③食物加工方法也會影響升糖效果,可選擇清蒸、煮、涼拌、焯等方法,而不推薦紅燒、油炸、煎等方法。
(2)平衡膳食。
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質、脂肪等各類營養素要全面,不可單一。
2.2 運動療法(1)運動原則: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因人而異,堅持就是勝利。(2)運動時機:飯后1 h為宜,切忌空腹運動。
(3)運動的注意事項:隨身攜帶糖或巧克力,防止發生低血糖。
2.3 藥物
(1)口服降糖藥要注意時間和適應癥。
(2)使用胰島素者教會患者注射方法、安裝筆芯及藥物儲存的注意事項。
2.4 疾病監測
(1)血糖監測:一般每周監測1 d的空腹和三餐后血糖,如果血糖波動較大,可根據情況加測血糖次數。一旦發生低血糖,盡快吃含糖食物,若仍不能及時糾正立刻到就近醫院就診。
(2)糖化血紅蛋白的監測:每隔3個月復查1次。
(3)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圍即可[4]。
(4)其它項目監測:眼底篩查、心電圖、肌電圖、足病篩查、尿蛋白等遵醫囑進行。
2.5 教育與心理治療
對患者進行有計劃、有程序的糖尿病教育才能確保糖尿病教育的效果[3]。糖尿病是慢性終身性疾病,由于醫學的不斷發展和創新,許多醫學觀點可能會改變。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接受終身教育,因此給予適當的心理護理,傾聽患者的感受,鼓勵其表達自己的想法,幫助其克服心理問題,既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又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通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五駕馬車”的教育,最終使患者掌握控制疾病的知識和技巧;使他們改變其對待疾病消極或錯誤的態度,提高他們對糖尿病綜合治療的依從性;使患者成為糖尿病管理中最積極、最主動的參與者;盡量提高患者自我照顧能力。最終使患者達到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緩并發癥發生的目的[3]。
[1]王麗.糖尿病健康教育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2,5(5B):147.
[2]成曉翠,時健英,等.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1):3802.
[3]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護理及糖尿病教育學組編寫.中國糖尿病護理及教育指南[Z].2009.
[4]孫楊.“五駕馬車”在糖尿病教育中應用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5(29):35.
R587.1
A
1672-4062(2014)10(b)-0073-01
2014-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