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 陳小岑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天津300060)
運動屏氣配合穴位按摩治療胸部腫瘤放化療頑固性呃逆的護理
張 萍 陳小岑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天津300060)
運動屏氣;穴位按摩;胸部腫瘤;放化療;頑固性呃逆;護理
呃逆又叫膈肌痙攣,是由于膈肌、膈神經、迷走神經或中樞神經等受到刺激后引起一側或雙側膈肌的陣發性痙攣,伴有吸氣期聲門突然關閉,發出短促、響亮的聲音[1]。如果持續痙攣超過48h未停止者,稱頑固性膈肌痙攣,也叫頑固性呃逆[2]。惡性腫瘤患者在放、化療過程中和結束后常出現呃逆,這是由于患者放、化療后胃腸道黏膜受損,影響了食物的消化,以致胃腸道積氣導致橫隔肌痙攣所致,發生率為2%[3]。我科2012年1-8月共收治肺癌晚期及食管癌放、化療后呃逆患者40例,均采用骨骼肌肉運動屏氣法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療頑固性呃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本組胸部腫瘤晚期住院發生頑固性呃逆患者共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齡53~75歲。其中肺癌28例,食管癌12例。40例患者第1天采用骨骼肌肉運動屏氣法操做2次,每次10min,同時采用穴位按摩法1次5min,38例患者30min內患者呃逆癥狀緩解,2例患者治療后呃逆癥狀偶有發作,后第1天內采用骨骼肌肉運動屏氣法操做4次,每次10 min,同時采用穴位按摩法3次,每次5 m in,呃逆發作次數顯著減少且每次持續時間顯著縮短。第2天患者呃逆未再發作。
2.1 骨骼肌肉運動屏氣法采用骨骼肌肉運動屏氣法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療頑固性呃逆,每天做4~6次,每次10min,3天為一療程[4]。
2.1.1 抱頸縮背式患者兩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指交叉放于頸椎部,兩肘部盡量向內夾緊,同時用鼻深吸氣致胸腔容積擴至最大極限,此時膈肌收縮,膈頂下降至最低,屏氣3 s,再展開兩肘同時緩緩呼氣使胸腔容積縮至最小,此時膈肌舒張,膈頂上升至最高。如此反復做6遍。
2.1.2 抱肩縮背式患者兩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指尖隨意搭于肩部,兩肘部盡量向內夾緊,同時用鼻緩慢深吸氣致胸腔容積擴至最大極限,屏氣3s,再展開兩肘同時緩緩呼氣,如此反復做6遍。
2.1.3 抱肩旋轉式患者兩腳與肩同寬站立,兩手臂交叉抱于胸部,同時用鼻緩慢深吸氣致胸腔容積擴至最大極限,轉身并屏氣3s,再松開兩肘同時緩緩呼氣,轉正身體,左或右轉身依次進行,如此反復做6遍。
2.2 穴位按壓指壓穴位時,患者取平臥位,操作者在患者呃逆時選穴內關,足三里。內關為八脈交會穴之一,主治胃、心、胸之疾患,刺之可寬胸利氣、宣通上中二焦氣機而平呃逆。足三里為胃之下合穴,取此穴可補益中氣、調理脾胃,使陰液生化有源,胃和津生,氣機調暢,呃逆得止[5]。對準各穴進行揉掐按,指腹稍用力,順逆時針交替,忌按壓過輕而搓擦皮膚,導致局部皮膚破損,每日3~5次,每次5min,手法穩健,力度適宜,以局部出現熱,脹,痛感為宜,3天為一療程。按壓過程中可與患者交談,詢問其感覺盡量使其舒適,同時指導患者注意胸腹部保暖。
2.3 心理護理運用音樂療法及心理暗示等療法,轉移患者對呃逆的注意力,在音樂影響下,緩解迷走神經的緊張性。放松心情,避免心理負荷過重而加重呃逆[6]。
2.4 生活護理由于不停打嗝,患者出現緊張焦慮,出汗多。勤換被單、內衣,使患者感到舒適。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睡前用熱水泡腳,燈光調暗。必要時口服安眠藥,幫助睡眠。
2.5 健康指導指導患者寒冷季節注意保暖,飲食宜清淡、消化,忌食冷、硬過辣食品,食量以無飽脹感為宜,以減輕胃對膈肌的壓力。若患者呃逆頑固無法緩解時,需限制經口進食,給予靜脈補液或腸內營養。進食時需協助患者坐起或將床頭抬高30°,進食后再保持此體位至少30m in;患者進食勿過多過快,必要時給予促進胃動力的藥物及抑酸的藥物,防止胃潴留及食管反流。
中醫學認為頑固性呃逆病機關鍵在于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動膈。治療應當和胃降逆,調暢氣機,寬胸利膈[7]。骨骼肌肉運動屏氣法具有循環胸腔氣血,使氣血通暢,在舒筋通經絡的同時刺激胸部穴位,從而和胃降逆,阻斷反射弧達到治療頑固性呃逆的作用。指導患者進行骨骼肌肉運動屏氣法時應注意患者兩腳與肩同寬站立,防止摔倒。穴位按摩法在操作時注意手法穩健,力度適宜,忌按壓過輕而搓擦皮膚,導致局部皮膚破損。兩種治療方法操作簡單很易掌握,很快收到理想的臨床效果,減輕了患者痛苦,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改善。
〔1〕張麗萍,鄭丹萍,李楠.腫瘤頑固性呃逆的治療護理進展[J].護理學雜志, 2010,25(3):90-93.
〔2〕黃煒.1例頑固性呃逆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1,29(10):2724.
〔3〕孫燕.內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89-107.
〔4〕劉姣長.護理干預聯合鹽酸戊乙奎醚治療腹部手術后患者頑固性呃逆的臨床研究[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1:21-23.
〔5〕李麗.水針治療中風后呃逆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光明中醫,2010,25(8):1451.
〔6〕左毅.頑固性呃逆的治療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6: 2591-2592.
〔7〕徐曉卿,夏蕾,黃延芹.中西醫對腫瘤所致頑固性呃逆的認識和治療[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5):156-158.
(2013-09-05收稿,2013-11-29修回)
R248
B
10.3969/j.issn.1006-9143.2014.05.042
1006-9143(2104)05-0447-01
張萍(1970-),女,主管護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