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虹霞
上海市浦東新區康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病房,上海浦東 201319
老年糖尿病藥物的治療進展
劉虹霞
上海市浦東新區康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病房,上海浦東 201319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地提高,老年人對藥物的敏感性與代謝能力都與年輕人不同,老年糖尿病的藥物治療也與中青年糖尿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區別,該文通過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點進行總結,并結合中外近期文獻,對老年糖尿病的藥物治療進展進行分析,為老年糖尿病患者藥物治療提供依據。
老年糖尿病;藥物;治療
老年的糖尿病患者指年齡大于60歲的糖尿病患者,這一年齡段的糖尿病患者這大多為2型糖尿病患者,且病程較長。由于年齡的關系,患者的各組織、器官的功能逐漸的衰退,患者對藥物的敏感性以及對藥物的代謝能力都有所下降,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無論是對藥物的選擇還是在用藥的劑量上都應該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來調整。該文結合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分析以及近幾年國內外的參考文獻來探討老年糖尿病的患者的個體化用藥。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較高,但是起病具有隱匿性,通常在發病之初沒有糖尿病患者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所以,不能對疾病及早的進行診斷以及及早的設置用藥方案進行藥物干預,使老年患者的血糖不能及早的進行控制,導致患者的疾病發展迅速;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齡的關系,機體對藥物的代謝以及對藥物的敏感性都不同,所以在用藥的時候要考慮到老年患者的個體特異性;由于老年人的應激反應較差,所以,老年糖尿病的患者在用藥之后沒有按時進食的情況下或者是在你運動等機體耗能較大的情況下容易并發低血糖,嚴重者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老年患者代謝的能力衰退會使患者的血液中的酮蓄積,增加了患者并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幾率,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長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所以在用藥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患者降血壓、降血脂的藥物應用。
參考近幾年國內外的參考文獻以及我院的用藥經驗來看,目前,國內外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所使用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2.1 磺脲類藥物
磺脲類降糖藥作為最早應用與臨床的降糖藥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被應用在臨床上,其降糖作用也比較明顯,也正是因為如此,使用者并發低血糖的幾率較高,經過在臨床上的應用于研究,迄今為止,磺脲類降糖藥已經更新到第三代,與第一代降糖藥相比較,第三代的磺脲類降糖藥有長效、短效的區別,彌補了第一代磺脲類半衰期長的缺憾,因為藥物的半衰期長,在體內代謝所需要的時間就長,而老年患者的腎功能隨著年齡增大逐漸的衰退,使藥物在體內蓄積,老年患者的這一生理特點也導致老年患者相對于中青年來講更易于發生低血糖[1]。雖然短效磺脲類降糖藥使老年患者并發低血糖的幾率降低了,但是,短效磺脲類降糖藥需要增加服藥的次數來維持老年患者血糖水平,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有較差,也不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的維持。新近研發的格列吡嗪控釋片之類的緩釋片可以即降低老年患者糖尿病并發低血糖的幾率又減少患者的服藥次數,比較適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2.2 雙胍類藥物
雙胍類藥物是繼磺脲類藥物后被用于臨床的口服藥。雙胍類降糖藥物主要有二甲雙胍和苯乙雙胍,苯乙雙胍的胃腸道反應以及乳酸中毒的副作用比較嚴重,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在美國等國家被棄用了。二甲雙胍主要是通過降低肝臟中葡萄糖的產生,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王春雨[2]通過對379例糖尿病患者的使用二甲雙胍的患者的觀察發現,二甲雙胍對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作用比較效果比較好,副作用的表現也不明顯,而非二型糖尿病或者是肝腎功能障礙以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應用二甲雙胍的時候則會提高患者并發乳酸酸中毒的幾率,建議慎用,或是減少劑量,王春雨還認為,70歲以上的老人不適合應用此類藥物。
2.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此類藥物通過抑制小腸內的α-葡萄糖苷酶來延緩小腸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從而維持患者餐后的血糖水平。此類藥物單獨使用的時候不會并發低血糖的癥狀,因此比較多的被推薦使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群體,但是由于其抑制小腸內的α-葡萄糖苷酶,延緩小腸對糖類物質的吸收,最終導致糖類物質在腸道內降解、產氣,患者會出現腹脹的癥狀,因此,患者對此藥的依從性較差。目前臨床上對此藥的應用大多是采用小劑量合并應用其他降糖藥物的方案,既提高老年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又減少副作用的發生率[3]。
2.4 噻唑烷二酮類
這一類藥物通過增強患者體內胰島素的敏感性,來達到促進血液中糖代謝的目的,其只增強胰島素的作用而不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所以不會使患者發生低血糖的癥狀,這類化合物為過氧化增值受體-γ激動劑,其主要作用于肝臟、骨骼肌等部位,但是其具有一定的肝臟毒性,所以不適合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
2.5 餐時血糖調節劑
所謂的餐時血糖調節劑就是指在用餐的時候服用的調節劑,這類藥物的代表藥物為瑞格列奈(諾和龍),其主要經過肝臟代謝,并且是與餐同服的,這樣可以避免患者出現漏服或是誤餐的情況,經肝臟代謝、隨膽汁排泄可以減輕其對腎臟造成的負擔,所以比較適合腎功能不全與老年患者使用。目前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應用的比較廣泛。
2.6 胰島素的應用
傳統的糖尿病患者的用藥原則是應用降糖藥物治療,在機體對降糖藥物失去敏感性之后再對患者應用胰島素治療,戴靜[4]通過研究發現,對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可以盡早的的應用胰島素,而不是待口服降糖藥物失效之后再應用胰島素。而從目前國內外胰島素的使用情況來看,動物胰島素在臨床上已經應用多年,療效顯著,而人胰島素在臨床上應用的時間較短,也有比較顯著的降糖效果,且副作用比較小,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推薦用藥。但是,老年人由于年齡的關系,腎功能衰退,胰島素在體內的降解和清除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使胰島素在體內的半衰期延長,所以,老年患者應用胰島素的時候要從小劑量開始應用,再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逐漸調整胰島素的用量。
2.7 其他新型的抗糖尿病的藥物
其他新型的抗糖尿病的藥物主要有膳食纖維補充劑、促胰島素分泌劑、模擬胰島素作用的藥物等類型,目前,這類藥物的應用在臨床上大多處于探索階段,特別是膳食纖維補充劑有使腹部脹氣的作用,所以,不提倡應用在老年糖尿病人群中,老年人只要注意在日常的飲食中通過水果、蔬菜等補充膳食纖維即可。此外,老年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微量元素的補充,因為微量元素可以在胰島素的作用之外促進患者的體內的葡萄糖的代謝,所以胰島素的患者補充微量元素是必須的。
由于老年糖尿病的患者常伴發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而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因此,在使用降糖藥物的時候還要注重對血脂以及血壓的影響,必要時,可與降血脂以及降血壓的藥物聯合應用。
3.1 影響脂代謝的藥物
有40%以上的糖尿病的患者具有血脂代謝異常的癥狀,傳統的觀念認為,糖尿病患者脂代謝異常繼發于糖代謝的紊亂,但是在2001年美國糖尿病協會第61屆年會上,Bontine科學成就獎得主Dr.Mcorry在會上做的題為“脂代謝障礙在2型糖尿病病因上的作用”的演講中提出自己的研究觀點,他認為,患者是由于脂代謝紊亂最終導致患者的糖代謝紊亂。所以對脂代謝的調控對治療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紊亂據有重要的意義[5]。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他汀類以及貝特類降脂藥物都可以在糖尿病老年人群中應用,但是應用貝特類藥物的時候要注意心肌炎的監測。
3.2 降壓藥物的應用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糖含量過高是血液處于高滲狀態,會對血管造成一定的損傷,所以,糖尿病有一并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壓,對患者的血壓進行合理的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并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對老年患者來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以緩解腎病的進展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降壓藥物的首選。
3.3 抗血小板藥物的應用
老年糖尿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就是糖尿病并發心血管疾病,眼內糖尿病的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而口服阿司匹林可以很好的抑制血小板的活化、糾正血液的高凝狀態,對糖尿病性心腦血管病的預防具有一定的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老年人特殊生理體質,除了個體化應用降糖藥物之外,還要對高血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疾病進行治療或是預防,所以,要加強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以確保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藥的有效性,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致死率以及致殘率,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1]徐武夷,姚合斌,劉月琴.老年糖尿病藥物治療進展[J].人民軍醫,2010,12: 955-957.
[2]王春雨,萬東君.老年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的選擇策略[J].醫學與哲學(B),2012,7:35-36,39.
[3]廖苑群.廣州市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抗糖尿病藥物的應用情況分析[J].當代醫學,2013,35:143-144.
[4]戴靜.老年糖尿病藥物治療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14:3337-3338.
[5]龍建竹.老年2型糖尿病IGF與腫瘤標志物相關性觀察[D].遵義醫學院,2012.
R587.2
A
1672-4062(2014)09(b)-0012-02
2014-06-18)
劉虹霞(1974.5-),女,四川蓬安人,全科醫師,本科,老年人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