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文大學(簡稱中大)的試卷用簡體字引發爭議。《東方日報》10日報道稱,有考生發現港中大物理系博士試卷一半內容是以簡體字印制的,當場要求校方翻譯試卷問題或提供英文試卷,遭拒絕。考生繼而要求出卷人員到場解答問題,監考員稱負責教授已返回內地。有考生認為,考前校方未通知考生試卷將使用簡體中文印制,令考生無法事前做準備,影響考試表現。 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社會科學及教育學部總監崔日雄稱,一般港生均預計以英語應試,未有中英對照專有名詞,對港生不公平。中大學生會會長鐘耀華表示,即使沒有提供英文試卷,也至少應該附上英文專有名詞供考生參考,校方做法不恰當。香港《明報》援引教資會的資料稱,2012學年中文大學研究院受資助研究式課程,有67%的學生來自內地。之前中文大學物理系博士課程舉辦入學試,因考生以內地人為主,要求港生同赴深圳應考,但最終在批評聲中準許港生留港應試。 該事件也在香港社會再度引發所謂的“中港矛盾”。有網民批評校方的做法破壞規矩,更質疑稱現在大學導修課要用普通話、試題則用簡體字,“快要淪陷”,“這是內地教授占據整個dept(學系)的下場”。對此,中大發言人表示,該系一向強調采取公平原則,對來自不同地區的考生一視同仁,不會有考生因不懂簡體字或繁體字而對其入學機會有所影響。據悉,除筆試外,有多項因素決定博士生的錄取,包括本科成績及面試表現。中大物理系博士課程3年級學生王飛說,他2011年在深圳應考該系入學試時是以英文出題,相信內地生只要有準備,無論以英文應試或看繁體字都沒有問題。▲ (趙 聲)
環球時報201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