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梅
(興化市婦幼保健院,江蘇興化 2257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懷孕、生育也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在分娩方面已不再簡單地滿足于助產技術的專業、安全,對護理服務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她們希望獲得周到細致、體貼、關愛的護理服務,同時能獲得專業的育兒知識、健康知識[1]。由于產婦普遍具有求知欲強烈、敏感、情感細膩等特性,所以在臨床護理中必須充分考慮到產婦的特殊性,從而為其提供符合其心理需求的護理服務。我院自在產科中實施優質護理以來,收到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產科的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護理人員共20名,其中2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16名護士,均為女性。以優質護理服務思想為指導,實施分組、包床制度,并對排班模式進行改革,制定并落實分組責任制。將全科床位(50張)劃分為2個區域,護理人員分為兩組,每組指定4名責任護士,每名責任護士所管理的床位在7張以下,以落實扁平化責任管理。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全護理制度。根據產科特點,對科室各項護理制度加以完善,比如病房探視制度、護理安全制度、母嬰床旁護理、孕產婦安全管理、新生兒安全管理、母乳喂養制度、預防接種安全制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制度。讓各項護理工作實現有章可循。
1.2.2 改革排班模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既是實施者也是參與者,要實現優質護理,就必須充分調動起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實現護理資源的合理配置。本科室將床位與責任護士的配比設定為6.25∶1進行配置,保證每名責任護士所管理的床位在7張以下,讓每位產婦及嬰兒都能獲得責任護士細致、周到的照顧。另外,專門設置1名用藥指導護士,專門負責指導用藥知識、加藥,用藥指導護士每天都要到床旁向產婦講解藥物服用劑量、方法及注意事項等,以免發生用藥差錯。
1.2.3 加強護理人員培訓。定期組織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技術操作和護理禮儀。優質護理要求護士在提供服務時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不以床號稱呼產婦,在產婦有困難時,護理人員要告知產婦會盡力去做,對于產婦及其家屬的提問,要耐心、準確、專業地予以解答。
1.2.4 改善硬件設施。將產區病房粉刷為暖色調,體現出溫馨的母嬰氛圍。病區走廊中張貼寶寶圖片,以及有關科學坐月子、產婦健身操等宣傳海報。病房內張貼有關母乳喂養的圖片,包括實施母乳喂養的具體步驟,讓產婦能直觀地了解、掌握如何哺乳。為各個病房添置乳房按摩儀、足浴盆、吹風機、洗頭機等設備,為產婦提供舒適、周到的服務。在病區放置微波爐、暖奶器,給產婦及其家屬的生活提供方便。病床床頭設置提示卡,卡片上注明責任護士、主治醫生及需做的檢查等。
1.2.5 實施溫馨護理。(1)孕婦分娩時可有專人陪伴,提供家化待產服務。在產房設置家化待產室,將中心監護儀和床旁監護儀相連,產時允許一名家屬作陪。(2)新生兒出生后,由專人到病房,免費給寶寶拍攝第一張照片,在照片上標注嬰兒性別、體重、出生時間,母親姓名。(3)嬰兒出生后,護士每日幫助嬰兒進行精細運動、大運動等訓練,充分利用發音錘、按摩球、圖片等器材刺激嬰兒嗅覺、觸覺、聽覺及視覺,早期開發嬰兒智力。(4)在合理評估產婦身體情況基礎上,為其編制專門的形體恢復操,指導產婦進行全身肌肉、盆底肌肉及四肢肌肉鍛煉。
實施優質護理新模式后,產婦的滿意度較之前顯著提高,對護理人員及醫生的安全感、信賴度明顯提高。產婦及其家屬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較之前明顯提高,對新生兒的護理常識、操作能力明顯增強。
自衛生部提出“優質護理服務”實施方案后,全國各大醫院紛紛開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優質護理作為一個全新的護理概念,其不同于傳統的整體護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摸索,總結經驗。臨床產科具有危重癥多、手術量大、不確定因素多、病床周轉快、護理對象特殊等特點,這些決定了產科優質護理必須具備一定的創新性和獨立性[2]。
產科優質護理新模式具有以下特點:(1)特殊的服務對象。在臨床產科中,除了產婦,產婦家屬也是護理人員的教育、服務對象。護士在對產婦實施心理護理時,還需要對其家屬予以必要的教育,以免因缺乏護理常識,在對新生兒及產婦進行護理時手足無措,使新生兒及產婦無法獲得正確的護理、照顧[3]。(2)服務是護理重點。對于處于分娩階段的孕產婦,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定的焦慮、緊張情緒,這些都是臨床治療難以解決的問題,而圍產期護理過程中體現出的關懷、照顧則能使產婦獲得心靈的舒適,有利于排解其不良情緒。(3)產婦心理狀態復雜。產婦在產褥期,其心理、生理都會產生復雜的變化,若這一時期保健、處理不當,都可能引發產褥期疾病或留下遠期后遺癥,對產婦身心健康、嬰兒生長發育產生較大影響。所以,對產婦予以心理護理,對于幫助產婦增強自信心,快速融入母親角色具有重大意義[4]。
我院產科自實施優質護理以來,產婦的滿意度、對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較之前明顯提高,對新生兒的護理常識、操作能力明顯增強。總之,在臨床產科開展優質護理,可在心理、生理、社會方面充分滿足產婦需要,提高產婦滿意度及科室護理服務水平,是值得推廣應用的新型護理模式。
[1]顧英姿,黃悅.產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新模式的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1,(19):141-142.
[2]鄭莉彥,倉孝潔,鄭穎.產科優質護理新模式探討[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6):3981-3982.
[3]吐爾遜古麗·斯木提拉,孜明古麗·卡地爾.淺析臨床優質護理服務實踐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30):68-69.
[4]王燕.優質護理服務在我院產科臨床護理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9):7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