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樊
(鄧小平圖書館,四川 廣安 638000)
流動圖書館就是將圖書館中的書籍、各種形式的文獻信息資料利用某種交通工具向特定的服務點進行輸送,或者與其他圖書館進行信息交流,滿足對應地區讀者的需求。廣義上的流動圖書館即為流動圖書站,而狹義上的流動圖書館則特指汽車圖書館。與傳統的空間相對固定的圖書館相比,流動圖書館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更具靈活性。流動圖書館是針對當地讀者的實際需求展開服務的,讀者需求發生變化,流動圖書館的服務方式、文獻資源也會做出及時調整,從而將主體圖書館的館藏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其次,與群眾的距離更近。不同層次、不同地域的讀者均可以通過流動圖書館享受個性化的服務,實現主體圖書館服務的延伸與擴展,并且深入基層又進一步拉近了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
最后,可以全面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圖書館流動性的特征大大提高了主體圖書館的資源利用率,并且很多圖書館受經費、人力等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其所設置的網點數量與讀者的實際需求不相適應,而流動圖書館可以改善這一現狀,盡量照顧到更多基層讀者的信息需求。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所占比例相當大,因此農村社會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效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是與城市相比,農村的各項資源相對較少,加之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導致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較匱乏。而圖書館是信息與知識的集散地,其主要職責是進行文化教育,是社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圖書館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流動圖書館深入農村,將知識送到農民的田間地頭,不僅可以豐富其業余生活,而且可以提升農民群眾整體的文化素質,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更多的支持。
從很大程度上講,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因為農民缺乏必要的知識,反過來,經濟增長緩慢又會影響農民的受教育水平,如此往復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但是利用流動圖書館的形式將主體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知識資料輸送到農村,為農民接受繼續教育創造了有利條件;并且組織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專業性強的專家講座,更是可以直接解決農民在生活、生產中遇到的各種普遍性問題,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農民群眾中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此外,主體圖書館可以利用流動圖書館培養一批懂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使其認識到科技富農的好處,間接促進農村經濟向著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
由于我國農村很多地區接受社會教育的機會比較少,所以農民群眾的知識層面、技術能力等均相對較低,直接影響到其家庭收入,進而拉大了城鄉的貧富差距。在這種狀態下必然會產生諸多不穩定因素,對社會的和諧發展產生不利影響。而通過流動圖書館可以快速為農民補充知識、提供技能,不僅可以直接幫助其增加收入,而且可以提升其文化素質,縮短城鄉貧富差距,消除不和諧因素,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發展,推動我國城鎮化進程。
廣安市轄廣安區、前鋒區、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等地區,共86個鄉、87個鎮,建設圖書館、圖書室共83家,還有60家文化活動中心。其中村級圖書館的總藏書量達到了30余萬冊,年接待農村讀者近30萬人,可以說廣安市流動圖書館網絡的建設已初見成效。下面針對其建設與服務模式進行分析。
廣安市以鄧小平圖書館為中心,與鄉鎮圖書室、村級圖書站聯合起來,實行“三級聯動”的資源調配與調度模式,資源包括館藏資源、人力資源及其他物力資源等,各級圖書館與圖書室、圖書站簽訂書面契約。具體操作如下:
3.1.1 形成流動資源
以鄧小平圖書館為核心,聯合鄉鎮圖書室與村級圖書站,對3個層次的信息資源進行調配與整合,保證信息資源的流動性。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實現書刊等實體資源的流動;其次實現網絡資源、數據庫以及光碟磁盤等虛擬資源的流動;最后編制包括中心圖書館、鄉鎮圖書室與村級圖書站的聯合文獻目錄,將所有流動的館藏資源歸納到一個數據庫中,便于后續的管理與整合。整個過程中,資源的調度與整合均遵循合作自愿的原則。
3.1.2 募集流動圖書館所需資金
對于很多圖書館而言,經費問題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會對其生存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可從以下幾方面解決該問題:首先,各級圖書館聯合后形成了資源整合的局面,其財力、物力、人力科學、合理地整合在一起,可以產生“1+1>2”的效果,充分挖掘其中的潛在資源,向政府、文化單位、村委等各級行政主管單位爭取更多的資金與硬件設備。其次,流動圖書館在流動過程中存在更多的自營機遇,因為其流動狀態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圖書館可以利用這一優勢與當地的企業組織、社會團體等進行合作,特別是有些企業計劃針對農村、基層進一步開拓市場,比如化肥農藥農具企業、農用車輛營銷企業、通訊設備公司等,圖書館可以向這些企業募集資金,并為其進行廣告宣傳。廣安市就在其流動書車的車身上制作了某通訊企業的廣告;圖書館也通過發放宣傳材料、橫掛宣傳條幅的形式為企業進行宣傳。這樣不僅使流動圖書館獲得了所需的資金,而且擴大了企業的影響力,為其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雙方實現雙贏的局面。最后,無償捐贈,因為流動圖書館在流動過程中,不僅服務于“三農”,而且聚合了當地的社會力量,其深入鄉村、深入民眾,促使當地民眾、政府對流動圖書館的社會功能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當然,通過廣安市的實踐可知,農民群眾在公益捐助方面的意識還比較薄弱,取得的效果也差強人意。但是如果堅持下去必然可以取得一定成果。
圖書館的一項主要業務就是進行參考咨詢服務,因此組建一支結構合理的資源管理團隊十分必要。廣安市圖書館就根據具體的職能需求,組建了一支扁平化的服務團隊網絡,其包括以下幾個部門:
資源管理團隊:顧名思義就是對所有的流動資源進行管理的組織,其還具備一項職能,即與政府、社會進行溝通。以縣級圖書館為核心,由其主管領導作為團隊負責人。
管理委員會:由分成的若干資源管理小組的組長組織,其主要職責是進行資源分配與調度,并進行各項業務的溝通與處理,其從宏觀角度對資源管理團隊的運行做出指導??梢愿鶕嶋H業務需要在委員會內部設置相關職位,負責具體的工作,比如負責募集人力、物力、信息等各項資源的資源募集部門;或者負責資源流動與分配的資源調度部門;以及負責分析流動圖書館服務對象需求、研究各項業務活動的業務部門等。
資源管理小組:主要針對鄉鎮、村莊的圖書室或圖書站展開服務,其在接受相關的選擇與培訓后,再根據職業素養、具體的供職地區等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分管各個區域流動資源具體的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一點,廣安市在成立資源管理小組時,每個小組的成員均來自縣、鄉、村3級圖書館。由于鄉鎮、村級圖書室對其所處地區的地理環境、生活習慣、文化思想等更加了解,而縣級圖書館工作人員則在圖書情報業務方面的專業性更強,二者相輔相成、互幫互補,才能保證資源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與深入性,從而促進流動圖書館在農村地區的發展。
以流動圖書館為載體不僅可以進行基本的圖書借還服務,還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的流動性做進一步的業務擴展。廣安市基于流動圖書館所開展的業務活動大致分為兩大類,即供應式服務與開發式服務,其中供應式服務所占比例相對較大。
3.3.1 供應式服務
首先,開展基本的圖書資料借閱手續辦理服務,由于廣安市所在的四川省具備較高的資源共享水平,所以鄧小平圖書館也實行了“一卡通”的管理模式,只需一張借書證,即可在廣安市轄區域內的所有圖書館、包括流動圖書館中進行借閱、歸還、預約及代借代還等業務辦理。
其次,參考咨詢服務,這是圖書館的基本服務項目,而對于服務“三農”的流動圖書館而言,主要是針對農村讀者所提出的零散的、即時的信息需求進行服務,服務過程中,咨詢館員要對這些零散的信息需求進行匯集、整理,可以從中發現某些規律,以便從系統性的角度對農村用戶的信息需求進行全面分析。
其三,邀請專家、學者、農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題服務、點對點服務,以提高流動圖書館服務的針對性與適用性。
其四,專題推送服務,這對于農村地區的流動圖書館而言,是一項相對個性化的服務。廣安市當地有一些特色經濟,比如松針茶葉、白市柚、華鎣山山珍等,流動圖書館結合這一現狀,為各村的流動圖書站送去了5000余冊流動圖書,而與種植業相關的書籍就多達2000冊。此外,鄧小平圖書館還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開展了不同的信息服務,比如針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針對中青年農民組織職業技能培訓;針對老年人開展相關的醫療保健咨詢等。
最后,除上述服務外,廣安市圖書館的供應式服務還包括讀者交流活動、業務輔導等。組織讀書交流活動,吸引更多的農民走進圖書站,成立農民讀書協會,促進農民讀者共同進步,并在鄉級圖書室放映戲劇、影視等,使農民用戶了解到圖書館不僅僅是讀書的場所,還可以提供娛樂項目,以豐富農民讀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在設置流動站時,要與現有的圖書室相結合,對農村圖書室的建設工作提供參考與輔助,并輔導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從而提升整個流動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3.3.2 開發式服務
由于流動圖書館受資源、經費、人力等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其所能提供的開發式服務還相對較少。廣安市鄧小平圖書館正在著手進行地方文獻的挖掘與開發,收集一些反映當地自然、社會、經濟狀況的出版物,加大圖書館館藏資源的特色化建設;將所搜集到的文獻編制成地方文獻聯合目錄,并開發地方文獻專業數據庫。從某種程度上講,流動圖書館所提供的開發式服務,是主體圖書館間接服務“三農”的最佳形式之一,其不僅可以為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而且可以促進“三農”事業的發展。
農村圖書館作為基層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要實現流動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進一步完善其保障機制。除了各級政府要在財政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加強政策性保障外,還要基于制度層面提供更多的人力保障與環境保障。而流動圖書館自身,也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將現有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做好宣傳工作,以文化服務為核心,以服務促發展,將流動圖書館滲透到各村鎮,通過擴大覆蓋面顯示工作成績,以贏得更多支持,實現圖書館的良性循環發展。此外,圖書館還可以不定期進行籌資活動,鼓勵社會公益人士捐款贈書,不斷豐富流動圖書館的資源儲備。
[1]范春玲.共建共享服務大眾——黑龍江省圖書館“流動圖書館”工程探索與實踐[J].新世紀圖書館,2010(4):31-32.
[2] 謝小燕,王蕾.廣東流動圖書館建設實踐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1(2):84-90.
[3] 張琦,王蕾.廣東流動圖書館模式制度化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1(5):45-49.
[4] 陳衛東.廣東流動圖書館延伸服務實踐與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0(2):39-42.
[5] 張常明.基層流動圖書館服務點建設思考[J].圖書與情報,2010(5):125-127.
[6] 舒宗瑛.基于知識勢差的圖書館聯盟知識流動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4):90-93.
[7]周小敏.建設“流動的農家書屋”——圖書漂流、流動圖書館、農家書屋“三合一”服務模式探析[J].當代圖書館,2010(4):32-34.
[8] 殷紅燕.流動圖書館用戶滿意度及用戶差異分析實證研究——以廣東流動圖書館為例[J].現代情報,2012(6):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