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齊貴 楊艷秋 勞立華 黃立華
(五邑大學圖書館,廣東 江門 529020)
當今社會,競爭情報在企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競爭情報系統則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但大多數中小企業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競爭情報系統尚不完善,亟需借外力來幫助自己。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服務的重要部門,在信息資源、人力資源、現代化網絡化技術等多方面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和信息咨詢服務,是信息化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圖書館自身發展、提高社會競爭力的需要;是為經濟建設及社會服務的需要。
競爭情報系統(簡稱CIS)是以人的智能為主導,信息網絡為手段,人機結合的競爭決策和咨詢系統[1]。競爭情報(簡稱CI)是指收集和分析關于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和競爭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產品[2]。
目前,企業的大多數競爭情報系統工作內容僅局限于商業情報,而非技術競爭情報;有些企業對競爭情報認識不足,對暫時未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反而要加大前期投資的競爭情報工作支持力度不夠;有些企業因規模小,起點低,資金不足,信息人員少,信息資源缺乏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全面有效地開展競爭情報工作。
五邑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位于廣東省江門市,這里是全國著名僑鄉,地處珠三角,毗鄰港澳,企業眾多,經濟發達。江門是廣東省制造業重點發展區域和珠三角制造業技術創新基地,這里有16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全市僅摩托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就有300多家,電子信息類企業2000多家,擁有紡織化纖生產及相關企業150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450多家,水暖衛浴生產企業和水暖經銷商600多家,麥克風及零配件企業300多家等[3],基本形成了“一鎮一業”的珠三角產業集群和產業布局特色。
這些企業絕大多數屬于中小型企業,而中小企業已成為江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江門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要使中小企業保持良性發展態勢并具新的活力和強大核心競爭力,除有過硬技術、資金保障、人才建設、產品質量、良好信譽外,還應有現代化的競爭情報系統來為企業服務,為企業出謀劃策,為企業生存發展保駕護航。
競爭情報能使企業獲得更多有關市場、人才、技術等情報信息,提高企業的綜合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調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不足,避免不利于企業的威脅發生,對企業起到導向和警示的作用。
競爭情報是企業的參謀和顧問,能跟蹤市場變化,分析市場情況,掌握市場動態,研究市場發展趨勢,從而制定可行策略,為企業及時了解內外環境,做到“知己知彼”。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要不斷改進和開發新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4]。競爭情報是通過廣泛收集和了解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市場需求動態,及時給出查新報告和可行性方案,為企業新管理、新技術、新產品的創新開發和利用提供可靠依據。
企業中各部門往往缺少統籌規劃和跨部門的信息交流,易形成信息孤島。競爭情報系統可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資源的傳遞和共享。
開展對企業員工競爭情報、法律法規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有助于員工自主學習和團隊交流互動學習,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水平和信息技能,創造一種良性的學習環境與和諧的工作氛圍。
五邑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綜合型地方性大學。五邑華僑歷來有捐資辦學之風,學校由海外鄉親以個人獨資和社團集資捐建的樓宇建筑(包括圖書館在內)就有50多座,還捐款設立了多項獎學金、助學金。為回饋僑鄉人民的厚愛,學校始終以“面向地方、服務社會”為辦學方針,以服務地方為興校之路,以全面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為己任。圖書館20多年來一直對社會各界開放,并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工作,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服務也是本校圖書館深化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一種新方式。
本館是江門五邑地區最大的圖書文獻和信息情報中心,擁有大量的中外文文獻資源和數據庫網絡資源體系,學科門類齊全,情報價值高。同時,本館還與華南理工大學、江門職業技術學院、五邑圖書館等多所院校和圖書館之間開展了不同層次的館際合作,實現了不同程度的資源共享。其穩定的資金投入和資源保障能為企業提供多渠道多資源的信息情報服務。
本館擁有圖書情報學、計算機、外語、資料管理、信息檢索等多專業技術人才,他們在長期的實踐工作和咨詢服務中,積累了搜集整理、分析獲取、提煉加工和開發利用信息的豐富技術和經驗,具備了從事情報工作的素質和能力。且學校擁有多學科的專家教授,他們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有為企業服務的經驗[5],能對圖書館服務給予相關專業指導和幫助,是圖書館的堅強后盾[6],是聯系企業的橋梁和紐帶。
圖書館擁有先進的計算機和網絡、網絡傳輸設備、視聽多媒體系統、光盤檢索系統等先進的軟硬件設施,現代化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利用,為企業實現快速檢索和傳遞高質量信息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圖書館在資源質量、數量上的優勢以及圖書館專業人才、先進的設備技術、文獻資源的共享與高質量信息的提供,可為企業節省大量用于支付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資金。
圖書館擁有多專業技術的學科人才,他們懂網絡,懂管理,精通各種專業數據庫及網絡信息的采集、提煉、整理和加工,能為企業提供相關的信息服務,緩解企業信息人才不足的矛盾。
近年來,為適應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圍繞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新增了軌道交通、綠色光源、物流管理、物聯網等10多個專業。同時開展了面向產業的人才培養改革試點。目前,本校17個教學院系部分別與江門LED綠色光源真明麗集團、廣東南車集團、維達紙業、葉氏化工、海信江門分公司等10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辦學,開設了多個綜合實驗班,采用“協同式”“訂單式”“多模式”的協同培養模式,建立了校企合作和產學研合作基地。學校依靠本專業教師和企業內的工程師的聯合指導和培養,使學生深入協同企業的生產、開發一線,結合企業的實際需要,協同培養跨專業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本校建立了“廣東省僑鄉文化研究基地”“摩托車研究院”“紡織研究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中心”“企業管理研究中心”“企業咨詢服務中心”等30多個省、市、校級科研平臺及與企業共建的產學研合作平臺;成立了“江門市專業鎮五邑大學專家顧問團”,共32個專家顧問小組。顧問組采取“一對一”配對負責方式,聯系、組織、協助各專業鎮開展特色產業研究、平臺建設等綜合服務工作[7]。
圖書館充分利用這大好機遇,積極選派學科館員、情報人員深入協同企業進行調研、學習、交流、宣傳、推介圖書館服務項目和資源。快速拉近圖書館與企業距離,促進雙方相互了解、信任和合作[8]。目前,本館根據本市LED產業發展方向和企業需求,建立了相關協作平臺,開展信息服務工作[9];還與江門市杰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技術合作協議;服務鄉村開發村務信息管理系統。
同時注意聯系走訪“走出去,請進來”的教師。“走出去”是安排教師帶學生到企業進行實踐,分期安排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和頂崗實習,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經驗,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請進來”即把有豐富經驗的企業技術人才和工程師請進學校來做兼職或客座教師。多方收集資料,為企業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Web2.0技術是以用戶為中心,以互聯網為平臺,以各種信息技術和工具(博客Blog、維基WiKi、即時通訊IM)等為手段,以用戶參與、互動、體驗、社會化為特色的一種資源共享開放的動態服務模式[10]。它是網絡發展的新趨勢,是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新變革。基于Web2.0建立學校-企業-圖書館的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如圖1所示。

圖1 Web2.0校-企-圖信息網絡服務平臺
在此平臺上,學科館員和情報人員與學校的學科團隊、專家教授及企業情報人員之間利用博客或維基、即時通訊等工具建立起互動、交流、開發和共同創作的信息服務平臺。企業情報人員收集整理企業決策者、管理者、科研人員、一線員工等多方面的內部信息及競爭對手、相關機構、顧客等外部信息和相關網絡信息資源,根據企業需要傳遞給圖書館情報人員;圖書館情報人員和學科館員接收到企業信息需求,通過科技查新、定題服務等收集和檢索各類信息資源,并在平臺上與學校專家教授實現在線交流,獲得相關專業指導和建議;并及時把整理加工、提煉開發的信息情報和結果反饋給企業情報人員。還可在平臺上通過博客或維基進行數據資源培訓和完善學科導航系統,以實現資源的共同開發和共享。三方除在網上虛擬交互外,還可通過電話聯系或進行現場交流和溝通,確保信息服務準確及時[11]。
由圖書館的信息技術與咨詢、信息檢索等部門協調組成信息情報服務中心,配備專職情報人員和學科館員,并與學校的“企業管理研究中心”“企業咨詢服務中心”“計算機信息中心”等科研平臺、科研部門聯合,聘請專家、教授、工程師做兼職教師和顧問,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技術、信息情報、信息咨詢服務。
圖書館應加強情報人員隊伍建設,通過引進、培訓、進修等渠道培養多專業的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具有良好團隊協作精神的人才;培養具有樂于奉獻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不斷提高圖書館隊伍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
對有條件的企業,圖書館可協助建立和完善競爭情報系統。從軟硬件設施、人員、資源、管理等多方面提供服務和指導,幫助企業建立相關網站和電子資源庫及共建共享圖書館資源,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轉。
對暫無信息條件的企業,圖書館可開展定題或跟蹤服務,通過走訪調查了解企業的產品、服務等情況并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提供情報信息,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有針對性地對企業情報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競爭情報知識和技能培訓,開展文獻檢索、網絡數據庫資源檢索和利用、情報的收集加工等的培訓,提高他們利用合法手段收集、利用競爭情報的技能,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情報人員服務。
廣泛宣傳圖書館資源,為企業員工辦理一卡通借閱證等服務,邀請員工來圖書館參觀學習,推薦員工充分利用圖書館和企業的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情報和專業知識學習,培養員工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員工素質,為自身和企業的發展出力。
目前的競爭情報工作仍屬起步階段,合作雙方彼此的知識背景和工作方式存在較大差異。雙方情報人員需要經過一個相互磨合的階段方能適應彼此的工作方式,只有相互信任,積極溝通和交流,增強合作能力,形成良性互動的信息情報服務合作機制,才能為促進學校、企業、圖書館的共同發展,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繁榮發展做貢獻。
[1] 百度百科.競爭情報系統[EB/OL].[2013-03-01].http://baike.baidu.com/view/65906.htm.
[2] 百度百科.競爭情報[EB/OL].[2013-03-01].http://baike.baidu.com/view/139067.htm#1.
[3] 聶黨權.江門概況[M].江門: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11:19-22.
[4] 羅麗萍,等.高校圖書館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的研究[J].情報雜志,2005(5):122-123.
[5] 徐仁杏.高校圖書館與企業競爭情報[J].現代情報,2006(8):26-28.
[6] 唐曉應,朱慧明.高職院校圖書館為企業開展競爭情報服務新探[J].企業技術開發,2009(7):142-144.
[7] 五邑大學科技處 [EB/OL].[2013-05-05].http://dept.wyu.edu.cn/kyc/kjc/List.asp?id=1068.
[8]金聲.高職院校圖書館為企業服務之“困局”及破解——以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2(10):58-61.
[9] 黃悅深.基于知識協同的高校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研究——以五邑大學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2(4):72-75.
[10] 趙立安.高校圖書館開放與共享的移動信息服務模式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1):35-38.
[11]劉敏榕.高校圖書館為企業服務的實踐與探索——以福州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08(10):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