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敏,李慧濤,唐俊峰,楊 威
(1.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 石油工業油井水泥及外加劑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天津 300451;2. 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451)
我國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以下簡稱“質檢機構”)興起于 20世紀 80年代。[1]作為檢驗市場的主體和參與者,質檢機構在實施國家強制性檢驗及其他檢驗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質檢機構面臨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而檢測水平代表了一個質檢機構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所出具的數據是否科學、準確,是質檢機構立足的根本。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在殘酷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更好地服務社會,質檢機構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檢測水平,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隨著科技的發展,檢驗工作越來越離不開各類先進的檢驗儀器設備。只有硬件設施能跟上,所出具的檢測數據才有可信度。質檢機構應配備滿足檢驗標準要求的儀器設備。在采購儀器設備之前,應做好充分的調研、對比,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設備投入,綜合考慮設備的技術水平、精度、效率和性價比等因素。在設備采購回來之后,要建立設備檔案,[2]包括檔案編號、儀器設備名稱、技術指標、規格型號、檢驗量程、購置日期、校準周期、備注等信息。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必須按照要求進行校準或檢定,并對校準或檢定結果進行確認,只有符合標準要求的精度,才能投入使用。在儀器設備日常管理中應按自校規程定期進行自校以確保其功能正常。在檢驗工作中,必須在每一次實驗前,對所使用的儀器設備進行檢查以確保其處于完好狀態。在日常管理方面,每臺儀器都應有專人維護管理,負責儀器設備的檢查、維護,保證其處于完好狀態。
檢驗工作必須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實驗室的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潔凈度、噪聲、振動等,在檢驗過程中,應按照標準規定的要求,對相關的環境條件進行調控,使其滿足檢驗標準的要求,并做好記錄。應加強實驗室環境管理,按不同的檢驗項目對實驗室進行分類命名及編號。實驗室設備的安置應符合相應的防潮、防塵、防震及水平等要求,對可能相互影響的設備要采取隔離措施,比如精密儀器、大型儀器、工作中產生噪聲的儀器、涉及粉塵的儀器、高溫儀器等要分別設置單獨的實驗室放置。要嚴格控制實驗室的環境條件,明確列出每個實驗室的環境要求(如溫度、濕度、潔凈度等)、環境控制設備(如空調器、通風柜、溫濕度計等),并監測及記錄環境條件。
除了大的儀器設備外,實驗中需要用到的還有標準物質、化學試劑及藥品、玻璃量器、濾紙等耗材。這些藥品的純度及量器的精確度都會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這就要求必須加強實驗室的日常采購管理,從源頭把關,選擇有資質的供應商。采購的物品要有詳細的驗收記錄,檢查物品規格是否滿足實驗所需。對于自檢或自校的常用玻璃量器,應按 JJG 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檢定規程》內檢,檢定員應參加相關的培訓持證上崗。標準物質對于質檢機構而言也屬于計量器具,所以應嚴格執行標準物質管理制度,購買有證標準物質和基準物質,并且按規定保管和使用。這些物質不同于一般的化學試劑,更不能超期使用。
標準是檢驗的依據,正確選擇相關產品的檢驗標準是保證檢驗工作質量的前提之一。正確選擇標準的基本原則是:所檢產品有對應的強制性標準的,優先選用強制性標準;沒有強制性標準的,選用國家推薦性標準、行業標準。如果上述兩種情況都沒有,應選擇被檢產品生產企業的企業標準,且該企業標準必須經過備案。[3]
另外,質檢機構還應重視標準有效性的確認工作。標準能否及時進行更新,即質檢機構所采用的標準是否現行有效,直接關系到檢測結果是否有效。質檢機構要不斷完善標準管理工作,定期對標準進行核查更新,以確保在用標準的有效性,已作廢的標準要加以標識并及時撤出作業區,以免誤用,進而保證檢測工作的正常開展。
為了驗證測試結果,實驗室應建立數據比對制度。形式主要有實驗室內部比對試驗、實驗室之間的比對試驗,以及由權威機構組織的能力驗證活動。比對驗證試驗主要包括以下 6大類:[4]①儀器比對試驗,即同一檢測人員使用不同的儀器對同一樣品進行檢測;②人員比對試驗,即不同的檢測人員使用同一儀器對同一樣品進行檢測;③實驗室間的比對試驗,即不同的實驗室分別對同一樣品進行檢測;④采用不同檢驗方法的驗證試驗,即采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對同一樣品的同一項目進行檢測;⑤對留樣的重復測試,即同一檢測人員在不同時間對同一樣品進行檢測;⑥樣品兩項或兩項以上參數之間的相互關系驗證試驗。
除了比對試驗外,要驗證實驗室的檢測水平,還可以參加實驗室能力驗證活動,并且能力驗證是最高級別的測試結果驗證方法。中國國家實驗室能力驗證是由中國唯一的實驗室認可單位——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來組織開展的。能力驗證結果是以 CNAS—GL02《能力驗證結果的統計處理和能力評價指南》[5]作為評判依據,對參加能力驗證的實驗室提交的測試結果進行匯總,首先計算出 Z比分數,然后根據 Z比分數來評定實驗室結果,一般將Z≤1評定為“非常滿意”,Z≤2為“滿意結果”,2<Z<3為“有問題”,Z≥3為“不滿意或離群的結果”。對質檢機構來講,可以通過能力驗證結果判斷出自身的檢測水平在同行實驗室中處于哪種層次,進而可以找出自身與其他實驗室之間的差異,從人員能力、儀器設備等方面分析原因,從而更有效地實施改進措施,提高自身檢測水平。
人是從事檢測活動的主體,只有提高人員素質,才能提高檢測水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檢測技術不斷出現,先進適用的檢測設備也應運而生,檢驗標準和方法也在不斷地制、修訂。在當前形勢下,作為質檢機構,應為員工搭建平臺,加大經費投入,制定并落實人員培訓計劃;作為檢測人員,必須提高對自身的要求,通過不斷學習,熟悉新的檢驗標準,掌握新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以便更好地適應新的工作。同時,質檢機構之間也要加強交流,相互取長補短,促進檢測水平不斷提高。
目前在質檢行業里存在一些制約檢測水平發展的客觀因素,筆者認為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兩點:
①我國質檢機構普遍存在檢測設備落后的問題。有的檢測設備只能滿足標準部分項目的檢驗要求,有的仍在使用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檢測設備,存在設備老化嚴重,檢測精度下降,效率低下等問題。進入21世紀后,隨著海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國內需要出口檢驗的產品越來越多,這就要求質檢機構的檢測手段和儀器設備要與國際接軌。而采購新設備需要大量經濟投入,有的質檢機構自身難以承擔,政府及相關主管單位應加大對質檢機構的支持力度,使質檢機構能夠甩開包袱,邁開步伐,不斷提高。
②標準更新不及時。目前仍在執行的標準中有不少是 20世紀 90年代,甚至 80年代的標準,一直沒有更新,標準中所采用的方法或使用的儀器已被新的檢測方法和儀器所代替,但使用新的儀器進行檢測又不符合標準要求,屬于非標方法,造成矛盾。建議各標準委員會應加大標準制修訂力度,盡快修訂標齡過長的現有標準,以適應技術發展的需要。
[1] 鄒紅,劉立瑩. 充分發揮綜合性質檢機構的作用提高質檢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性[J]. 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3(1):286-286.
[2]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實驗室資質認定工作指南[M]. 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10.
[3] 陳曉楊. 關于提高質檢機構“產品”質量的探討[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07(7):39-39.
[4] 段蘭萍. 淺析如何提高質檢機構檢測水平[J]. 糧食問題研究,2009(4):39-40.
[5] 潘葵. 參加能力驗證活動 提升檢測技術實力[J]. 中國檢驗檢疫,2010(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