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偉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在實施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如何把握好教改的“方向”或許比“努力”更重要。在傳統意識下,高職英語教改大多仍圍繞著優化知識點教學來展開,這一教改方向并沒有與高等職業教育的方向相契合。眾所周知,隨著“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教育理念的貫徹,我們在實施英語教改時也須強化工學結合的要求。這里的“工”實則就是工作,具體來說便是工作崗位的內在要求。顯而易見,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將輔助學生從事涉外工作,如與外商進行商務活動和對外勞務輸出,這些都需要通過高職英語教改來給予支撐。由此,探討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職業化元素提煉及釋放,便構成了本文立論的出發點。
在完成主題討論前還需重視一個問題,即不同學科和專業背景的學生,其在未來工作崗位上所從事的涉外事項是有區別的。比如,工科背景下的學生在所涉及涉外事項中,往往體現在對外文工業標準的查詢和專業文獻的閱讀;商科背景下的學生,則側重于商務交往環節。這就意味著,在實施教學改革時還應對“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展開研究。
前面已經從高等職業教育的理念下對提煉職業化元素的價值進行了分析,然而從現實層面來看,仍存有提煉職業化元素的必要。就高職英語教學現狀而言,呈現出“學生不愿學、教師不想講”的局面。這一局面的形成根源于多個方面,但主要方面則在于學生英語水平普遍不高,以及教師習慣于傳統教學模式而使學生難以提起學習興趣。不難看出,這種雙向反饋下的惡性循環將使高職英語教育陷入尷尬的境地,因此基于這一現實問題也需要提煉出職業化元素來。
當我們知道了提煉職業化元素的價值后,則面臨著方法論問題。從現有相關文獻中可以看出,許多同行已經重視在英語教改中貫徹工學結合原則,但從方法的實施上來看則較為繁瑣、復雜,且也將帶來不少的教改成本??梢灶A測,若是這一方法應用將面對教師的抵觸情緒,也將難以獲得校方的支持。為此,能否在不改變教師教學習慣的同時,通過在幾個關鍵環節強化職業教育則是值得商榷的。
高職英語教學仍需要遵循英語教學的規律,即從字詞、句型、文章等環節依次遞進。這就要求在提煉職業化元素時需要把握好度,即不能讓職業化元素將英語教學碎片化了。
在開篇之處就已指出,需要根據不同專業背景的崗位特征來進行職業化元素的提煉。為此,這里根據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情況,大致區分為工科類、商科類。對于前者而言,若要提升學生查閱英文標準、專業文獻的能力,首先就要充實他們的專業詞匯;對于前者來說,則需要突出他們在具體商務情境下的英語交際能力??梢?,這些都構成了不同專業背景下的職業化元素重點。從傳統教學模式中可知,關于英語詞匯、聽說訓練等都涵蓋在了常規教學中,因此這并不會增加教師的教學負擔。
夯實職業化元素的素材關鍵在于,針對不同的職業化元素重點并在校本要求下,通過各種途徑來搜集相應的知識點信息。如,在培養工科學生的上述能力時,需要根據本校工科學生的就業方向和涉外事項特點來進行素材搜集,而搜集的主要途徑便包括網絡資源和與相應系部進行信息交流。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夯實素材與教學實施是融為一體的,所以還需要對具體的教學過程進行思考。
職業化教育構成了高職英語教改的方向,但這并不能打破英語教學的一般規律。因此,需要完善對職業化元素的評價機制。具體而言,則需要從測試方式上進行創新,來評價出課堂教學績效來。
以上三個方面關于提煉模式的闡述,就為下文的職業元素釋放提供了路徑指向。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這就預示著我們需要深化對高職教改方向的認識。從深化的主體構成來看,其中不僅包括英語教學系部的教師,還包括教務部門。不難知曉,英語課程的教改需要教務部門給予支持,特別在教學運行和教學計劃調整中要得到教務部門的同意。深化認識的途徑則可以圍繞著:本校學科建設方向、本校職業教育核心價值觀等來展開。這樣一來,才能使高職英語教改能在校本要求下來進行。
分類別就在于根據本校專業群建設的現狀,以及學科分布狀況進行職業元素重點的歸納。前面只是就工科和商科專業進行了歸納,而部分高職院校還含有醫療衛生、師范教育、旅游管理、農林牧漁等學科和專業,從而都需要對此展開元素重點歸納。就高職英語教學內容來看,元素重點可以在“詞匯、閱讀、聽說、寫作”等板塊來尋找。另外,還應加強與各專業系部的聯系,從而在課程實施上能得到它們的支持。
以商科專業為例,基于傳統教法就在于不改變高職院校現行的英語教學流程,而是在特定職業元素重點板塊進行優化和創新。如,商科專業應充實學生在商務環境下的聽說和寫作能力培養,因此在實施情境會話訓練時就可以引入特定的商務情境,在寫作訓練上也不應拘泥于教材的案例和習題,而是結合學生未來現實的工作崗位需要針對性地進行寫作練習。
創新測試形式除了可以在筆試上下工夫外,還可以結合現代企業的項目制原則,針對團隊協作情況進行考核。如對商科專業的學生而言,便可以根據他們在特定商務環境下模擬涉外事項的情況給予綜合分,而通過技術處理轉換為學生個體的得分。這樣一來,也能強化他們的團隊意識。
這里仍需強調,英語教學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因此,在進行工學結合時不應一味模仿其他專業課程的教改模式。為了建立合理的教改方向,這里需要討論其目標定位。
之所以要在專業群視角下進行目標定位,是因為英語教學改革本身就面臨著成本支出,同時還須考慮到它作為公共課的特點??梢姡詫I群為導向開發出符合特定學科板塊的教材就顯得十分重要。以工科專業為考察對象,在其專業群中涉及到大量的行業標準,該標準往往屬于國際標準,并以英文字母的形式而體現出來。同時,諸如汽車制造專業來看,學生的業務拓展往往依賴于對外文資料的查閱,從而也就在專業文獻閱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以上是從學校層面所設計的目標的話,那么這里的目標定位則是從實際崗位需求角度來展開的。針對實際崗位需求的目標定位,有助于教材內容的具體編寫,也對教師教學模式提供了路徑指向。由于高職層次所培養的學生一般處于工作一線,并以實際操作為特征。因此,在有助于他們業務拓展方面的英語輔助來說,應以適用、簡明為特色。主要在針對專業文獻閱讀上,應以引導和啟發為主線。
[1]柴秀智.網絡教學資源與高職英語聽說任務整合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9).
[2]宋娟.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的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1(8).
[3]曹敏.高職英語聽說測試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8).
[4]吳麗娟.論高職英語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4).
[5]胡艷麗.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職業,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