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紅
近年來,新型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已成為推動農業經營體制創新的突出亮點,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農民增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加快培育新型農業專業合作組織(以下簡稱新型農合組織),指導農村土地集約化、專業化、規范化經營,河南省西平縣農業部門在2013年年初對全縣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
一、基本狀況
截至2013年3月底,西平縣依法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共326個,涉及種植、養殖、水產、服務等多個行業,其中種植業134個,占合作社總數的41.1%。合作社成員9800多人,出資總額7000多萬元,輻射帶動農戶3.2萬多戶;被農業部門認定的示范社35家,其中省級2家,市級12家。合作社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7個,擁有注冊商標7個,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20多項,初步形成了以種植業為主導,以農產品生產、加工為紐帶的農業經營組織體系。
二、多種成效
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新型農合組織的發展,整合了農村分散的勞動力,實現了資金、技術、土地、設備等要素的合理配置,通過傳遞市場信息、提供購銷服務,促進了集約化、專業化生產,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如西平縣振興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農戶土地4000多畝,統一繁殖小麥品種和種植優質小麥,入社農戶戶均增收6000多元。
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型農合組織及時把市場需求信息傳遞給成員,通過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成為農業科技在農村推廣的重要載體。如西平縣盆堯鄉堯蔬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運用新技術建造拱棚蔬菜500多畝,鋼架大跨度拱棚80座,反季節日光溫室34座,在建22座,種植新品種黃瓜、番茄、辣椒、豆角等無公害蔬菜,年銷售收入200多萬元,成員人均增收2600多元。
提高土地綜合效能。新型農合組織通過流轉方式,使土地向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經營主體集中,打破了經營分散、生產方式落后、生產力低下、產品質量差的局面,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和農業生產率。如西平縣盆堯鄉葉李村,人均耕地僅0.89畝,通過將1200畝耕地集中起來交給本村種田能手連片耕作,產量產能都得到提高,平均畝增產190斤,增收200元。
提升市場競爭力。新型農合組織是土地流轉、集約規模經營的重要載體和推動力量,通過實行統一規劃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購銷等服務,提高了耕作水平,節省了生產成本,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如西平縣沃野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從事紅薯種植及粉條的加工、銷售,合作社與種植戶簽訂服務合同,紅薯種植面積1600多畝,農戶每畝紅薯綜合收益達到1500元。并輻射帶動4個鄉鎮、12個行政村的500多個農戶種植紅薯,年加工粉條30多萬斤,合作社成員人均增收2000多元。
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型農合組織的興起,使農民逐步從小規模的土地經營上解放出來,加快了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形成了城鄉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據統計,西平縣2010年外出務工勞動力21.1萬人,2011年21.2萬人,2012年達21.5萬人;外出勞務的收入也逐年增加,2010年全縣外出勞務收入14.4億元,2011年15.4億元,2012年達19.1億元。
三、存在問題
缺乏政策扶持。由于沒有相關政策文件,沒有詳細的資金扶持標準,多依靠自身力量發展,容易出現資金運轉困難等現象。加上自身管理能力有限,規范運作程度低,農業部門沒有專項經費對其進行定期培訓和指導,使得農合組織面對社會化大生產和日趨激烈的農產品市場競爭,應對能力不足。
融資難影響發展。農業信貸支持門坎較高、融資難、農業保險投保難,是當前制約新型農合組織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承包租金全部是提前支付,購買生產資料、勞動用工、更新農業機械投入較大,新型經營組織發展規模經營需要較大的流動資金支撐;另一方面,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允許抵押,農村信貸手續復雜,額度低,貸款困難,影響對土地的投入和擴大規模。
經營風險缺少保障力量。一是金融保險政策不完善,農業保險公司賠償比例低,風險全部壓到新型經營主體身上,影響了經營者的積極性。二是保障激勵機制缺位,由于農村的社會保障機制還沒有建設完善,農戶有后顧之憂,害怕流轉、不敢流轉,阻礙了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規模經營的步伐。
四、幾點建議
一要廣泛宣傳新型農合組織的重要性,使其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二要加強典型引導,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種植大戶,家庭農場進行示范試點,培養典型,推介成功經驗,增強農民的參與意識;三要深入調查研究,及時解決處理新型農合組織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給予幫助解決。
同時,政府應盡快建立健全新型農合組織管理機構,保障相應的工作經費,推進其健康發展;并結合國家糧食核心區建設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需求,資金上扶持,項目上傾斜,對符合條件的新型農合組織,在發展特色種養業、農業產業化、農業標準化、土地流轉、農機購置補貼等方面給予獎勵和補助。金融保險部門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為新型農合組織搞好服務,解除失地農戶的后顧之憂。
作者單位:河南省西平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