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君

2014年1月11日凌晨1時27分,云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突發火災,經過10個多小時的奮戰,大火才被撲滅。此次火災的過火面積約1km2,占獨克宗古城整體面積的2/3。2014年1月17日,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1·11”火災應急救援指揮部發布消息稱:火災原因已經查明,為獨克宗古城池廊碩8號如意客棧經營者在臥室內使用五面鹵素取暖器不當,入睡前未關閉電源,取暖器引燃可燃物發生火災。
火災發生后,云南當地組織了近2000人的撲救隊伍。為了控制火勢蔓延,救援組調用10余臺挖掘機等大型工程設備,出動消防車39輛,挖掘出約2000m的防火隔離帶,對道路兩側的房屋進行了拆除,確保救援車輛和設備的進入。
獨克宗古城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藏語意為“月光之城”。古城內的建筑多為木質結構,耐火等級低,消防基礎薄弱,而且城內道路狹窄,水源缺乏,一些大型救援設備無法進入。加之香格里拉海拔高,夜間氣溫低,火災當晚的溫度僅為-6℃,消防栓、消防車的出水口,水帶分水器和水帶接口極易被凍住,為火災撲救和火場供水帶來了困難,導致大火燃燒了10個多小時。
古城遭焚,除了給人們帶來心痛,更多地應引起思考,如何保護脆弱的歷史文化景區?在重建古城時,或許應從本質安全入手,借助現代的火災自動報警、視頻監控、自動滅火等手段,加強技術支撐,以平衡旅游景區的安全與發展。
編輯 鄭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