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駿
2013年的中國資本市場是特別的:上證股指全年下跌7.5%,排全世界倒數第三,亞洲倒數第一。
中國股市在這一年完敗,讓股民繼續失望。但在2013年,我們發現了很多股市之外的新商機,無論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新三板,資本投資新渠道。2013年是中國經濟的變革之年,國家的積極政策推動著中國資本市場走向世界,金融上的創新也不勝枚舉。效仿成熟的歐美市場,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成了當務之急,于是新三板成了2013年的新寵兒。以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為代表的新三板市場在全國遍地開花,給了中國企業更多的機會,而在中國有越來越多的新三板市場成立。以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為例,成立短短一年多,有近159家企業成功掛牌,同時還有更多的企業正在規范自己,努力爭取掛牌。對我們來說,這些努力遠比股票的短期增長更重要、更積極、更有遠見。
其實,中國企業不缺人才,不缺資本,真正缺的是規范,而新三板正給我們帶來這樣的機遇,我很期待。
互聯網金融,草根的依賴。具有一定門檻的新三板市場,顯然不是草根們的最佳選擇。隨著2013年互聯網的發展,以及金融的持續升溫,兩個行業大鱷的“聯姻”促成了一段“民間佳話”:以阿里巴巴的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掀起了一場全民投資的浪潮。無資金門檻,預期高收益率,幾乎零風險,并且T+0的投資方式,讓草根們都有機會一嘗金融投資的滋味。
未來是草根的時代,把握住互聯網金融的商機,將改變整個資本市場的格局。
霧霾經濟,投機的風向標。2013年,最受關注的話題肯定有霧霾。因為受到霧霾天氣的影響,各地口罩成了熱銷貨,以前鮮少有人問津的空氣凈化器更是“身價”倍增,政府投入千億元進行大氣污染治理,帶動多個高達百億的細分產業組成的空氣治污產業群,催生出新的市場商機。
就像非典和禽流感一樣,霧霾雖然帶來新商機,但是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承受。
比特幣,高科技、高風險的玩法。如果有一種資產經常性地在一天之內出現50%甚至更多的上漲或下跌,那就基本上會被定義為投機工具,這樣的投資方式中蘊含的風險可想而知。在2013年經歷了暴漲暴跌,比特幣的復雜算法,注定它只能屬于高級玩家們之間的一場游戲。而對于金融知識缺乏的老百姓來說,全民炒“比特幣”的熱潮,完全是人們對投機造富的“一廂情愿”,于是演變出這場網絡貨幣的鬧劇。
在過去的2013年,我們一同經歷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或許當初的新商機還屬另類小眾,但只要是好的、適合的最終都將會被市場認可接受,并成為我們投資的方式。但是我更期待2014年的新商機。
愚者等待商機,能者把握商機,智者創造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