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無論是網上書店,還是實體書店,勵志圖書都占據暢銷書榜前幾位,“勵志閱讀”已成為當前大眾閱讀的主流。但也有人指出,中國當前的勵志圖書良莠不齊,使很多人養成了模糊化、淺薄化思維習慣,已經成為誘人走向失敗的“精神毒藥”。這使我們不得不去審視勵志圖書崛起背后的“隱憂”,選擇更加科學的出版之路。
[關鍵詞]勵志圖書;成功教育;出版方向
[作者簡介]朱立紅,河北農業大學圖書館。
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正是勵志圖書崛起與發展的進程。尤其是在2001年9月《誰動了我的奶酪》出版發行之后,《把信送給加西亞》《人性的弱點》《羊皮卷》《郵差弗雷德》等勵志書籍經久不衰。在2013年8月舉辦的上海書展,勵志圖書仍舊是一大熱點,《正能量》《夢想:不過是個痛快的決定》等勵志書籍再次滿足了人們的期待。但是仔細的讀者會發現,目前中國圖書市場上優秀的勵志書籍主要是引進國外,國內作者的勵志圖書缺乏精品。有的專家學者開始批評中國的勵志圖書被出版界過度宣傳,單純為了攫取暴利而在恣意妄為地擴大勵志圖書的作用,違背了圖書出版與發展的客觀規律。
一、勵志圖書崛起的社會背景
在中國的勵志書籍市場,已經多次上演勵志圖書暢銷的神話。從《學習革命》到《誰動了我的奶酪》,再到當前的《正能量》,一部部勵志圖書的脫穎而出并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刻變化。
首先,在社會轉型期,人們的學習需求在不斷擴大,閱讀心理在不斷變化,勵志圖書的出現,與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文化閱讀心理有很大關系。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的精神需求不斷增長,渴望成功的愿望不斷增強,這種潛在的需求逐漸成就勵志圖書市場的火爆。同時,由于勵志圖書的門檻較低,銷售利潤卻比較可觀,常常成為出版商攫取商業利潤的“利器”。出版商在勵志圖書的策劃、出版與營銷上敢于投入,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勵志圖書市場的快速增長。再者,勵志圖書敘述方式的大眾化和通俗性,使其擁有較強的實用性和親切感,很容易拉近圖書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加上圖書發行常常與現代企業教育和再培訓相配合,在發行渠道上擁有發行優勢,具有很強的市場活力。因此,勵志圖書的崛起與暢銷,不僅促進了讀者生活與工作思維的變化,也給圖書作者和策劃人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從而使我國的勵志圖書在圖書市場上迅速崛起。
但是,勵志圖書的崛起與暢銷,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當前社會教育的整體缺位與乏力。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存在很大缺陷,過分看重專業知識教育,對人際溝通、心理調節、自我管理、職業素質等方面的教育整體缺位,這就使得很多人在離開校園后,很難快速適應社會并獲取成功,在心理、生理上出現一定程度的不適,需要承受挫折或接受二次教育,這也是勵志圖書暢銷的原因之一。
二、當前勵志圖書崛起與暢銷的隱憂
由于我國當前的大部分讀者更加傾向于挑選國外引進的精品書籍,還有一部分讀者對勵志圖書表現出強烈的憎惡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勵志圖書的出版模式老化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現在圖書市場的勵志圖書基本都是一種模式,即傳授讀者成功的“道路”或補給讀者精神上的“營養”。無論是在封面設計,還是圖書內容的宣傳上,都存在虛假宣傳或擴大宣傳的嫌疑,甚至有的作者根本就沒有走在正確的“勵志”道路上,撰寫的內容都是關于“厚黑學”的精神糟粕,教導讀者運用職場上的權謀、算計、借勢、攻心計等“成功”之道,這顯然容易導致讀者陷入“成功道路”的誤區,造成我國當前勵志圖書市場良莠不齊的現狀。
2. 勵志圖書的功利思想嚴重
我國勵志圖書之所以難有精品,主要是因為當前的勵志圖書撰寫與出版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功利現象。有人將中國的勵志圖書稱之為“拼湊圖書”,因為原創書籍少,多是其他優秀圖書拼湊或改寫而成。出版商同樣受到功利思想的影響,對這些偽科學、類似“精神毒藥”的圖書進行出版發行和夸張宣傳,最終對讀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3. 勵志圖書的科學化和專業化程度欠缺
近年來,我國勵志圖書市場表面火爆,但不排除大量商業炒作的成分,而且圖書的內容存在大量重復與翻版的情況,很難對讀者的困惑對癥下藥。例如,很多職場勵志圖書都在強調“吃苦”“敬業”“學習”“自律”,但是關于職場前沿觀念、社會適應、自我教育方面的內容卻相對較少,已經開始逐漸脫離讀者的“口味”。由于勵志圖書在撰寫、出版等環節欠缺專業性和科學性,在過分強調以市場為導向的同時,可能會成為影響讀者心智發展的“砒霜”,這樣的勵志圖書也必然會最終被讀者和市場拋棄。
4. 勵志閱讀對讀者的思維習慣和思考能力影響有限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壓力的加大,讀者的閱讀空間不斷壓縮,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品嘗勵志圖書等“精神快餐”,但是卻很少會問“為什么”,對圖書的內容基本是全盤接受,喪失了閱讀的理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其實,當前的勵志圖書中存在大量“厚黑學”等精神糟粕,加上碎片化、功利化、浮躁化等風氣的影響,勵志圖書仿佛總是擁有強大的感染力,在逐漸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模式。但是如果勵志圖書的內容長期維持在較低層次,必然會影響青少年的鑒別思維和思考能力,青少年甚至會被錯誤的 “勵志精神”所誘惑,偏離正確的人生軌跡。
5. 出版速度越來越快,圖書質量卻不斷下滑
勵志圖書的暢銷,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勵志新作的推出速度,這反而助長了勵志圖書跟風出版的不良風氣。加上當前勵志圖書出版成本低、門檻低的現狀,使得很多出版社忽略了對圖書質量的嚴格控制。甚至有的出版社為了換取短期利益,出版了很多質量不過關的勵志圖書,不僅對出版社的品牌形象產生不利影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對讀者形成 “勵志”的誤導。
三、勵志圖書出版與發展的健康之路
1. 提高勵志圖書編輯的綜合素質
勵志圖書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圖書編輯對作品的選擇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文化和價值的選擇,如果圖書編輯不具備應有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也就很難保證勵志圖書的出版質量。因此,出版社必須重視對圖書編輯的考核與審查,要求編輯多發現具有深刻文化價值和教育意義的書稿,要求編輯在選題策劃過程中不能盲目迎合市場和讀者的低俗化需求。保證勵志圖書的出版不僅能讓讀者產生興趣,還要給予讀者一定的教育和指導,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勵志圖書的經濟價值和教育意義。
2. 加強勵志圖書品牌的合理化建設
圖書品牌就是一種影響力,也是出版社在圖書銷售過程中的必備手段。但是目前針對勵志圖書市場上擴大宣傳等營銷手段,對勵志圖書的長遠發展反而造成不利影響。對于出版社及圖書編輯而言,必須重視勵志圖書品牌的合理化建設問題,堅持以讀者為中心,加強圖書品牌的理性建設,倡導合理的宣傳方式,對讀者進行合理化引導,這樣才能使勵志圖書的品牌建設逐步走上職業化的發展道路。
3. 勵志圖書要更加突出知識性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閑暇時間更傾向于閱讀內容輕松的讀物,體驗相對自在的閱讀過程,對于勵志圖書同樣也不例外。有的出版社為了迎合讀者這一需求,使得勵志圖書的知識含量在不斷下降,這對讀者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不利的。對于勵志圖書的作者來說,其在撰寫過程中不僅要懂得如何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贏得勵志圖書市場的話語權,還應懂得如何進行知識內容的有效傳播,這樣才能使圖書的內容及其品牌更好地接受市場考驗。如《杜拉拉升職記》這部勵志圖書中,作者李可用杜拉拉1很好的贏得了話語權,擁有了一大批忠實讀者,因此在杜拉拉2的撰寫中適當增加了知識性的傳遞。因為作者寫該書的初衷就是要通過小說的形式傳遞偏重社科類的知識內容,從而給讀者帶來通俗但不低俗的閱讀感受,有效延伸圖書品牌的價值與內涵。
4. 凸顯勵志圖書的時代性
時代性目前已成為各類圖書與暢銷掛鉤的契合點。在知識經濟時代,每個人幾乎都在追求自信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而且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存在這樣的需求。因此,無論是讀者個人所面對的生活環境,還是整個社會大環境,在勵志圖書的開發過程中都存在體現時代性的內在需求。凸顯勵志圖書的時代性,可以幫助讀者在加強對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理性認識前提下,提高自身的觀察力和思考深度,促進讀者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總之,在中國的圖書市場上,勵志圖書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作為勵志圖書的出版企業、編輯以及圖書作者,需要加強對勵志圖書內容價值和教育功能的審查,不斷提高勵志圖書的出版質量,有效規避當前勵志圖書崛起與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這樣才能促進我國勵志圖書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彥瑾. 勵志書的嬗變:從“勵志”到“靈修”——從《正能量》說起[J]. 出版廣角,2013(4).
[2] 王芳. “奶酪”剛走,“香蕉”又來——評2007最新版勵志圖書《丟掉你的爛香蕉》[J]. 全國新書目,2007 (Z1).
[3] 朱虹. 論新時期的圖書選題策劃[J].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4).
[4] 邢萬軍. 圖書策劃與發行的高效契合模式之我見[J]. 河南科技, 2013(7).
[5] 王麗娜. 關于勵志類圖書選題策劃的研析與思考[J]. 經營管理者,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