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光?賴應聰?鐘興明

梅江區老促會自成立以來,積極扮演好區黨委、政府參謀助手的角色,不怕艱辛,經常深入老區調查研究,傾聽老區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老區群眾的困難,幫助群眾解決“五難”問題。他們無私奉獻、兢兢業業的精神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認可,也得到了老區群眾的交口相贊。
近年來,梅江區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由于城區欠發達,經濟總量小,工業基礎薄弱,梅江區這塊紅色土地目前仍然相對落后,老區鎮、村的群眾住房難、行路難、看病難、讀書難等問題仍然相對突出。
“2009年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開展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各級各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梅江老區‘五難問題得到了很好解決。”梅江區老促會會長侯立昌說。
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群眾實際困難
近幾年來,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加強老區建設工作的有關精神,充分利用好省、市促進老區發展的各項政策,梅江區老促會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經常組織老促會成員及協同有關部門人員深入到革命老區鎮、村開展實地調研。區老促會還積極收集各方面數據,整理老區鎮、村有關資料。在全面了解老區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的基礎上,多次向上級提出了關于加快革命老區建設的相關建設性意見,促使有關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作為群眾和黨委、政府之間的紐帶,就要如實反映老區群眾的呼聲,充分發揮腿腳優勢。”侯立昌說,“我們每個月都會不定時到老區鎮、村進行調研,了解群眾的實際困難,了解老區村在行路、就醫、住房、飲水以及孩子讀書等各個方面的情況。”據了解,多年來,在老促會的積極促進下,老區鎮、村諸多困難和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特別是“五難”問題,已全面解決。
從侯立昌會長遞過來的“省老促會撥款扶持老區村道建設補助資金表”及“1995-2013年梅州市梅江區烈士后裔助學金匯總表”可以看出,老促會對老區各項工作有多么細致認真。2002年以來的每一項道路建設的路程及資金投入情況、1995年以來每一次烈士后裔助學金發放情況,都記錄得清清楚楚,有據可查。“每一個加快老區建設的惠民項目在落實的前、中、后期,我們都要認真了解,詳細察看,并協同有關部門對已完成的項目進行驗收,確保老百姓得到的實惠不打折扣。”采訪中,侯立昌這樣說道。
2013年8月,梅江區正式被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原中央蘇區范圍”的組成部分,在這“申蘇”成功的背后,有著老促會同志們孜孜不倦的身影。據了解,為推進梅江區的“申蘇”工作,老促會積極組織會員認真分析梅江區革命歷史及申報蘇區的有利條件,并結合年終老干部座談會進行了宣傳。2011年12月,老促會以書面形式向區委主要領導遞交了《關于繼續推進‘申蘇工作的建議》,引起了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梅江區黨委、政府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進行研究討論,并將“申蘇”工作寫進全會工作報告及政府工作報告。由于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梅江區的“申蘇”工作趕上了“末班車”。梅江區原老促會會長陳志岳曾這樣說:“申蘇”工作能得到及時推進,老促會算盡責了。
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給群眾真正實惠
多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老促會把“參謀助手”這一角色扮演得“有聲有色”。他們多方協調、積極促進,為老區群眾辦成了一樁樁好事、實事,有效地推進了老區各項事業的發展。
在老區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設方面,梅江區老促會投入了大量精力。過去,為了使合并后的行政村道也能實現硬底化,老促會總會想方設法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解決老區道路硬底化問題。從2002年的下半年以來,梅江區每年上報2條老區村道扶持建設項目,共爭取到省老促會對該區村道公路扶貧建設項目21項,下撥補助資金86萬元。這些資金極大地促進了老區村道建設。
所謂路通財通。記者日前在梅江區城北、長沙等鎮之間來回往返時,確實感受到了村道硬底化帶來的便捷。同行的同志告訴記者,自從村道實現了硬底化,從梅城到長沙鎮澄灘村的時間縮短了一半,足夠兩輛汽車同時穿過的村道,讓老區的經濟特產外銷暢通無阻,也讓投資商走進了老區鎮甚至老區村。
在改造老區破危小學方面,幾年來,梅江區共爭取到省老促會老區破危小學改造工程資金120萬元,爭取到社會捐資150萬元。其中,長沙鎮中心小學省撥30萬元、社會捐資80萬元;澄坑小學省撥30萬元;三角鎮普育小學省撥30萬元、社會捐資70萬元;城北鎮群益小學省撥30萬元。這一筆筆資金的落實,有效改善了老區小學環境,為老區孩子讀書提供了保障。
為加快解決老區人民看病難問題,區老促會根據省老促會的有關要求,認真做好對該區鄉鎮衛生院情況的調查研究,并積極上報。多年來,全區共爭取到省下撥改造資金178萬元,其中,長沙鎮衛生院被列入了首批改造計劃,并于2007年底落實補助資金100萬元;2011年落實三角鎮衛生院改造資金76萬元、城北衛生院改造資金2萬多元。
此外,為告慰先烈激勵后人,梅江區老促會每年都花大力氣做好烈士后裔助學工作。據了解,從2002年以來,省、市老促會下撥梅江區烈士后裔助學金59600元、區政府配套59500元,共資助烈士后裔67人次,讓眾多需要幫助的烈士后裔順利完成了學業。“我們會繼續做好烈士后裔助學的相關工作。讓老區的孩子尤其是烈士后裔讀上書、讀好書,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侯立昌說。
抓老區宣傳工作,加強自身建設
加強老區宣傳教育工作歷來是梅江區老促會日常工作的重要環節。為加深干部群眾對革命老區的認識,2007年,按照市的要求,梅江區老促會的同志們滿腔熱忱、不畏困難,積極查找有關黨史資料、拜訪有關老領導老同志,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2009年出版了紅色江山·綠色家園系列叢書之五——《浩浩梅江》。并發至全區各單位和干部群眾手中,讓更多人認識了梅江老區,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在日常的宣傳工作中,梅江區老促會積極配合相關媒體,做好老區各方面的宣傳工作;及時貫徹落實省、市老促會的各項部署和要求,做好區革命歷史遺址資料的搜集匯總工作,為“申蘇”工作提供了更多更真實的依據。“做好《源流》等老區刊物的投稿和訂閱工作很有必要。”侯立昌表示,老區要發展,需要黨委、政府一如既往的重視和支持,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他希望有更多人關注梅江老區,支持梅江老區。
侯立昌表示,盡管近年來梅江發展較快,但目前老區仍然存在諸多亟需解決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從調查研究做起,多向區委、區政府反映老百姓的困難,多為老區群眾辦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侯立昌說,老促會甘當老區建設的“義工”,他希望梅江老區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的發展成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