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東
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人民醫院,廣東江門 529700
應用胰島素泵治療頑固性高血糖的臨床療效分析
吳宇東
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人民醫院,廣東江門 529700
目的 探討胰島素泵治療頑固性高血糖的臨床療效。方法從該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接收并治療的頑固性高血糖患者中選取88例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4例,觀察組行胰島素泵皮下輸注治療,對照組行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血糖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血糖及胰島素用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頑固性高血糖疾病的治療中,應用胰島素泵皮下輸注治療,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是一種簡單、安全、高效的治療手段,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和推廣。
頑固性高血糖;胰島素;療效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隨著老年人群的增加,使糖尿病成為對人類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的主要疾病之一[1]。人們生活習慣與生活規律的變化,使糖尿病發病開始趨于年輕化。糖尿病發病主要是因機體內發生胰島素抵抗,出現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在短期內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可對胰島β功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2]。據有關臨床研究顯示,使用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可以對人體的胰島素釋放情況進行有效的模擬,維持機體內正常的生理水平作胰島素釋放,從而對體內的胰島素水平進行維持,保持短時進行高血糖的有效抑制,維持血糖水平[3]。胰島素泵對糖尿病進行治療是一種安全性較高的治療方式,也是新型胰島素注入方式,相較于傳統胰島素治療具有更為顯著地效果。在該組研究中,對頑固性高血糖患者使用胰島素泵治療,從該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接收并治療的頑固性高血糖患者中選取88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該院接收并治療的頑固性高血糖患者中選取88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36~72歲,平均年齡(48.3±3.4)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7.6±1.5)年,平均空腹血糖為(18.9±2.6)mmol/L,餐后2 h平均血糖為(23.5± 2.1)mmol/L.88例患者中,合并微血管病變患者7例,合并膽石癥患者4例,合并神經性病變患者6例,合并大血管病變患者9例,合并腦梗塞患者5例。在患者知情且同意情況下將8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并發癥及其他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較好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行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器械使用最新胰島素泵作諾和銳持續泵入,總劑量為50%基礎胰島素,余下劑量分三次進行皮下注射,分別于三餐前作追加胰島素泵入。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對飲食習慣,運動量進行有效的調節,維持規律生活作息。
對照組使用諾和銳行皮下注射,在胰島素首次注射后,隨后可根據患者的血糖變化病情,對注射劑量進行調節。
定時使用血糖監測儀對患者的血糖情況進行檢測,將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內。避免發生低血糖。
1.3 療效判斷
顯效: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術后傷口完全愈合,無感染發生;有效: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手術傷口恢復良好,出現較輕程度低血糖現象;無效:血糖無變化甚至升高,手術傷口出現感染,出現低血糖昏迷。
1.4 統計方法
將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19.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血糖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血糖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對比(±s)
組別例數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P 44 44 18.9±2.7 18.6±2.5 >0.05 6.8±1.2 11.9±2.3 <0.05 23.3±3.6 22.8±3.4 >0.05 8.7±2.3 13.5±3.2 <0.05
2.3 兩組患者達到靶血糖值所用時間、每日胰島素用量以及低血糖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達到靶血糖值所用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胰島素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達到靶血糖值所用時間、每日胰島素用量以及低血糖發生情況對比(±s)

表3 兩組患者達到靶血糖值所用時間、每日胰島素用量以及低血糖發生情況對比(±s)
組別例數達到靶血糖值所用時間平均每日胰島素用量低血糖發生率觀察組對照組P 44 44 5.4±2.3 12.1±3.9 <0.05 35.8±4.8 51.7±5.6 <0.05 8.4 12.7 <0.05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處于高速發展時期,讓人們生活規律與生活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因體內代謝紊亂,胰島敏感性下降,使血糖升高,形成糖尿病[4]。糖尿病是近年來對人類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的疾病,其主要影響在于糖尿病的并發癥發生率極高,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會可能會導致患者發生眼病、腎病,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甚至會引發生命威脅[5]。糖尿病多發于老年人群,但是有數據顯示,糖尿病開始趨于年輕化。
臨床上對頑固性高血糖大多使用胰島素皮下注射進行血糖控制,無法準確對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水平進行模擬,與生理情況相比,作胰島素常規皮下注射,對血糖水平的控制情況,較差,無法進行有效的控制[6]。甚至在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后,患者還可能在兩餐之間出現低血糖。目前,胰島素泵注入胰島素對頑固性高血糖進行治療,是新型治療模式,為頑固性高血糖的最佳治療手段,經過基礎量與餐前量的結合胰島素泵入治療,可對人體內的胰島素正常分泌水平進行模擬[7]。胰島素持續泵入與三餐分次泵入,可對機體內的血糖水平進行有效的調節,并可以保持血糖的穩定狀態。胰島素泵能24 h對基礎胰島素持續泵入,對胰機體夜間高血糖狀態有效控制,以免因睡前沖擊胰島素,出現低血糖。使用胰島素泵對可針對患者體內血糖變化進行有效地調節,避免發生低血糖。據相關研究顯示,使用胰島素泵對糖尿病患者治療,治療有效率為91.1%[8]。該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0.9%,與文獻報道一致。
有學者對胰島素泵輸注胰島素使用前后的血糖情況進行研究,經結果顯示,皮下注入胰島素與胰島素泵注入胰島素患者的血糖情況均有改善,但是胰島素泵組患者治療后血糖情況平穩情況明顯優于對皮下注入組。據該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血糖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與文獻報道結果相符。另有一位學者對常規皮下注入胰島素與胰島素泵注入胰島素患者的胰島素使用量、低血糖發生率與達靶血糖值時間進行對比,經結果顯示,胰島素泵組患者效果顯著優于皮下注入組。該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胰島素使用較小,低血糖發生率低,達把血糖值時間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報道結果一致。
綜合上述,使用胰島素泵連續輸注胰島素對頑固性高血糖進行治療,是一種安全性高,效果顯著地治療方式,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1]胡睿,張潔,謝云,等.B型胰島素抵抗綜合征患者胰高血糖素與胰島素及血糖的相關性[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5):500-503.
[2]周慶峰,趙文峰,馬亢,等.蛙皮抗菌肽Brevinin-2Gub對2型糖尿病大鼠體重、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 5904-5906.
[3]張駿,陳兵,李雄偉,等.心臟不停跳、停跳二尖瓣置換術患者圍術期血糖、胰島素變化對比觀察[J].山東醫藥,2013,53(14):18-20.
[4]馬曉梅.創面局部注射胰島素對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全身血糖及潰瘍面微血管密度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8):4434-4435.
[5]魏立民,任路平,宋光,耀,等.甘精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與預混胰島素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穩定性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 (24):4757-4759.
[6]盛豐華,莊敏,李莉,等.甲亢并糖尿病患者的甲狀腺激素、血糖、血脂水平變化及胰島素用量調整[J].山東醫藥,2014,54(5):56-57.
[7]蔡鷹,朱元元,陸瑜,等.龍須草水煎液對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6):216-218.
[8]張宏武,阿地力江·阿不力米提,全毅,等.糖脈康聯合門冬胰島素30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及低血糖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 2011,14(6):673-674.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sulin Pump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Hyperglycemia
WU Yudong
Guangdong Jiangmen Heshan People’s Hospital,Jiangmen,Guangdong Province,5297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sulin pump therapy for refractory hyperglycemia.Methods88 cases with refractory hyperglycem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sulin pump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therapy,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nsulin.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blood sugar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blood sugar and used insulin dosag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hyperglycemia,insulin pump subcutaneous infusio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sugar with good treatment effect.The treatment is simple,safe,efficient,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Refractory hyperglycemia;Insulin;Curative effect
R725
A
1672-4062(2014)09(b)-0001-02
2014-06-15)
吳宇東(1977.6.9-),男,本科,目前職稱:主治。